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女孩卖配电箱,靠AI干出一家“村里的跨国公司”

2014年夏天,刚高考完的郭天琦,放弃了拥有无限可能的大学生活,将自己束进了父亲那间破败的配电箱工厂

这并不是什么力挽狂澜的爽文,她也不是小说中踩着高跟鞋空降的“大小姐”。刚放下课本的她,面临的是一个因父亲病倒而濒临停摆的烂摊子,一门她觉得“一点都不酷”的生意。

配电箱,在19岁的小女生看来就是一个“铁皮盒子”。它冰冷、笨重,与青春、时尚、梦想这些词汇,似乎隔着一个时代。

但它里面装着父亲半生的心血。

%title插图%num

郭天琦

接班的第一年,“被骂哭是常有的事情”。脸皮薄的她经常一出客户公司的门,就一路上抹着眼泪回家。

但也是这样一个看似脆弱的女孩,在之后的11年里,将父亲的作坊一路改造,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赶上了房地产的浪潮;现如今,又借“人工智能+”武装自己的“铁皮盒子”,把配电箱卖到了40多个国家,成长为年出口额超3000万元的智能工厂,还带动了全村,形成了一个配电箱产业带。

在阿里国际站上,她用AI作图、发品、取标题,也用AI接待客户、辅助员工谈客户,“现在40%的订单都是借助AI拿下的”。不止这些,在AI的加持下,她的品牌“雁高”更是有了选择海外代理的资格。“以前是客户挑我们,现在他们想做雁高的代理,我们还要考察一下客户的市场占有率。”

不梦幻的开头

过去十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曾悄然塑造了一个“隐形”行业——配电箱。从千家万户的灯光到制造工厂的轰鸣,但凡有电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

但郭天琦起初只是赶上了房地产的“末班车”。

2014年,她刚接班时,面对的是一家管理松散、设备陈旧的小工厂,就像一个“草台班子”。车间里设备摆放杂乱无章,仅有的二十多个工人,上班随心所欲,毫无效率可言。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像是“闯迷宫”一样被搬来搬去。

接手初期,她花了一个多月打扫车间,虽然用围巾捂住了口鼻,也戴了口罩,每天下班后还是鼻子、嘴巴,连喉咙里都充斥着尘土。

生产效率不高,质量也不好,自然也没接到什么大客户。

当时工厂的主要业务,是承接农村的电路改造项目。“就是把过去钉在木板上,光秃秃地裸露在墙头的推合刀闸,连同电表一起,收进一个规整的铁皮箱里,为了防止孩子误触,也避免风吹雨淋。”郭天琦说。

%title插图%num

一直以来,父亲做的都是线下生意,一年忙到头,利润只有二三十万元,赚的是辛苦钱,还存在账期,要一笔一笔地收回来。

接手工厂的第一年,她除了要花大量时间学习这门完全不感兴趣的行业,还要经常上门“要账”。小姑娘脸皮薄,有一次刚进客户的门,话还没说完,对方就生硬地扔来一句:“出去!”

一出门,郭天琦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一路哭着回家。“第一年,心理完全是脆弱的,经常被态度强硬的客户凶哭,父亲对我严厉一点也会哭,厂里的老师傅不配合也会委屈得掉眼泪。”

那时候,她便对账期的事情耿耿于怀,“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做欠款的生意”。

摸爬滚打了几年后,父亲看着经营多年的小厂不见起色,觉得这一行前景黯淡,甚至劝她转行。但郭天琦却看到了不同的未来,因为那时候,房地产行业正处在上行阶段。

她瞄准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客户,带着样品去市场上的五金门店里推广产品,有时候一天要跑三四个城市,接200通电话,“手机上通话记录只能保存100条,到了晚上,当天早上的通话记录往往都已经被覆盖了,只能显示到当天下午一两点”。

很快郭天琦就发现,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开始频繁出现问题,以前的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已经落后了。

