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6000万后,他做这个又卖出几百万,海外价格翻10倍

“哪怕只有一个需求,我们都去做。”在景德镇的一家做宠物殡葬定制品的陶瓷工厂里,李燕飞和他的十几个画师,每天都在参与爱与告别的故事。

他们每个月要定制几百件宠物骨灰盒、宠物雕像以及宠物墓碑。一个美国人为死去的狗狗一连定制了三个不同形态的雕像,摆在家里不同的角落,这样就能“天天看到它,就像它还活在身边一样”。

李燕飞是这家陶瓷工厂的老板,圈子里的人都叫他飞哥。几年来,他已经卖出了几百万元的宠物殡葬定制品,这些陶瓷骨灰盒、雕像、墓碑几乎全部出口海外,主要销往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区。

“海外客户把宠物视为家庭成员,他们也理解手工艺品的独特性,愿意为纪念品支付较高费用,终端市场的零售价在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

对他来说,这些定制产品不仅是生意、容器,更是情感的载体,记录着主人与宠物之间无法割舍的羁绊。

让爱宠以不同姿态“陪伴”

几年前,一位来自美国的客户,下了一个特别的订单,定制了三座宠物雕像,全部都是同一只狗狗的形象。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下单”,飞哥解释道:“每一件都承载着不同的纪念意义,三座雕像的风格迥异。”

这位客户选择用三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纪念他的爱犬:

第一座,真实还原了狗狗生前的毛色和神态,力求雕像栩栩如生;

第二座是黑色大理石风格,采用庄重的艺术处理,放置在花园草坪上;

第三座是仿汉白玉版本,纯净素雅的造型,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这样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我都能以不同的方式‘看见’它。” 这位主人说,狗狗陪伴了他很多年,是他生命中最忠诚的朋友,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希望“看到”它在花园里的样子,在客厅等待他的样子,以及以一种永恒的艺术形式被铭记的样子。

工厂的画师在制作时,特意研究了客户提供的几十张照片,甚至询问了狗狗的性格特点,确保雕像能捕捉到它最生动的神态。

最终,客户收到后非常感动,感谢团队让它“活”在了不同的时空里。

几乎每个月,飞哥都会收到上百个这样的宠物定制需求。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通常,宠物骨灰盒上的图案会偏向庄重或温馨。但是一位国外的客户定制了一个猫咪骨灰罐,要求很特别:“我的猫咪生前特别调皮,总是上蹿下跳,希望你们能画出它最活泼的样子,而不是安静躺着的模样。”

为了准确捕捉这份灵动,创作团队做了特别安排:画师团队反复观看客户提供的宠物照片,研究其最具活力的姿态,然后采用动态笔触表现蓬松飞扬的毛发。他们还录制了整个绘画过程视频,展示如何通过艺术手法表现“活泼”特质。

最终,这个成品让客户惊喜不已:“你们真的让它‘活’过来了!”

这种幽默又深情的纪念方式,正是海外客户对待宠物离世的典型态度——他们不避讳死亡,而是用温暖的方式让记忆延续。

转型契机

飞哥做宠物殡葬用品,最初是因为“不得已”。

他是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十几年前,他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办了这家陶瓷工厂,最初主要生产咖啡杯、餐具等日用陶瓷产品。

在直播电商兴起的那几年,工厂的年销售额曾达到6000多万元,规模一度达到五六千平方米,拥有八九个窑炉和三四百名工人。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陶瓷产品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飞哥回忆道:“直播刚兴起时行情最好,但后竞争激烈,价格上不去,大家的购买力大不如前。”

面对困境,团队开始思考转型方向。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发现了宠物殡葬定制这个细分市场。当时有老客户询问能否定制宠物骨灰罐。考虑到定制产品的工序复杂,他拒绝了订单。

但随着咨询增多,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但从批量生产转向单件定制,工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陶瓷制作本就工序繁杂,在生产批量订单时,工厂通常会多生产10%作为容错。但单件定制则完全不同——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意味着前功尽弃。

“不仅是生产流程,连工人的思维方式都需要改变。”批量生产中,工人习惯将产品视为标准化物品;而单件定制要求他们把每件作品都当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对待。

此外,单件定制还面临沟通效率低、发货复杂等问题。每件产品都需要与客户反复沟通确认,而发货时每个包裹的目的地都不同,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错。尤其是国际订单,英文地址更容易混淆。飞哥坦言:“这些环节稍有不慎,整个订单就可能作废,需要从头再来。”

