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爱奇艺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一季度,爱奇艺总营收79亿元人民币,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为11亿元,运营利润率为14%,创历史新高,且连续8个季度实现了正向的运营现金流。会员服务业务中,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同样创下新高,实现连续6个季度环比增长。

内容+科技,影视创作有了“新质生产力”-编程日记

成功实现盈利之后,爱奇艺各项业务营收仍在稳步提升中。一季度中,在线广告服务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得益于生成式AI应用不断深入,效果广告收入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AI制作广告素材带动游戏、短剧等行业广告主投资回报率提升超50%。

AI带来的亮眼表现,让爱奇艺这份财报“科技感满满”。几乎每一季财报中,爱奇艺都着重提及了技术进展。对长视频平台而言,技术不仅仅是提质增效的有力工具,更是内容赛道长期竞争中保证差异化优势的压舱石。

从大数据、虚拟拍摄到生成式AI,爱奇艺在一次又一次技术浪潮中埋下的种子逐渐开花结果。当长视频平台竞争步入比拼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这些创新技术正启动着爱奇艺新的增长周期。

生成式AI赋能运营成效明显

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爆火,正在千行百业上演一场颠覆式革新。5月,OpenAI 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生成模型 GPT-4o,实时生成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入,拉开了未来人机交互方式的序幕。OpenAI桌面程序的增加,也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无感使用,AI 即将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无论是惠普、英特尔发力“AIPC”,还是百度、科大讯飞纷纷推出“文心一言”、“星火”等大模型产品,各行各业都在加速“AI化”的自我革新。长视频领域,爱奇艺也早早嗅到了AI将带来的机会,开始探索AI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的可能性,并自主开发了贯穿影视工业各个流程的内容管理平台。

2023年二季度,爱奇艺在财报中首次提及正在积极探索生成式AI应用,并率先拿出产品层面的成果,进入应用落地期。本季财报中,生成式AI的落地成果也成为了最大亮点之一。如今,生成式AI已覆盖到内容策划、制作、宣发和用户体验的全链条。

内容+科技,影视创作有了“新质生产力”-编程日记

例如在早期内容选题策划阶段,评估剧本向来是个耗时耗力的工作。过去工作人员要花三天时间评估的60万字小说,在生成式AI的助力下,几分钟之内就可输出万字总结,并准确地识别其中的强情节点,对场景和人物拆解的准确率超90%。

长视频巨头们从来不缺乏优质IP,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都存在优质IP输出质量不稳定、制作周期长等问题,也阻碍了IP价值最大化。AI能够帮助筛选出有潜力的文本并提升对爆款内容的预测准确度,不仅有效延伸了IP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工作,把更多时间留到对剧本的精细打磨中。

不仅是策划,AI几乎已经渗透到了影视制作的方方面面,并扮演起更关键的角色。一名成熟的动漫原画师以往完成一个角色原画需要1~2周,AI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了几分钟。在配音场景中,爱奇艺自研的AI配音系统已为250部国内引进译制片提供支持,还完成了826个中文节目的配音,不再需要借助人工。

在宣发阶段,AI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AI自动辅助生成宣传海报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个性化,帮助广告主提升流量变现效率。本期财报中提到,使用AI海报图为视频内容带来的点击率和播放时长已经优于人工制图,AI制作广告素材带动游戏、短剧等行业广告主投资回报率提升超50%。

内容+科技,影视创作有了“新质生产力”-编程日记

在用户体验上,爱奇艺开发的 “星罗剧情理解平台”能够针对性列出分钟级的剧情看点,解答剧情,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播单推荐。AI搜索和“一键定位”功能则帮助用户更快寻找到想要的剧情。这种颇具趣味的用户体验,也能够间接帮助爱奇艺增强用户留存。

生成式AI爆火之后,各个行业一直苦于无法找到最佳且最实惠的落地场景,提早布局的爱奇艺已经带动“AI+影视”进入实质阶段。在爱奇艺,AIGC不是单纯的尝鲜,更不是用来博取关注的噱头,而是真正渗透甚至重塑了内容生产、运营到消费的每一个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资金,还拓展出商业化的可能性。

长视频行业“降本增效”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生成式AI的引入,则有效推动了平台健康增长,也成为爱奇艺稳定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也不难解释,为何爱奇艺频频在财报中提起技术进展,这是长视频下半场竞争必不可少的。

影视工业化革命,让效果更“可控”

提质增效不仅要靠生成式AI,也少不了一套更成熟高效的影视工业化体系。“工业化”也是爱奇艺财报和高管发言中的高频词。

为什么工业化如此重要?