2018年左右,赚到了一些启动资金后,她尝试着更换了自动化的设备,将单品的生产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了2分钟,还重建了工厂,将车间规划成了一个整体的状态。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算是吃到了一点房地产红利,开始接到了一些大客户。”郭天琦说。

生意最火爆的那段时间,生产线昼夜不停地运转。郭天琦将厂房越扩越大,人手不够,父亲就把村民请来,为她打工。每天,厂门口等待装货的卡车排起长队。

%title插图%num

看到郭天琦家赚到了钱,原本做着其他产业的村民们纷纷加入这行,整个村子都沉浸在配电箱的制造热潮中,空气中都弥漫着金属切割声。

在郭天琦的影响下,只花了四五年时间,村子里“手搓”了一个配电箱产业带。

“我的‘铁皮盒子’现在可酷了!”

40%业务靠AI拿下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先抑后扬的中国外贸,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成绩。看到机会的郭天琦请了一个外贸运营,将配电箱上架到阿里国际站,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

回过头看,外贸这条路,其实走得及时又正确。近几年,国内房地产红利消失,而不少海外国家进入基建热潮。

起初,没有经验,也不了解海外市场行情的团队,在外贸业务上亏损了不少。但这并没有影响郭天琦对外贸的信心,相反,但凡成交一笔海外订单,她都会细细研究这个市场,她花了重金投入新设备,改造生产线,使产品更符合海外客户的需求。这几年,阿里国际站的AI数据分析让她从“手搓”海外需求,到一键获取,将配电箱卖到了40多个国家。

%title插图%num

“取得这些成绩,多亏了一笔失败的订单,让我开始重视公司和工厂的基本管理并全面提升公司的软实力。”郭天琦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经朋友介绍,一位中东地区的行业龙头客户表达了合作意向。郭天琦做足了功课:从对方的宗教信仰到市场定位,从产品质量到心理价位区间,甚至提前备好了样品,就等对方来验厂。

然而意外猝不及防。客户参观那天,原本一切正常进行,连音乐都是他喜欢的。突然之间,一台关键设备旁的电路开始爆闪,现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客户连连后退,还拦着想要上前检查的工作人员。

“他明显被吓到了。”郭天琦回忆道,“我们后来跟进了很多次,仍然没能挽回这个订单。虽然是我们采购的设备电路出了问题,但出现在我的工厂,就是我的管理问题”。

但也正是这一刻,她下定决心,寻求变革,“不仅要谈好单子,公司和工厂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也要做好”。那时候,恰逢阿里国际站推出了一系列AI相关的工具,她果断引入,使用国际站AI等智能工具辅助日常管理,提高效率,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加强工厂管理。

以前,业务员对接客户虽然有一套标准话术,但客户的问题千变万化,有时候类似的问题,背后的意图却截然不同。郭天琦让业务员借助国际站AI实时分析买家背景,自动生成专业的回复建议,发出去之前再用AI检查一遍是否有不当的情绪。

她还记得,有一位客户反复询问产品的价格计算逻辑。但由于翻译软件对专业术语存在翻译误差,连续沟通了两轮,业务员都没能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只能尴尬地回复:“Sorry,I don′t understand.(对不起,我不理解你在说什么)”。

%title插图%num

就在订单差点流产的时候,国际站 AI精准识别出了客户的深层需求,及时提供了清晰的结构化报价,最终挽回了客户。“没有AI,这单根本不可能拿下。”

还有一位大客户,业务员通过AI背调发现其与建筑行业的关联度极高,成交可能性很大,随即重点跟进,并借助AI的实时回复建议,仅用20天就成功拿到了客户定金。要知道,曾经从询盘到付款,几个月半年都是常有的事。

%title插图%num

AI背调

在技术报价这类复杂环节,AI也展现出了显著价值。过去由于客户提供的图纸语言各异、信息零散,业务员不得不反复沟通、手动核算成本。

为此,团队持续投入AI智能报价系统的研发与调试,使其能够针对不同材料、工艺和订单数量,自动生成差异化报价。如今,该系统可在几秒内解析图纸、提取关键参数,并基于历史数据与成本模型,输出精准报价。

