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卧龙电驱股价继续上涨,盘中股价最高触及36.8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上涨3.24%,收盘价为35.10元,较年内低点增长逾两倍,总市值已超500亿元。
8月19日,卧龙电驱因日振幅值达15%登上龙虎榜,当日人气直冲同花顺热榜第3名。
聚焦主业,上半年营收突破80亿
卧龙电驱成立于1984年,2002年于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电机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4.5%。在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2.8%),在全球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
其中,公司在七类产品领域占据全球最大供应商地位,具体包括隔爆电机、中高压防爆电机、低涌浪电流电机、空调塑封电驱动系统、畜牧通风用电驱动系统、工业振动器电驱动系统以及空压机用永磁电驱动系统。
过去10年,卧龙电驱营收一直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卧龙电驱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36.76%;扣非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38.25%。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卧龙电驱进一步聚焦主业,将持有的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英耐德51%股权、舜丰电力70%股权出售,买方为卧龙新能,交易金额达7.2亿元。
据披露,这四家子公司中仅龙能电力盈利。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营收2.66亿元、净利润8944.44万元;其余三家均为亏损,卧龙储能净亏损1434.23万元,卧龙英耐德净亏损364.63万元,舜丰电力净亏损36.88万元。
剥离亏损资产后,上半年,卧龙电驱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1亿元,同比增长超100.57%。
卡位机器人、低空经济两大新赛道
近年来,在持续发展防爆、暖通、工业、新能源交通等领域电机业务的同时,卧龙电驱还积极布局新兴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51.2%,服务机器人占比38.4%,特种机器人占比10.4%。中国作为核心增长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6%,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630万台,均创历史新高。
在机器人领域,卧龙电驱积极布局机器人关键部件,并加速客户开拓。公司深耕电机行业多年,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已经布局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
2025年3月,卧龙电驱与智元机器人实现双向持股,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共建的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在7月发布了国内首款面向工业场景的垂域模型“舜造GRP01”。此外,公司已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云深处等在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在股权深度合作背景下,卧龙电驱凭借电驱总成方面的优势,有望获得关节模组核心零部件的优先供应权、主机的代工优先权,未来下游订单确定性提高,业绩兑现期望高。
与此同时,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蓝图也已缓缓展开。2024年底低空经济发展司设立,产业链前端的资源布局和规则,正逐步完善。预计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在低空经济领域,卧龙电驱于2019年前瞻布局航空电机,并且构建了覆盖无人机、EVTOL、电动飞机等多场景的产品矩阵。2025年6月,公司与沃飞长空成立合资公司浙江龙飞电驱,专注于为市场提供最大起飞重量750公斤至5700公斤适航航空器的电推进动力系统及相关产品。此外,公司还与中国商飞、山河星航等主机厂客户达成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产品研发。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这两大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较小。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的收入分别为8.40亿元、4.06亿元、4.52亿元、2.18亿元,占比分别为2.5%、2.6%、2.8%、2.7%;来自新能源交通业务的收入分别为6.47亿元、6.09亿元、3.90亿元、2.11亿元,占比分别为4.5%、3.9%、2.4%、2.6%。
海外布局持续深化
作为国内电机全球化前驱者,卧龙电驱借助海外技术、品牌优势打开全球市场。
早在2004年全球化浪潮下,公司就与家用电机龙头松下合资建厂,布局日用电机领域;2011年,加速全球扩张,收购全球前三的奥地利百年品牌ATB;2018年,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小型电机业务并拥有其墨西哥蒙特雷工厂。
目前,公司已拥有多个全球知名品牌,42个制造工厂和5个研发中心,其中海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地区,2024年公司在欧非/美洲/亚太营收占比分别为15.70%/12.88%/6.61%,合计约35.2%。
在行业人士看来,北美关税壁垒风险递增,卧龙电驱前瞻布局优势尽显。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关税政策不断加码、反复,对全球供应链形成巨大冲击;同时特朗普重视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对工业设备需求形成较强刺激。
面对贸易风险,公司墨西哥蒙特雷工厂可专供美国,《美墨加三国协议》下该产能不受对等关税影响,相较于其他竞对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或将充分受益于美国高盈利市场的增长红利。
“全面推动出海战略,深入开展‘海外阵地战’”也是卧龙电驱今年工作重点,计划推动人员、产品、供应链、资本出海。8月13日,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的核心投向:一是扩大产能以及提升生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效率及全球覆盖范围;二是提升全球研发实力;三是加强电动航空及机器人组件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及业务;四是发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五是留作一般营运资金以供业务灵活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