爱奇艺CEO龚宇在2021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分享过一个观点:“经营角度或者财务投资的角度来讲可控性非常差,投资做一个剧,一个电影,不能说完全,大概率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在策划、制作甚至宣传期对播出效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由于投入高、周期长,长视频的投资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最草莽的时代里,想让一部作品赚钱最常见的办法是用高投入选择顶流明星和最知名的IP,但失败案例也不在少数。原因在于,由于缺乏完善的工业化体系支撑,平台很难高效地作出投资决策,很多时候少不了“赌一把”的成分。

为了让内容成本更合理地分配,爱奇艺很早就意识到要发展影视工业化,2021年,爱奇艺首次正式提出影视工业化,并逐渐搭建起影视制片管理系统和推动一系列智能制作工具应用。在智能化系统的辅助之下,一场工业化革命正在改变爱奇艺乃至整个影视行业,让“赌一把”变成确定性更高的理性决策。

如今,爱奇艺推出的影视制片管理系统已经涵盖了从选角、剧本拆分、拍摄、制作、审核、宣发的全流程。它把影视制作链条涉及到的每一环节和元素纳入管理体系中,帮助各个环节负责人远程实时把控项目进度,提高产出效果的可预测性,影响业务决策并从中提高收益。

虚拟制作技术也是影视工业化的重要一环。5月23日上线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就是国内首部应用虚拟制作技术的长篇商业剧集。在开拍前,技术人员将“后期前置化”,提前完成特效场景制作, 待到开拍时直接将“真实”场景在虚拟摄影棚的LED屏上铺开,不仅更便于演员入戏,也能让导演实时看到虚实融合后的特效画面,随时优化拍摄方案。

内容+科技,影视创作有了“新质生产力”-编程日记

实景拍摄一直是影视制作中成本最高的环节之一。对于这类古装仙侠剧而言,虚拟制作技术不仅能够节省拍摄成本,其营造的“奇观感”也是实景拍摄难以达成的效果。除此之外,爱奇艺自制剧集《云之羽》《大梦归离》均采用了虚拟制作技术,其中《云之羽》剧组拍摄效率提升了30%以上,现场执行人员减少了1/3。

内容+科技,影视创作有了“新质生产力”-编程日记

而在后期制作环节,爱奇艺QClip制作上云系统也大幅提升了爱奇艺的内容制作效率。热播剧《我的阿勒泰》首次应用该系统,实现了现场拍摄素材实时上云。由于拍摄地远在新疆,制作团队穿梭于两地会带来更高的制作成本。为此,爱奇艺智能制作实现了现场拍摄素材实时上云,由剪辑指导在异地根据云上素材开展剪辑工作,极大缓解了成本和时效压力。而通过爱奇艺帧绮映画MAX 认证标准,这部剧在播放终端还实现了影院级视听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屏幕前的天空、草地与火焰。

前沿技术正在革新影视工业的每一个环节,这正是爱奇艺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的核心原因。它不仅是撬动内容团队新创意的杠杆,帮助爱奇艺持续守好内容这条护城河,也是切实为制作方及平台提质增效的工具,更为影视行业的未来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过去视频领域的“长短之争”一直是行业热议话题,但爱奇艺的实践证明,长视频永远有其难以逾越的壁垒。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长视频的高投入,不仅能够诞生出更多高品质多样性的内容,也越来越能够为平台带来确定性更高的商业回报。爱奇艺显然已经给出最好的例证。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2023年年报业绩会上提到,行业比拼的始终是优质内容供给的可持续性,以及内容质量和商业收益的平衡双赢。“爱奇艺能够持续领先于行业竞争对手,背后是人才的积累、行业资源的把控、科学的内容评审和管理机制,还有商业智能系统的助力,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创新技术的快速落地让长视频平台找到了“新质生产力”。从内容生产到观众体验,“内容+科技”模式正在持续为爱奇艺贡献新的增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