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富“二进宫”,这一次逃不掉了?

%title插图%num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福建地产首富,“二进宫”了。

最近,泰禾老板黄其森,被实施了留置措施,这已经是近5年来,他第二次被留置了。

%title插图%num

为啥被留置,公告没说,但留置措施主要是纪检监察手段,非公职人员被留置,可能涉及行贿等问题。

除了被留置,黄老板身上的担子是真的不轻。

7月份的时候,上海泰禾总部大厦刚刚被拍卖,之前报价16亿的大楼,评估价只有9.4亿,最后底价6.6亿成交,这个售价相对于黄老板的负债,真的是杯水车薪。

%title插图%num

债主们现在是真的很着急,比如最近,兴业国际信托把泰禾和黄老板告了,要求他们把2019年一笔贷款还了,中间多次逾期,5.8亿的本金,还有一半没还。

现在,兴业信托着重强调2.9亿的本金,估计也知道,利息泰禾根本还不起。

这几年,这样的诉讼不要太多,于是黄老板动起歪脑筋,“不披露”,但是很快,就被证监会抓了现行。

就在黄老板被公告留置的当天,福建证监局发了一份罚单,2020-2022年有多个诉讼没披露,导致2020-2022年的三份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泰禾被罚了600万,黄老板被罚300万,而其他涉案高管,被罚80万-250万不等。

罚单看起来不大,但是对泰禾来讲,也不好缴,主要是财报太难看了。

2025年,营收80亿,亏损达到213亿,资产1647亿,而负债已经1871亿,算是资不抵债了,违约债务已经达到734.9亿,而现金只剩下2.1亿。

大量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抵押、质押”,6家主要子公司被申请破产。

首富坠落,是真的快。

黄老板是在地产狂飙的年代里面,是难得的“科班出身”。

80年代,黄其森也是小有名气的“神童”,年仅15岁,就考上了211大学福州大学的土木系民建专业。

不过,他毕业后并没有干房地产,而是进了建设银行。

90年代来了“下海潮”,黄其森也从建行辞职,1996年创办了泰禾集团,正式成为黄老板,而他也很骄傲,“我有幸在中国最好的两个行业工作,一个是金融,一个是地产。”

黄老板从创业开始,瞄准的就是豪宅赛道。

但是,在老家福建,大家对豪宅不太感冒,咋办呢?北上,把豪宅卖给北京人。

2002年,泰禾在北京通州区六环外,拿了3000亩地,缺点是太远,而优点则是紧邻运河。

很快,地拿了,合同签了,规划了208栋别墅和一栋大会所,而且,时间线卡得非常准,因为,规划10天之后,当时的国土部暂停了别墅土地供应。

2004年,“运河岸上的院子”第一期欧式别墅开卖,定价6000-7000元/㎡。

但是,这个时候,欧式别墅已经遍地开花,大家都在抢三环的刚需盘,通州的房价也才2000元/㎡,到六环外买欧式别墅,简直冤大头。

咋办呢?走差异化。

接下来的100多套,欧式爆改中式,4米高墙,叠加庭院设计,还配上“大宅门”,直接做出了“深宅大院”的感觉。

2009年,二期上线,直接卖爆,2012年再推“楼王别墅群”,每栋售价3亿,均价20万/㎡,直接成中国最贵别墅。

然后,“运河岸上的院子”被评为“亚洲十大顶级豪宅”,泰禾把“院子”复刻到全国。

%title插图%num

黄其森“豪宅教父”的名声很响。

泰禾的发展确实很猛。

2010年,仅靠京闽两地项目,泰禾就实现了借壳上市,2017年,跻身千亿房企,2018年,黄老板成福建地产首富。

泰禾就像其他闽系房企一样,疯狂扩张,在拿地上,尤为激进,甚至疯狂。

2015年,泰禾新增土储只有38.7万㎡,而2016年新增204万㎡,2017年新增土储达到793万㎡。

泰禾的家底也不丰厚,咋承受这种几何式增长呢?

先通过信托、基金等非银渠道借款拿地,而拿到地之后,再抵押给银行,借出开发的钱,然后卖房回款还贷,一个大循环下来,大家都挣到钱了。

那时候,大家也不怕暴雷,黄老板拿的地集中在一二线,“三四线不去”,地价一直涨,“800亿的地,现在1600亿都拿不下来”,他更有底气了。

他说,“地拿对了,什么就都对了”。

但问题是,地拿对了吗?

大量土储,不少都是“地王级”,高位拿地之后,限价、限售等政策都来了,各种院子、园系大量开工,每天都是巨量支出。

而在融资上,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各占20%,非银融资占比60%以上,资金成本太高了。

而这个时候,黄老板还从外面收购了金融业务,泰禾人寿、海峡人寿、平潭金控等,他把“中国最好的两个行业”,全都抓到手里了。

结果,千算万算,没算到房地产会下行,泰禾高光之后,黄老板开始承认当初激进的扩张是有问题的,但是泰禾的颓势,他已经兜不住了。

2020年,泰禾的债券,首次违约,2022年,黄老板第一次被留置调查。

在他被留置的8个月时间里面,地产的雷全面引爆,泰禾爆得尤其狠,2023年,泰禾退市,黄老板的荣光也就此结束了。

泰禾的“卖房故事”,常常是出现在拍卖上,比如“运河岸上的院子”,有一套2.5亿估值,1.7亿就卖了,还有51套院子也上过货架,债主也想赶紧卖掉套现。

都资不抵债了,那泰禾为啥还没死呢?“保交楼”救了它。

泰禾旗下项目也拿到了小10亿的纾困资金,现在,泰禾也陆续有项目竣工。

1000多亿的债肯定是还不起了,兑现的房款,先把纾困贷款还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