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联合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透视:资产近6000亿大关,增长模式面临转型考验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在资产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杭州联合银行利润仍能保持增长,一方面是靠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靠消耗不良资产拨备

文/每日财报 张恒

继7月21日杭州联合银行在官微亮出2025半年度发展成绩单海报后,该行已于近日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信息报告,更加详尽的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浮出水面。

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联合银行总资产达到5911.9亿元,较年初增加310 亿元,距 6000 亿元仅一步之遥。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77亿元,同比增长3.83%,但营业总收入61.46亿元同比微降0.1%,延续了营收增速连续四年下滑的态势。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上半年业绩有喜有忧,

对公及零售业务持续发力

杭州联合银行是国内未上市农商行中较为优秀的一家,从核心业务指标看,拥有不少的亮点。

资产扩张方面,虽然宏观经济复苏放缓以至金融需求不足,但今年上半年资产增速达到了5.54%,显示了不错的扩表能力,资产扩张是增长的基础。

净息差方面,虽然今年上半年该行暂未披露该具体数值,但是从历年来看,杭州联合银行净息差从2023年的2.06%降至2024年末的1.70%,两年间降幅36个BP,下降压力依然存在。

但从1.70%的净息差水平看,杭州联合银行仍处于全行业里较好的水平,不仅高于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1.52%均值,同时也高于同期各大不同性质上市银行的息差均值水平。

资产质量上,2024年不良率较2023年仅增长了0.01个百分点,为0.87%,较为稳定。今年上半年,该行集团五级不良率达0.91%,较去年同期压降了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上,从2024年末的462.91%降到了今年上半年末的426.15%,下滑了不少,不过依然在行业里是非常高的水平。

业务结构上,杭州联合银行此前以零售业务见长,2022年零售贷款占比(51.5%)已经高于对公贷款(48.5%),但自2023年以来,随着零售业务面临较大坏账压力,杭州联合银行增强了对公业务的投入,促使对公贷款保持较快增速,在总贷款中占比已经提升至50%以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及零售贷款余额分别达1904.25亿元、1573.31亿元,占总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4.76%、45.24%。

%title插图%num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中间业务收入持续亮眼。2024年杭州联合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1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增速高达128.26%,进入到今年上半年,该行依旧保持较快增长,达到1.84亿元,同比提升11.48%。

%title插图%num

靠金融投资拉动业绩,

资产质量未现向好拐点

不过,在深入剖析运营数据后,杭州联合银行的真实表现或许未达市场预期的领先水平。

首先,从资产扩张到增收、盈利,杭州联合银行也和全行业一样,愈加依靠金融投资,信贷主要增长并不强劲。今年上半年其资产规模虽然扩张5.54%,但贷款总额仅增长3.44%。

另据统计数据,杭州联合银行金融投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常年保持在25%以上,且上升之势明显,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达25.67%、29.8%、29.68%及28.62%。

得益于此,其投资净收益迎来大爆发,从2022年的7.7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95亿元,而后进一步大涨到16.4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投资净收益达1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07%。可见,杭州联合银行靠增加金融资产配置,也就是买债券或相关资产,为拉动营收与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将资金更多配置于债市而非信贷领域,本身无可厚非,这是因为信贷需求疲软且风险较高,借债市牛市提升收益是合理的商业选择。

但这也折射出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优质资产荒困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或有所减弱。尤其作为浙江省内优质农商行,杭州联合银行若持续跟风加大金融资产配置,长期来看可能削弱其在信贷主业上的积累。

而且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波动起伏,会对杭州联合银行手里大量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资产账面上产生一定冲击,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随之波动较大,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title插图%num

今年上半年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降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联合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6亿元大幅下降了近40%,这也是制约当期营收微幅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该行仍然面临行业集中度潜在风险。房地产和建筑业合计占总贷款的9.12%,个人住房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7.42%,未来仍需关注房地产行业变化对相关贷款质量的影响。同时,从贷款担保方式来看,该行以抵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为主,2024年末分别占比59.06%和26.85%。抵质押贷款的方式虽然有利于缓释风险,但加大了该行在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敞口,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抵押物可能面临一定市场风险。

另外,在资产质量上,杭州联合银行不良率虽然维持稳定,但并非高枕无忧,不良率是衡量存量信贷不良比例的数据,从衡量贷款转为不良风险好坏的信贷按五级分类来看,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2024年杭州联合银行正常类贷款比率从2023年的97.97%下降到了97.48%,关注类贷款比率却从1.17%升到1.65%,显示更多正常贷款类贷款在减少,可能在向质量更差的级别流动,而关注类贷款的上升,也意味着转为不良的风险加大,资产质量仍未出现拐点。

%title插图%num

在资产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杭州联合银行利润仍能保持增长,一方面是靠降本增效,如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支出降至29.93亿元,同比减少了7.82%;另一方面靠消耗不良资产拨备,减少坏账计提,如前文所述,今年上半年该行拨备覆盖率大幅消耗掉了36.76个百分点。以上两方面也是行业里的惯用做法。

%title插图%num

IPO重启遇“换帅”,

上市之路跌宕起伏

除了业绩层面喜忧参半外,近一年里杭州联合银行高管层也发生了重大变动。

2024年11月,张海林辞去杭州联合银行执行董事、董事长职务,原萧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时益接棒。

根据履历,1971年出生的林时益,拥有在职研究生学历,正高级经济师职称。林时益早年职业生涯起步于金融监管体系,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合作管理处担任监管二科副科长,后在原浙江银监局系统历任要职,包括非现场监管一处副处长、国有银行监管一处副处长及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等关键岗位,积累了深厚的金融监管实务经验。

2020年,林时益完成从监管者到经营者的身份转换,出任浙江萧山农商银行董事兼行长,全面主持该行经营管理工作。随后不久,通过党组织换届选举,林时益正式履新该行党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换帅正值杭州联合银行推进IPO上市的关键节点。

杭州联合银行的上市之路始于 2017 年,当年5月份,该行就已经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而后在2020 年11月顺利完成上市辅导,中信建投证券彼时在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中表示,杭州联合银行各方面的运行已基本规范,不存在影响发行上市的实质问题,具备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

不过,在杭州联合银行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后,却迟迟没有了IPO新的进展情况,陷入漫长等待静默期。直到2年后,2023年2月,杭州联合银行发布公告称,再度接受中信建投证券的上市辅导。

但直至目前,杭州联合银行的IPO计划依然没有新的实质进展,根据前不久7 月 17 日公开披露的第十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中信建投证券对该行的上市辅导工作依旧在继续。

总的来看,杭州联合银行本身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身经营相对稳定,但随着区域内同业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波动,都可能会对该行业务运营和资产质量带来一定压力,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title插图%num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