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5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开销达23亿元。由于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于三月底发布,四月正式开启交付,所以收入尚未计算在当期财报中。

在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管理层表示,将从第二季度起开始公布与汽车业务相关的具体数据。财报显示,受到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相关研发费用影响,小米当期研发开销同比增加25.4%至52亿元。

小米SU7的交付情况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公告显示,截至4月30日,小米SU7系列锁单量达8.81万辆。截至5月15日,该车型完成累计1万辆的新车交付。

这意味着小米SU7发布后的一个半月便完成1万交付量。作为对比,问界首款车型M5交付破万用时87天,理想首款车型ONE和小鹏首款量产车型G3,分别达成破万交付和下线用时均超过半年。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称,当前工厂正在全力提升产能,计划在6月份变更为双班生产,有信心当月交付超过1万辆。小米汽车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此前工厂仅白天排产,可能受到零部件等物料供应限制。第一财经早前报道,小米要求供应商增产至月产1万辆。

卢伟冰还表示,小米SU7全年将至少保底交付10万辆,同时会进一步冲刺12万辆交付。在销售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小米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扩充至超过200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以及143家服务中心,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市区。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正在智能驾驶上逐步发力。近日有报道称,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前中国CTO王乃岩将加入小米汽车,向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小米官方尚未置评,界面新闻从接近王乃岩的行业人士处确认了这一消息。

资料显示,王乃岩曾主导图森未来中国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负责L2级辅助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落地。

不久前,雷军曾携一众高管测试小米的城市领航NOA功能,这是小米汽车官方首次公开测试城市NOA和高速NOA。谈及智能驾驶时,雷军否认了小米将与第三方合作视觉方案的传言,并重申自研决心。他表示小米自己研发智驾每年的成本超过20亿元。在直播中,雷军还数次公开询问是否有智能驾驶专业人才愿意加入小米。

卢伟冰在电话会上表示,小米今年将会坚定投入自动驾驶,今年的预算大约是15亿人民币,而整个第一期投入会达47亿元。目前小米智能驾驶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并计划在年内扩充至1500人,2025年进一步扩充至2000人。

小米计划5月底在中国大陆1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8月完成城市NOA全国全面开通。此前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智能驾驶的目标就是2024年内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不过,当前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的比拼非常激烈,前有国内智驾领先的公司华为、小鹏,后有比亚迪、长安等正在积极补足短板的传统汽车公司。此外特斯拉也被传言即将年内在华落地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小米汽车还将持续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