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弄清楚的
日前,中国最畅销的耐用型中高端育儿产品品品牌之一——不同集团递表港交所主板。
从描述中就能看出公司业务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如果我们从财务数据来看,事实也是如此。不同集团就是从最初的婴儿推车BeBeBus、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四大核心产品,逐步延展到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
这些领域有着产品复杂、需求强劲、高客单价等特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GMV计,BeBeBus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业绩上来看,根据招股书,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收入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5.82亿元、7.26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公司客户的整体复购率从2022年的20.1%增至2024年的40.9%。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复购率为30.7%,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复购率增长至40.2%,势头强劲。净利润也是节节攀升,公司在其产品最畅销的2023年扭亏为盈。
不同集团业务做得不错,但可能存在一些经营规范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不同集团过往是否涉及实控人利益输送行为?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广州融慧与布童科技(不同集团重组之前的名字叫布童科技)是否存在关联方基础。
从招股书来看,广州融慧的实际控制人是“现任执行董事兼联席公司秘书颜栋先生的配偶”。虽说布童科技阐述除广州融慧此前持有布童科技的股权,以及颜先生目前在本集团担任的职务外,颜先生及其配偶与本集团之间,概无其他任何过往或现时的关系。
根据《公司法》针对关联交易的规定,其中有一条关于人员关联关系的表述: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与交易对方存在关联关系,或者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个人(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与交易对方存在关联关系。
这样看来,广州融慧与布童科技可能是潜在“关联方”,二者之间的咨询服务交易或存在关联交易一说。
那么,两家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这点就不好说了。
这得看公司是否利用关联关系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比如交易时的定价是否公允、程序是否合规、交易有没有必要等。
根据招股书,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布童科技委托广州融慧提供有关整体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内部控制、股权融资、上市计划及员工激励计划方面的咨询服务,服务费为人民币150万元。
鉴于布童科技当时的财务状况,并综合考虑本集团当时的估值,双方同意以汪先生将布童科技注册资本中7.5万元转让给广州融慧的方式,结算上述服务费。
第一,150万元咨询费是否符合市场公允价(如同类战略咨询、上市筹备服务的市场报价)?
第二,7.5万元对应的布童科技股权价值,是否与150万元服务费等价?2020年11月,布童科技完成A轮融资后,彼时估值约为3亿元。
按照布童科技300万元的注册资本来看,7.5万元对应的布童科技注册资本占比大约2.5%。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以布童科技A轮融资后估值约3亿,注册资本300万元来看,7.5万元对应的价值约为750万元。但具体A轮融资前双方怎么计算,就不得而知了。
2020年5月,汪蔚(布童科技创始人)将公司2.5%的未实缴股份以0对价转让给广州融慧。但在2021年1月,广州融慧又将这部分股权转让给汪蔚,交易对价为1442万元。大半年时间,广州融慧赚到了1400多万。
图片来源:招股书
另外,虽然公司在招股书监管规则中列出了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但不同集团坦承,于往绩记录期间,并未为员工全额支付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
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的总缺额分别为人民币590万元、人民币770万元、人民币940万元及人民币540万元。
但公司在招股书中也提及,并不知道因此事而涉及劳资纠纷或者投诉。
图片来源:招股书
根据《社会保险法》,未足额缴纳社保的企业将被责令限期补缴,并按日加收0.05%的滞纳金;逾期未缴者可能面临欠缴金额1-3倍的罚款。目前公司是否已经补缴,还不能确定。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