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一个争论,为什么文科生不如理科生。甚至出现了“将文科生踢出校园”的极端言论。
星空君认为,新中国正是一群文科生创建的。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是共和国茁壮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在理科生搞出国产自主可控的芯片、航母、六代机的时候,文科生也有必要展示相关领域的杰出成就。
比如,输出中国自主的企业管理学。
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管理学都是师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星空君常年和各大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打交道,被灌输了丰富的西方管理学理念。
直到有一天,认真的研究了华为、胖东来等企业的管理模式,才惊讶的发现,中式管理学和西方管理学理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就像芯片一样,中国文科生完全可以输出中国独立自主的企业管理学。
华为和胖东来的管理精髓是什么?
最核心的一点:共同富裕。
华为通过员工持股分红的方式把大量的利润反馈给员工,而胖东来则是把绝大多数利润都发工资。
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上透露,胖东来有店长、店助、员工等八个级别,店长一级2024年月平均到手工资为44193元,2025年月平均到手工资达到了78058元。
于东来可能是第一家公开场合展示具体岗位员工收入的老板,在巨大的收入差距面前,一切西方管理学的流程、规范、制度的对标都变成了空谈。
我们不妨称之为:胖东来管理学。
一、胖东来调改永辉超市失败了吗?
很多零售企业向胖东来学习,以永辉超市为例,公司邀请胖东来深度参与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调改。
然而,永辉超市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胖东来调改后,公司的亏损反而加大了。
数据来源:iFind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187%;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8.02亿元,同比下滑2786%。
自2024年5月启动调改以来,永辉已累计调改门店160家,预计今年9月底突破200家,预计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的调改。
从调改一年多来的效果看,永辉的业绩并不理想,是胖东来的管理理念不具备普适性,还是永辉没有学到精髓?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让我们先看看公司亏损的主因:
1、营收(销售额)暴跌。销售额的下降是公司亏损的主因。
2、毛利率下降。公司正在进行供应链的改革,短期内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 0.78%。
数据来源:iFind
3、关店导致的损失。上半年永辉关闭 227 家亏损门店,产生的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费用。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公司持有的 Advantage Solutions 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骤降,为-1.84 亿元。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营收下降和毛利率下降。
如果只看半年报的数据,胖东来的调改似乎没有收到成效,甚至还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永辉现在的亏损仅仅是开始
胖东来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除了于东来的独特的管理理念,胖东来主要的利润来源是自有品牌。
根据胖东来提供的数据,公司30%的自有品牌销售额带来了超过50%的利润。
自有品牌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可以在把控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毛利,胖东来在自有品牌方面吃到了红利。于东来称,未来胖东来50%的商品将是自有品牌。
因为时间原因,永辉的调改并没有触及最核心的部分。
永辉以及其他学习胖东来的零售企业,直接引入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商品,虽然大受欢迎,但毕竟还是经过胖东来过一手,毛利率并没有实现最优。
随着调改接近尾声,永辉如果开始发展自己的自有品牌,并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会带来毛利率和销售额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永辉的短暂亏损并不可怕,未来还有希望。
永辉超市正在进行自有品牌的全面改造,生鲜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烘焙和熟食逐步“去联营化”,自营占比上升到78%。上新永辉橙汁、洗衣液等自有产品,全年计划推出60支单品。
三、上市公司的抉择:员工优先还是股东优先?
对于永辉的调改最终结局,星空君持观望态度。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很难看出会成功还是会失败。
原因很简单,胖东来没有上市,背后是于东来个人理念的坚持;永辉是上市公司,背后还有大股东。
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员工工资。
于东来能把公司绝大部分利润分给员工,永辉能吗?
如果不能,仅仅靠调改,又能如何学习到胖东来管理学的精髓?
数据来源:iFind
结合公司历年年报,我们可以发现,永辉的员工收入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并不算高,2024年的人均年收入大约在9.2万元,和胖东来的员工收入不可同日而语。
而永辉的高管却能拿到上百万年薪,2024年在公司步履艰辛的时候,公司CEO依然拿到近400万元的年薪。
于东来也曾经在永辉调改收到初步成效的时候质问过永辉超市:“永辉店每月盈利高达200万,可为什么却不给员工涨工资呢?依我看,把这盈利的60%拿出来给员工当作奖金,不比说再多漂亮话都强吗?”
星空君认为,胖东来管理学已经成为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能否学到其精髓,让广大员工收益,进而让消费者收益,是众多零售业上市公司值得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