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休整多日,风格将如何切换?

9月4日,A股继续回调,沪指失守3800点,创业板指跌逾4%,科创50跌超6%。

资金高低切换明显,通信、电子等科技股大跌,消费股亮眼。市场交易额放量至2.58万亿元,2990只个股收跌。CPO(共封装光学)概念中的“易中天”三只个股集体大跌,寒武纪-U收跌14.45%报1202元/股。

受访人士表示,以CPO为代表的算力板块出现获利回吐,在“慢牛”共识下,资金或向低位品种切换。市场面临短期休整压力,但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建议投资者预留部分现金头寸:一来可缓冲潜在回撤,二来若市场下探,可逢低吸纳被错杀的优质标的。

创业板指跌超4%

今日,沪指收跌1.25%报3765.88点,创业板指收跌4.25%报2776.25点,深证成指收跌2.83%。沪深300、上证50跌约2%,科创50跌逾6%,北证50收跌0.8%。

交投仍活跃,今日交易额增至2.58万亿元。杠杆资金需要注意回调风险,截至9月3日,沪深京市场两融余额增至2.29万亿元。市场个股分化明显,共计2297只个股收涨,涨停股43只;2990只个股收跌,跌停股47只。

%title插图%num

商贸零售板块强势领涨,新讯达涨近13%,汇嘉时代、国芳集团、百大集团、国光连锁、欧亚集团、步步高、友好集团涨停。

%title插图%num

美容护理等消费股逆市飘红,洁雅股份涨逾13%,拉芳家化、依依股份涨停;银行、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煤炭、轻工制造、农林牧渔等板块微红。

%title插图%num

通信板块大跌8.48%,电子板块跌逾5%,综合跌逾4%,有色金属、国防军工、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板块跌幅超过2%。

%title插图%num

CPO概念跌近9%,“易中天”三只个股大跌,新易盛收跌15.58%报312.1元/股,天孚通信收跌15.42%报173.66元/股,中际旭创收跌13.39%报369.14元/股。

%title插图%num

Chiplet概念跌逾10%,寒武纪-U收跌14.45%报1202元/股。

%title插图%num

光通信模块、AI(人工智能)芯片、算力概念、PCB、存储芯片、CAR-T细胞疗法、汽车、国产芯片等概念板块跌幅均超过5%。

%title插图%num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今日市场回调主因有三:一是算力板块短期涨幅巨大,且持续加速拉升,自身存在技术性修正需求;二是近期市场在高位开始缩量,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对调整的担忧,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资金出逃;三是利空消息在高位被情绪放大,进一步加速资金出逃。

金田基金董事长杨丙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A股出现小幅调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大,投资者存在获利了结需求;二是在“慢牛”预期下,资金有调仓换股动力,业绩较好但涨幅滞后的板块有望迎来“高低切换”。

“结构性过热引发调整,休整后再前行,市场情绪显著降温。”金信基金权益首席投资官孔学兵向记者表示,8月份以来,A股市场情绪面显著升温,AI相关主题方向持续高歌猛进,以CPO/PCB为代表的算力类资产短时间内涨幅巨大,与两融余额连创新高高度相关;重要事件窗口期内,短期累积的高风险偏好资金获利盘,面临较大的兑现需求。

短期面临休整压力

A股在创下阶段新高后,已连调数日,科技板块领跌。接下来,A股怎么走?当下投资者该如何持仓布局?

展望9月,孔学兵认为,市场虽有短期休整压力,但“科创牛”的中长期逻辑并未动摇。待阶段性降温后,资金有望重新汇聚新的上攻动能;未来热点的孕育,更需兼顾中长期增长的确定性与短中期估值的合理性。

刘有华指出,后市指数大概率在高位箱体震荡,短期操作难度加大,策略上“低吸高抛、快进快出”。方向上,算力板块是近期市场主线,预期高位还会反复,冲高宜减仓,急跌可考虑短线博反弹;稀土、CRO板块景气度向好,调整后或是布局机会;储能板块近期数据显示产业预期向好,可以等待回踩机会;困境反转预期的光伏,位置相对较低,可以保持关注。主题投资方面,可以关注固态电池、机器人方向。

“市场可能继续维持‘震荡向上、结构分化’走势。”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建议,进攻端,紧扣政策催化与产业演进,锁定AI、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赛道的龙头;防御端,配置估值低、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的水电、煤炭、油气及大金融龙头。仓位管理方面,建议投资者预留部分现金头寸:一来可缓冲潜在回撤,二来若市场下探,可逢低吸纳被错杀的优质标的。

杨丙田建议投资者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已计入指数的相关标的,二是相对低位、涨幅较小的优质公司。同时,警惕两大雷区:短期暴涨、已透支未来两三年业绩的“高估值陷阱”;纯概念炒作、泡沫化严重的题材票。板块层面,依然看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芯片半导体、光模块等高景气度赛道,并沿华为链+特斯拉链多维布局。

孔学兵指出,当下最大的挑战是“极致割裂+结构失衡”。而价值规律终将发挥作用,市场在波动中展开纠偏或风格收敛就不可避免。他分析称,去年“9·24”行情以来,市场资金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以两融、游资、量化、散户等为主体的资金生态,对市场风格和资产定价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对产业趋势的追逐可能忽略了周期性因素和竞争格局的潜在变化,在景气度追逐中趋向交易拥挤,部分AI细分方向短期累积了惊人的涨幅,而估值膨胀可能是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受制于公募等中长期资金短期定价权的偏弱,市场交易类资金更倾向于“筹码结构”更好的“新、小、差”,部分小微盘涨幅巨大,而更具中长期确定性的成长白马则乏善可陈。

“今日A股的大幅回调,既包含技术性调整压力,也反映出市场对政策环境与资金面变化的敏感反应。”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指出,目前建议投资者注意以下风险:一是高估值科技股的泡沫效应。例如,通信、电子等板块动态PE仍高于历史90%分位,需警惕业绩证伪风险。二是杠杆资金撤离引发的连锁反应。融资余额连续两日净偿还超200亿元,若跌破3700点可能触发强平盘涌出。

焦冰表示,目前持仓以防御优先。高股息资产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具备韧性,可作为底仓配置。同时,高端制造与设备更新领域相关龙头可逢低布局。最后,可以关注超跌反弹的板块,在恐慌情绪释放后,超跌的科技龙头与高端制造标的或具备估值修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