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继德国之后,美国一座大型储能电站也发生火灾。

当地时间5月15日下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盖特韦(Gateway)储能电站首次被发现起火。该电站装机达250兆瓦。

到5月16日下午,大火几乎被扑灭,但此后该电站电池又重新复燃。5月18日,《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称,燃烧了近四天后,没有迹象表明将全面遏制。

该报道称,储能电站附近的疏散令和警告已经生效,涉及多家附近企业。如果风向发生变化,火灾潜在威胁增加,疏散令可能会扩大范围。

当储能电站电池内部过热,会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气体,发生热失控,进一步扩散到其他电池,发生火灾或爆炸。

5月17日,圣地亚哥消防救援局营长兼替代能源应急协调员Robert Rezende表示,从历史上看,通常会看到这种连锁破坏持续更长的时间,几乎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此次大火烧穿了该电站所在建筑的屋顶。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

盖特韦项目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的东奥泰梅萨社区,由总部位于纽约的能源公司LS Power拥有和运营。该项目于2020年投入使用,曾超越由特斯拉提供电池的南澳大利亚150兆瓦的Hornsdale储能项目,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报道,该电站采用了LG Chem的电芯,为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为当前锂电池两大主流路线。三元锂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也极易发生电池热失控等风险。公开披露的储能电站火灾事故中,三元锂电池占比较高。

盖特韦电站在2020年8月建成投运,参与了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电力市场交易,且在当时加州能源危机中,对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释放出的信号做出了“非常好”的反应。当年加州创纪录的高电价,为参与的储能项目提供了丰厚的收益,盖特韦储能电站就是其中之一。

能源公司LS Power目前正在在美国加州、纽约等地开发储能项目,包括位于加州匹兹堡的Diablo储能项目,装机为200兆瓦;位于加州Calexico的LeConte储能系统,装机为125兆瓦;位于纽约皇后区的Ravenswood储能系统,装机为316兆瓦。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进入加州的电力系统,储能项目越来越引人注目。

加州储能设施通常在白天接收太阳能,并在晚些时候放电,尤其是在加州电网压力最大的晚上16-21点。储能设施可以帮助降低轮流停电的风险。加州要实现到2045年100%使用无碳能源发电的目标,加强能源储存至关重要。

4月底,德国一商业区的锂电池储能集装箱也发生起火事故。在救火过程中,由于打开处于冒烟状态的集装箱,瞬间发生了带有火焰闪光的爆炸,造成两名消防人员受伤。

据维科网储能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全球发生储能安全事故超70起,其中,其中韩国最多,美国紧随其后。

储能主要可分为抽水储能和新型储能。其中,新型储能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最大。

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导致电芯失控、管理系统(BMS)失效、变流器(PCS)保护失效、火灾防护失效等后果,引发储能安全隐患。

储能的加速发展,推升储能温控及储能消防需求。热管理是储能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储能核心安全环节之一。储能系统设计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温控(或热管理)设计,以保证电池表面温度处于一定范围内以及电池间温差较小。

目前,大容量锂电池储能系统可采用的温控技术主要包括空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四种,分别适用于产热率、环境温度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储能温控以风冷为主,但液冷占比正在持续上升。

近年来,储能的安全问题也多次引发中国政府部门的重视。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风险监测的通知》。

其中要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系统,应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并重点提出,各电力企业应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企业监测能力建设,2025年以后新建及存量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全部纳入监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