而在AI订单排产方面,AI同样令人惊艳。一旦业务员提交订单,系统可自动启动MRP运算,根据BOM清单核算出需采购的原料与配件,并实时生成采购订单发送至供应商。待物料齐套后,系统自动下发生产加工单,实现从原料来源、每道工艺承担者,到各环节完成时间的全程可追溯。整个生产过程清晰透明,AI驱动高效协同。

更重要的是,AI还能帮助业务员精准触达客户痛点。之前客户说“给我一个选择你的理由”时,业务员第一反应只能想到“品质好”“价格优”。

而AI则给他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比如分析客户的目标市场,展示特定国家的市场经验,整理成功案例,分析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沟通中实时推荐应答策略,让客户感受到专业和诚意。

“谁说工业品不能用AI?”郭天琦一脸骄傲地说。

利用国际站AI强大的辅助谈单能力,如今,郭天琦公司40%以上的业务,都是靠AI完成的。她也意识到,现代制造企业的竞争早已经不再局限于设备与产能本身,会利用AI,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的钥匙。

AI协助开发新品

尝到阿里国际站AI带来的效率提升后,郭天琦不再满足于零散的应用,她开始思考一个更系统的问题:能否将AI融入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为她这个传统的“铁皮盒子”工厂,装上一个智能的“大脑”?

最令她感到兴奋的,是国际站AI对市场的洞察和行情判断。它跳出了传统人工经验的局限,为她提供了很多全新的视角,也在新品开发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以前她没办法经常出国到处跑,对于全球市场动向和国际竞争对手的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着过往的经验和直觉来做出决策。而如今,AI提供的市场判断和行业分析,经常让她眼前一亮。“出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她说。

去年,当团队正在为业务的拓展方向犹豫不决时,AI基于她们现有的设备产能与市场数据给出了关键建议,精密钣金制造领域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且与现有产线能力高度匹配,可以重要布局AED保护箱。

目前,这个AI协助开发出来的新品,已经成为她的工厂在海外最畅销的产品之一,也为她的品牌带来了更高的溢价。“很多客户想成为我们品牌的代理,但我们都要先考察一番。”

除了开发新品外,国际站的AI自动接待还帮助她拿下了不少大客户。

因为时差原因,很多时候客户发来询盘的时候,业务员已经睡觉了,等第二天再回消息,客户往往不会再回复。不过AI自动接待已经能根据客户的询盘内容,给出针对性的回答,并且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第二天业务员只需要总结之前的沟通内容,再给出具体的报价就行。

%title插图%num

AI自动接待

有一个南美的客户,就是业务员在AI自动接待梳理了客户背景和初步方案后,再精准发送产品目录,才逐步推动这个客户慢慢从小订单发展到稳定的大客户,前前后后累计下单超过100万美元,装满了20多个集装箱。

B2B外贸更像是一个“养成系”生意。郭天琦说,这个南美客户就是从一个非常小的单子逐渐成长起来的,而且,在AI的加持下,雁高的产品得到海外越来越多客人的喜欢。“最近,他们想跟我们签约成为雁高在南美的代理商,我跟对方讲要去实地考察一下他的实力再定。”

当然,AI的作用也远不止此。AI Agent“全站推”可以通过分析平台数据,精准识别高潜力客户群体,并且自动生成适配不同市场的营销内容。

%title插图%num

上链接的时候,运营用国际站AI生成场景图、想关键词,上一个链接的时间比以前快了50%。

生产的时候,利用AI智能分析订单数据,自动识别并合并材料相同、工艺相近的订单,以实现批量处理,效率可以提高40%。

显然,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AI已然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在从根本上重塑传统制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它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更能帮助企业突破认知边界,建立起国际化的视野与竞争力。

郭天琦的11年,是“互联网+”重塑中国制造的过程,如今,她也见证着“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迈进。人类的进化,是从煤油走向电力;产业的进化,是从传统走向互联。而未来,注定属于那些懂得驾驭人工智能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