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砸向AI,阿里收益如何?

%title插图%num

今天,阿里发布了最新业绩,阿里持续高强度投入AI显现成效。财报显示,4-6月阿里的资本开支(Capex)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上季增长57.1%,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披露,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已经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资本投入带动技术红利高效转化。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收入狂飙,增速从上季的18%猛增至26%,大超市场预期,创下2022年以来的14个季度云业务收入增长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20%。

作为中国AI的扛把子,在持续高强度投入之下,阿里已形成了包含AI算力、AI云平台、AI模型、开源生态及AI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成为“全球唯二”的全栈AI技术公司之一。这也折射出阿里超前布局的战略眼光,以及坚决的战略执行力。

近期全球对AI投资回报担忧加剧的背景之下,阿里这份财报体现出AI驱动业务高速增长、AI商业化持续落地的清晰路径,无疑给中国乃至全球AI叙事一剂强心针。

云业务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循环

早在一年前,阿里管理层曾多次表示,要持续加码AI基建领域的资本开支,抓住AI这一未来十年发展的最大增量和变量。

根据披露,过去一年,阿里已经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阿里全方位践行AI投入承诺已经开始收获成效:实现大模型“N连发”、AI基建加速、钉钉高德等多业务全面AI化。

7月下旬的一周时间内,阿里实现AI大模型“四连发”,分别斩获基础模型、编程模型、推理模型和视频生成模型等主流领域全球开源冠军。

7月22日,阿里开源千问3最新基础模型(非思考版),被权威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评为“全球最智能的非思考基础模型”;7月23日,开源AI编程模型Qwen3-Coder,超越GPT4.1、Claude4等顶尖闭源模型,登顶开源社区HuggingFace模型总榜冠军;7月25日,开源千问3推理模型,斩获推理模型的全球开源冠军;7月28日,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2.2。

8月初,阿里开源全新的文生图模型Qwen-Image,当天即登上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的模型榜单首位。8月22日,阿里还发布了Agentic编程平台Qoder,基于强大的编程智能体,可实现AI自主研发,大幅提升真实软件的开发效率。

连发模型,证明阿里在AI领域的投入坚决且持续,高性能开源模型也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截至目前,阿里已开源300余款通义大模型,全球下载量超4亿次。HuggingFace最新搜索结果显示,千问衍生模型数量超14万个,继续稳居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意味着阿里将以平均每年1266亿的水平投入AI基建,相较于过去一年的投入规模,未来一段时间,阿里在AI基建上的投入还将加速,这让云+AI的发展更加充满想象空间。

外资银行巴克莱研报在谈及阿里巴巴时表示,“市场会奖励在AI基建上更舍得投入的公司”。

持续的AI投入让阿里云更好地承接了暴涨的AI需求,推动阿里云收入增长持续加速。财报显示,过去四个季度,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7.1%、13.1%、17.7%、26.0%。

随着收入增长曲线陡增,整个2025财年阿里云全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如今2026财年一季度,阿里云增长就又实现新突破,AI+云业务已基本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向飞轮。

%title插图%num

成就全球唯二的全栈AI技术公司

面向AI时代,阿里的AI战略布局已然清晰,即建设覆盖AI硬件及基础设施、AI模型与工具、AI应用的全栈AI技术能力和体系,并为此保持持续高强度的投入。

放眼全球,阿里与谷歌是全球唯二具有全栈AI技术能力的公司,能从AI硬件、云计算到先进模型,再到AI应用的垂直纵向整合,形成超级集成。与之对应的是横向AI全家桶公司,如OpenAI包含了Chat、搜索、Coding、Agent、Workspace等AI应用。

本季度,阿里与谷歌也都凭借对全栈AI技术的研发投入,收获亮眼业绩:谷歌云业务收入从一季度的28%进一步加速至32%,阿里云收入从17.7%加速至26.0%,展示出全栈AI技术能力的深厚潜力。

谷歌与阿里也都在用“史上最大”的投入力度,支撑全栈AI能力建设。本季度,谷歌大幅上调Capex预期,从此前的750亿美元提升至850亿美元,阿里季度Capex38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title插图%num

今年以来,阿里云已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和墨西哥,投入启用8个新的AI和云数据中心及可用区,以满足国内和海外的云计算与AI需求。今年下半年,阿里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将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

除AI基建、AI模型外,阿里的AI应用也在持续推进,全面升级多个互联网平台。

近期,高德地图实现了全面AI化,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将空间智能普及至瞬息万变的现实场景,下一步或将通过AI升级成为未来生活服务的重要新入口。

8月25日,钉钉于十周年之际最新完成AI升级,推出下一代AI办公应用形态:钉钉ONE,打造全球首个以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探索下一代工作应用形态。

在AI硬件方面,7月26日,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最新进展:已完成技术研发,将于年内正式发布。阿里在AI to C领域正从软件领域延伸至多形态硬件。

在核心电商业务场景,AI也在持续发力。财报显示,电商AI工具“全站推广”持续带动淘天商家经营效率提升,其在商家的渗透率连续多季攀升。随着更多商家采用AI驱动工具,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收入变现途径得以拓展。

AI驱动阿里高速增长路径更加清晰

“无论是阿里云在客户的AI需求下恢复高速增长,还是我们广泛的to C和to B场景的AI体验升级,我们都看到了AI驱动阿里高速增长路径更加清晰。”吴泳铭坚定表示。

自2023年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以来,阿里持续聚焦“电商、AI+云”两大主业,坚定投入,用两年多的超长布局和投入,抓住了AI这个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

AI让阿里云商业模式得以进化。阿里坚持开源开放AI发展路线,吸引大量开发者和客户,丰富完善的AI生态覆盖了从“调模型”到“部署上线”全过程,极大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门槛。阿里云本身拥有庞大的客户基数,阿里AI全栈能力的优势让这些客户在选择AI产品的同时,带动传统云计算产品的增长。财报重点强调了AI应用带动传统存储类产品的增长趋势。

AI to C领域,吴泳铭表示“在淘宝平台上,我们正从AI搜索、AI广告平台等一系列的AI应用升级中看到巨大机会。”与此同时,本季度阿里在大消费领域进行最新布局,吴泳铭表示远场与近场电商融合,更将有助于AI时代一站式消费助理的诞生。

站在新技术周期的前两年,阿里已经拥有从AI基建、AI模型、应用到开源生态的全栈AI技术能力。接下来,阿里明确表示将以饱和式投入的姿态去迎接未来,再次创业。

市场要做的不仅是重估阿里云,更应该看到在全栈AI技术能力的框架下,持续高强度资本开支给整个阿里巴巴所带来的乘数效应。

AI时代的阿里,狂飙,才刚刚开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51104.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