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量化基金密集开启限购。
新经济e线获悉,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偏小盘,且波动较大,市场环境整体有利于量化策略,带动全市场量化基金整体业绩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在全市场成立满一年的500余只量化基金(只含主代码)中,仅14只近一年回报为负,平均收益约为52%,较为突出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但不同于以往的是,以指增产品为例,今年来不少基金公司并没有唯规模至上,反而对指增产品的风险敞口控制更为严格,更加注重在短期收益保护与长期策略可持续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Wind统计显示,截至9月1日,仅今年6月以来就有9只指增基金(仅统计主份额)宣告且仍在限购。
8月25日,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发布公告称,为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以及根据相关规定,自2025年8月26日起限制基金(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上限为10万元。
实际上,这也是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在今年8月来开启的第二次限购。8月13日,该基金首次将(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上限调整为不超过100万元(含)。
据新经济e线了解,该基金一月内“梅开二度”调降限购额度,离不开产品本身出色的业绩表现。
Wind统计表明,截至9月1日,自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近一年回报104.57%,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2000指数收益率*95%+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31.82%,截至8月底,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近一年收益率在银河证券同类基金中排名2/206。
并且,对比2025年中报和2024年报披露的持有人户数情况,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的合计持有人数量从1.22万户迅速增至3.37万户,同样彰显出市场资金的青睐。
短期量化模型厚积薄发
新经济e线获悉,从去年924行情以来,以中证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成为了A股最亮眼的风景线之一,累计涨幅高达81.26%,大幅跑赢沪深300、中证500等大中盘风格宽基指数。
在重磅政策的推动下,A股市场迎来强势反弹。作为覆盖小微盘企业的中证2000指数,其标的普遍具备市值低、弹性高的特点,在流动性宽松与政策红利共振下,展现出了较大的收益弹性。
不过,在今年这样赛道轮动频繁、热点快速切换的市场环境下,依赖主观判断、通过频繁风格择时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显著提升。
基于这一背景,华泰柏瑞前瞻性的开发了更加适配中证1000、中证2000等小盘指增策略的短期量化模型,并且在近年来的市场检验中取得了成功。
Wind统计显示,截至9月1日,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019923)年内实现收益率达47.63%,较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31.76%,超额收益达15.87%。
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日)
另一只同样使用了短期量化模型的华泰柏瑞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9240)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年内实现净值增长34.98%,大幅领先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95%+人民币活期存款(税后)利率*5%)的25.59%,近一年回报位居银河证券同类基金排名36/206。
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日)
早在2018年,华泰柏瑞量化团队就投入到了短周期量价模型的研发。
由于当时基于中长期基本面因子的量化投资赛道逐渐变得很拥挤,因此将模型定位于周度换手频率,既规避了高频策略的拥挤损耗,又突破了低频策略对短期市场变化的钝化,并且这种维度的投资非常需要将量价因子与基本面因子进行融合,而对基本面因子的理解恰好是团队的特长,这样可以更好的把量价模型同自身对于基本面量化投资的理解融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华泰柏瑞量化团队在推出基于新策略的产品上显得尤为谨慎,甚至可以说是保守。公司的短周期量价模型在经历近两年公司自有资金的实盘检验后,才将该模型应用到旗下的公募产品上,在波动行情中展现出了较强的超额捕捉能力与配置价值。
“中长期+短期”两大当家量化模型并驾齐驱
除了短期量化模型,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中长期量化模型同样是华泰柏瑞的“拿手戏”。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华泰柏瑞量化先行和华泰柏瑞量化优选。从长期业绩表现来看,这也是全市场唯二的两只近十年来(2015年-2024年)每年都超越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量化基金,历经了多种行情考验,含金量不言而喻。
截至9月1日,两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分别高达248.29%和160.43%,而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为72.73%和36.68%,在产品风格上,前者以中证500风格为主,后者以沪深300风格为主。既有大盘,又有中盘,在不同市值风格板块都有非常出色的历史业绩。
如今,趁着这轮小盘高光时刻,短期量化模型也在实战中迎来了厚积薄发,在这两套模型的协调运转下,华泰柏瑞逐渐搭建起了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的量化产品矩阵。
其中,沪深300、中证500增强产品在均衡把握大中盘表现的基础上挖掘超额收益;创业板、双创增强产品聚焦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高成长机遇;中证1000、中证2000增强产品则助力挖掘中小市值企业潜能;港股通量化则是聚焦港股市场挖掘超额……鲜明的产品定位,为投资者应对不同市场环境提供了丰富且全面的配置工具。
以上不同风格条线、不同策略产品较为出众的实战表现,也极大程度证明了团队背后这两大量化模型的长期有效性。
无疑,在波动常态化的市场中,具备一定投资广度且能在行情风格变化中坚守投资纪律,从而力争捕捉超额收益的投资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指数基准收益与挖掘超额回报的双重特点,指增基金有望超越短期工具属性,成为投资者长期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市场总会摇摆在各种声音与信号之间,而投资的真谛始终在于可验证的长期价值。建立在理性模型之上的量化,或许正是应对不确定时代的较优方案。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