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赚钱的有没有你?
2025年8月14日,这一天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上证指数短暂触碰3700点!
尽管是短暂摸了摸,但今天的3700点已经突破去年10月8日3674.4的高位。而上一轮能摸到3700点的日子在2021年,相隔4年之久。
指数给力,资金也很活跃。尽管今天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但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3亿。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资金并非集中在某一天涌入,而是持续不断流入。截至8月1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时隔十年再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
增量资金从何而来?
股市上涨需要什么条件?
货币宽松、基本面推动……
这些放在理论上看,都没什么问题。但最后的一公里必须是资金推动才能完成。在机构、散户、外资这几方市场参与者之中,各自为这轮行情走势贡献了多少资金?
机构里面,公募基金加仓的力度并非很强。据国金证券,2025年公募二季报数据,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A股股票仓位占比71.4%,过去一年继续下降了3.8个百分点,目前资产净值为3.4万亿,是过去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险资方面,可以用“跑步入市“来形容。据Wind,今年一季度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新增持有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达到3604亿,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新高,是去年同期的1.92倍。
毕竟,近年来随着利率中枢下移,险资运用收益率明显下降,为了缓解利差损压力,监管一直在推动险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工作。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保险等十余家大小险企密集设立或增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预计达2220亿元。
散户的热情不低。随着A股的升温,6月、7月新开户数的持续回升。据上交所,截至2025年7月末,今年以来A股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达1450万户左右。
国金证券发现,主题炒作的主力军7月牛市行情中,散户是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挂单额低于4万元的小单净流量持续上升,7月全月净流入额较6月环比大增39%。
此外,7月A股龙虎榜成交总额达338亿元,较6月增加7.5%,市场对于短线炒作的情绪有所上升。散户也逐渐从其他避险资金中撤离。
外资也不甘示弱,今年以来持续加码中国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在各方资金的推动下,市场行情持续回暖。
你赚到钱了吗?
机构层面,大家对于牛市的共识越来越强。但这轮牛市似乎跟此前的牛市存在几个不太一样的地方。
以前的牛市,走得很急。回顾2015年那轮牛市,上证指数2014年10月启动以来,涨到5178.19点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去年9月,只花了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从2800点左右涨到3674.4点。
反观当前,去年9月以来,除了今年4月受关税战影响发生回调,到如今触碰到3700点,10个多月的时间,几乎就是走的修复行情。
我们应该弄明白,是不是所有股票都上涨时,才能叫做牛市?最近想必不少投资者都有一种感觉:我在某某个股里躲牛市!大概意思是,指数的牛市跟我没有关系,我的票为啥还不涨?
当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牛市,是一种环境。牛市也分好几个阶段,牛市初期、牛市中期、牛市末期。尽管是牛市,也并非所有板块同一时间一起上涨。况且也没有规定说,一只股票在这个时间内会一直涨。当下可能还是结构牛的状态,而非全面牛。
在股市里,只分大概率还是概率小,没有完全100%确定的事件。
我们只能说,牛市里大部分股票会跟随市场整体趋势上涨。例如,在2024年9月24日至10月17日的行情中,A股三大交易所5356只股票里,区间上涨的股票高达5266只,占比98.32%,仅有87只股票下跌。
就当下情况而言,年初以来明显板块是一个轮动的状态。有的板块轮个1、2天就熄火了,有的则反复会有行情。消费、宠物、种子、黄金、稀土、军工、券商、银行、保险、科技几乎都被轮到过。
申万行业一级行业分类中,成份区间涨跌幅指标,除了个别板块之外,几乎都是涨的。
图片来源:Choice
卖方分析师认为,市场会有1-2条主旋律,其他赛道每隔段时间会轮动。不过,这个主旋律到底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因为这需要结合情绪、市场风格、公司基本面综合来看,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左右的。
比如,虽说公募加仓力度不强,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做配置,从公募资金的布局方向来看,呈现出科技引领、消费复苏、政策驱动、均衡配置的特点。外资就比较喜欢龙头股。所以,各方参与者的喜好不同,最终形成的合力,在每日股票的表现上也不同。
结语
指数突破,总归值得让人心生欢喜。但股市本来就是涨涨跌跌,你不可能要求它一直单边上涨。
相信有的朋友可能已经赚了不少钱,有的朋友还在回本路上。不管A股接下来怎么走,都挺值得期待的。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