
李乐民,80后,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司前从事多年工厂建设、生产管理以及设备销售,2024年4月加入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他深耕化工建设领域多年——高级工程师头衔加身,手握福建、厦门多项科技进步奖,从工厂建设到供应链管理,近20年职业生涯,他把每一个岗位都打磨得炉火纯青。可谁也没想到,在事业最稳固的阶段,他却毅然转身,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保险行业,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这看似“颠覆”的选择背后,藏着一个成年人对生活的清醒认知,更藏着对“为自己而活”的执着追求。
近20年化工生涯
成绩斐然,却藏着难以言说的遗憾
乐民的职业生涯起点专业性极强,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那时候成绩不错,拿过奖,还有专利,收入也稳定。”谈起过去的职业经历,他语气中带着自豪,却也透出几分感慨。在旁人眼中,这是一份成绩斐然、收入稳定的“好工作”,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出差时间长、工作量大、重复的工作内容带来的疲惫,特别是对家庭陪伴的缺失,正悄然消磨着最初的热情。

老大的成长错过了,不想再错过老二的陪伴。
谈及转型的初衷,他的话简单却真挚。当时,他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小学,正是需要陪伴的年纪,而他却常年在外,难以顾及家庭。再加上工作中协调、处理琐碎事务带来的倦怠,让他萌生了换一种活法的念头。
裸辞后的探索
从ESG到保险,在迷茫中寻找新方向
2022年,乐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裸辞。“当时没想好要做什么,但就是不想再过那种被工作推着走的日子。”离开熟悉的行业后,他没有急着找下一份工作,而是选择先学习充电,先后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ESG证书,并学习了个人IP经营方法等,探索新的可能性。

本想往ESG方向发展,但了解后发现,这份工作跟审计很像,要去企业调研、写报告,而且工作经验也很关键,我一个新人相比年轻人也不太具备优势。
放弃ESG后,他开始寻找其他工作。“我当时就一个要求:不出差,能留在厦门。”可翻遍了招聘信息,适合他的岗位基本都在外地,还是跟原行业相关,与他“换一种生活”的想法相悖。就在他迷茫时,一条平安人寿的招募信息“时间自由”吸引了他,尽管对保险行业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自认“不可能做销售”,但“留在家乡”和“自主安排时间”这两点,让他投出了简历。
让他意外的是,简历投出仅两分钟,就收到了招募人员的电话。“当时已经晚上10点了,对方特别热情,跟我聊了很多,还邀请我去参加培训。”对比后来他咨询的另一家保险公司,回应则显得平淡敷衍,没有任何关于培训和成长的介绍。平安人寿招募人员的专业和热情,让他最终决定走进这个陌生的领域。
保险新人的成长从“试一试”到“坚定选择”在学习中找到价值
刚参加公司培训时,乐民坦言“压力很大”。“每天都是新知识,金融、条款、销售技巧,跟我以前学的技术完全不同。”但他骨子里的“学习基因”被激发了,“排山倒海”的培训让他快速吸收保险知识——“平安人寿的培训真的很系统,不是简单教你卖保险,而是让你理解这个行业的价值。”乐民说,以前他觉得保险“就是卖产品”,但学习后才发现,保险是在帮人解决实际问题——有人担心生病没钱治,健康险能给他们一份保障;有人担心步入人生后期缺乏经济依靠,年金险能帮助他们稳妥地规划长远生活。“这种‘帮别人转移风险’的感觉,相比以前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有另一个层次的意义。”

开展业务初期,他选择坦诚相待,主动告知身边所有人自己的职业转变。“我没有刻意推销,只是像朋友聊天那样,聊聊保险与保障。”尽管也曾遭遇不解,甚至被刻意回避,但他并不气馁。“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拒绝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保持真诚。”
令他欣慰的是,大多数人理解并支持他的选择。一位合作过的供应商在听他分析保障需求后,不仅自己投保,还推荐朋友前来咨询。“那一刻我意识到,转型不仅是换工作,更是找到了一种新的价值认同。”
转型后的收获掌控生活,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回顾这一年半的转型路,乐民说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以往他的时间被项目、会议、出差填满,难得陪伴家人。如今,他可以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拜访客户,晚上与家人吃饭,还能随时回湖南老家陪陪父母。“父母年纪大了,以前很难有机会好好地陪伴,现在就容易多了。”
除了家庭陪伴,工作带来的“成长感”也让他格外满足。以前做技术,他接触的都是同行业的人,圈子相对固定;现在可以认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医生、老师、企业家、设计师等等,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我以前是偏内向的人,不太喜欢主动社交,现在都会主动跟陌生人聊天、跟团队伙伴交流,反而觉得很开心,整个人都更有活力了。”

未来的规划往团队发展,带更多人实现价值
关于未来,乐民目标明确:发展团队。“起初我只想做好本职、服务好客户。但在过程中,遇到很多渴望转型却充满顾虑的人,就像当初的我。”他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分享自己在平安所学所获,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如果能助他人找到方向,会格外有意义。”

从高级工程师到保险代理人,乐民的转型不是偶然,而是对生活优先级的重新排序,对自我价值的再定义。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年龄不是转型的障碍,行业边界也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坚守自己的初心,就能在新的赛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正如他所说:“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换个方向,反而能遇见更精彩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