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为何踏空“牛市”?

导语:业内人士透露,今年Q2权益市场波动剧烈,太平的操作出现了误判。

险企同业赚得盆满钵满之际,曾“连续跑赢市场基准”的中国太平(0966.HK),却像是这一场牛市盛宴里的“局外人”。

%title插图%num

8月29日,中国太平发布中期财报后,其股价迅速回调,当日收盘下跌逾12%。

%title插图%num

在中期成绩单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太平的投资表现。2025年上半年,其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68%,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净投资收益率约为3.11%,位列上市险企尾部。

%title插图%num

图源:中国太平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title插图%num

图源:中国太平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对比之下,中国平安(601318.SH)综合投资收益率按照年化口径计算接近6.2%,几乎是太平的两倍;即便是较为保守的新华保险(601336.SH),其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也有5.9%。

%title插图%num

图源:新华保险2025年半年报

这些数字意味着,太平手中高达1.68万亿的资金池,在今年A/H牛市背景下,几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收益能力。

令人诧异的是,太平在过往财报和业内交流中,一再强调坚持“高股息+高成长”的杠铃策略,这与行业大方向并无冲突。

但问题或出在执行上。上半年,银行股、部分中字头蓝筹股在分红和估值修复的带动下表现亮眼,是险资投资中最重要的高股息收益来源。平安、新华多次举牌银行和保险同业股票,便是直接例证。

但从结果看,太平显然没有捕捉到银行股的收益。业内人士推测,太平更可能把资金押在了公用事业、煤炭、资源品等板块。这些板块虽然也具备分红特征,但价格弹性有限,在上半年市场结构性行情里表现远逊于金融板块。

更引人关注的,是资产管理规模出现萎缩。2025中期数据显示,集团第三方委托管理规模下降5.3%。对此,太平表示,系因主动提升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质量、压降管理费率较低的资管业务所致。

%title插图%num

图源:中国太平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其实,投资回报低于同业,不仅拖累利润,也会削弱险资在第三方资金市场的吸引力。对以资产管理见长的险资平台而言,这是一种危险信号。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二季度权益市场波动剧烈,太平当时进行了错误的减仓操作,错失了后续反弹。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太平权益类资产占比(含股票和基金)仅为12.6%,相比去年底的13.0%略有下降。同期,新华保险权益投资比例高达18.6%,中国人寿亦达到13.6%。

%title插图%num

图源:中国太平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换句话说,当同业普遍利用在上半年加大入市力度、底部增配权益、提升β暴露之时,太平反而在大跌中逆市减仓,导致后续收益大幅落后。

回看2023年–2024年,太平曾因“杠铃型策略”表现抢眼,其也在年报与半年报中多次宣称权益组合跑赢市场基准。直至今年,上半年光环未能延续,令业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投资策略执行的可靠性。

%title插图%num

图源:中国太平官网

综合收益率的下滑,不只是“少赚了一段行情”的问题。

市场可以接受短期失误,但更担忧的是体系性问题。所谓体系性问题,不是一次行情低估,而是投资理念、仓位管理和组织激励之间的错位。当一家险企长期在组织与市场之间“慢半拍”,它就会在关键周期中不断掉队。

问题根源,逐渐指向自组织层面的“钝化”。

自去年底以来,太平集团管理层经历了大幅调整,多位高管更替频繁,投资管理团队也经历多轮人事调整。

2024年底,尹兆君接替到龄退休的王思东,出任中国太平集团董事长。今年1月,李可东升任集团总经理,并执掌太平集团旗下财险与养老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旗下核心子公司太平人寿的变动也颇为频繁。3月,原党委书记、总经理程永红到龄退休,中国太平副总经理赵峰接棒出任太平人寿党委书记。仅仅两个月后,赵峰便调往海南任副省长,使得太平人寿总经理人选再度生变。6月,副总经理王旭泽出任太平人寿临时负责人。

而在另一重要子公司太平资产内部,除董事长变更外,5月张双喜出任太平资产副总经理,曹静出任太平资产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进一步重塑了太平资产的管理团队架构。

如此频繁且幅度较大的管理层与投资管理团队人事变动,让内部团队在适应新领导风格、解读新投资理念以及重新调整投资布局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磨合过程中,无论是决策效率还是执行精准度,都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太平资产连续三年薪酬总数下降明显。2021年-2023年,其职工薪酬及福利费用分别为6.39亿元、4.49亿元和3.73亿元,呈递减趋势,直到2024年才回升至4.21亿元,但也没有回到2022年水平。

%title插图%num

图源:太平资产2023年和2024年信息披露报告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市场化投资机构,作为央企的太平在薪酬激励制度上本就缺乏优势,如再连续下调收入水平,很难留住优秀投研人员。这既可能削弱了团队的稳定性,也影响到风险偏好与投研积极性。

双重作用下,投资决策难免趋向保守,一旦遇到行情反转,反应速度明显落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