坚持独一无二

转型的头两年里,工厂一个月只能通过私域老客户、小红书等社交渠道,接到十几、几十个订单,远未达到预期。

好在经过三年的摸索,工厂对产品进行了四次迭代,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单件定制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标准化流程、工人培训和质量控制,月产量这才达到了几百件。

飞哥将宠物殡葬定制产品分为不同的档次:

高端产品是宠物雕像。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宠物照片定制30厘米高的陶瓷雕像,有仿大理石和仿汉白玉两种风格,甚至能为宠物“穿上”西装或公主裙。这类产品在海外售价甚至高达3000多美元。

中端产品是骨灰罐,这是厂里目前最稳定的订单来源,在国内的出厂价100多元人民币,但在海外售价约100多美元。他们在小红书等平台展示的也主要是这类产品。

大众产品则包括宠物墓碑、纪念杯等,客户可以将刻有纪念文字和宠物头像的墓碑放置在庭院中。

“有些客户在沟通时会发很长很长的宠物故事,我们画师会认真读完,因为每一笔线条,都应该带着他们的爱,每一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印象深刻的一个订单,是客户要定制一只特别的小黑猫,它的左侧嘴角有一撮标志性的微笑胡须,为它增添了几分俏皮可爱。胸口处有一块白色的“小围兜”,小腹部位也点缀着一小片白毛,最特别的是它尾巴的末端,像蘸了白色颜料一般,轻轻一甩,灵动又优雅。

主人提供了多张生活照,记录着这只小猫的日常点滴——它慵懒地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它乌黑发亮的毛发上;它好奇地趴在院子里,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在观察主人……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主人满满的爱意,希望能通过定制陶瓷,永久保留这份温暖的陪伴。

在墓碑定制服务中,画师们经常被委托刻写纪念文字。这些文字往往朴实却动人:“永远的小守护者,现在轮到星星守护你了。”“谢谢你10年的陪伴,你是我们一辈子的家人。”“这里睡着世界上最可爱的小淘气。”

在宠物短暂的生命里,主人能给予的最长情的告别,或许就是让它们的记忆以艺术的形式永恒存在。而这些定制骨灰盒、雕像和墓碑,正是跨越物种的爱,最温柔的见证。

日益增加的全球需求

一直以来,为了避免与客户竞争,以及将重心放在产品开发上,李燕飞都坚持只给B端客户供货,不做终端销售。“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他们决定埋头研究产品,工厂也不接受到访者参观。

“电商运营是另一套逻辑,我们擅长的是产品开发,就把所有精力投入于此,销售交给合作伙伴。”目前,他们合作的客户约有几十家,这些合作伙伴主要是通过Etsy等海外手工定制平台、INS店铺、海外独立站销售。

他还特别强调了定价策略:“我们建议合作伙伴按出厂价的8—10倍定价,让他们有足够利润空间去做推广。”

例如,一个出厂价128元的宠物骨灰罐,建议海外售价150美元左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加附加服务费,如在罐身刻字、提供制作过程视频等,最终售价可达180美元,高端产品甚至达几千美元。

这种理念贯穿了工厂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传统陶瓷时期的“客户主动找上门”,还是现在宠物定制业务的口碑效应,“大家都是慕名而来,在私域下单”。

转型三年来,李燕飞的宠物殡葬定制业务年销售额为几百万元,和此前的陶瓷产品6000万元的销售数字相比,并不起眼。

面对短期经济压力,飞哥和团队表现出难得的定力:“这两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活下来,转型成功。”这种定力源于对行业的深刻认知——他们清楚知道,宠物殡葬定制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的市场,不能期待爆发式增长。

如今,全球宠物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巨大。《2025宠物品牌网红营销生态报告》提到,2025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飙升至5000亿美元。北美、欧洲是主要市场。

越来越多宠物主为宠物举办告别仪式、火化,个性化定制骨灰罐、制作毛发纪念品等,愿意为独一无二的产品买单。

放眼全球,各国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特征:美国市场持续领跑,而欧洲国家的线上渠道渗透率越来越高,宠物纪念品的订阅服务越来越多,日本这类“少子高龄化”社会背景下,“情感陪伴”的需求更为突出。

飞哥团队对宠物市场充满信心。“人们需要情感陪伴。”他的工厂还开发了宠物主人使用的咖啡杯、马克杯等产品,形成了宠物殡葬系列、主人用品系列和宠物用品系列三大产品线,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满足了全球不同客户的需求。

从传统餐具到宠物殡葬定制,从批量生产到单件艺术,他们的转型之路虽然艰难,却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升级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唯有创新与专注,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