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是怎么一回事,我这里有一道题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管制图)、鱼骨图(因果图)、散布图(相关图)、排列图(帕累托图)、检查表(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直方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品管七大手法: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系统的统计图表。
注意几点:用在对现状的调整,以备今后作分析;
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名称;
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
数据汇总统计;
必要时对人员的能力进行培训;
二、排列图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矩形表示各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原理是80%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
注意几点明确问题和现象;
寻找不良的情况统计数据;
频率计算和累计;
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三、散布图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注意几点:收集足够的数据,至少30对;
横坐标表示数据(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量(结果);
正确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式;
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
四、因果图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寻找;
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
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
五、分层法按照一定的类别,把记录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
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收集和记录数据;
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图表;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
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
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
数据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
确定积差、分组数、分组组界、组间距;
作次数分配表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
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
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注意几点: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性。
确定子组大小(4-5)、收集100个以上数据和频率。
计算各组的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计算各组之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R)。
计算总平均计算极差的平均R计算控制界限X控制图:中心线(CL)= X控制上限(UCL)=控制下限(LCL)=R控制图: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控制下限(LCL)=
二、差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规律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液体质 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 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 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 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
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 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抛运动的射程只与高度有关B.斜抛运动的射程只与初速度的大小有关C.斜
斜抛运动只受重力;
故斜抛运动一定是匀加速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D正确;
设抛射角为θ,则:运动时间为:t=2v0sinθ g 水平射程为:x=v0cosθt=v 20 sin2θ g 射高:h=(v0sinθ)2 2g 由此可知,射程与初速度和倾角有关,初速度大小一定时,射程大小与倾角有关,射高与初速度和倾角有关,当初速度大小一定时,倾角越大,射高越高,故ABC错误;
故选:D
四、化学的一些计算方法“` 例如极值法、差量法“`(举例写出化学方程式)每个问题只要一个例题就行了 谢谢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
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恒法 在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守恒等。
(1)质量守恒 ①宏观表现:变化前后质量守恒。
②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2)电子转移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
(3)电荷守恒 ①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总负电荷数与阳离子所带总正电荷数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且电性相同 (4)化合价代数和守恒 任一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借此可确定化学式。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3.关系式(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而得。
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
其实从广义而言,很多的化学计算都需要关系式的。
只是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关系式”更是重要与实用。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练出某些关系。
如: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 (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 如:2Na~H2
五、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是怎么一回事,我这里有一道题
这道题根本用不到差量法用体积和化学式的系数就可以做CxHy+(x+y/4)O2→xCO2+y/2H2O 20 40 50∴x=2 y=5∴可能是C2H5或C4H10或两者都有
六、实物量法适用于??
实物工程量法是把项目分成若干施工工序,按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配备劳动力和施工设备,根据分析计算的基础价格计算直接费单价,最后分摊间接费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实物量法是针对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计算工程造价,计算准确、合理;
但相对复杂,且要求标底编制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丰富的经验,还要掌握翔实的基础资料和经验数据,在编制时间相对紧张的标底编制阶段,不具备全面推广应用的条件;
但是针对工程量清单中对标底影响较大的主要工程单价,在设计深度满足需求,施工方法详细具体、符合实际,资料较齐全的条件下,应采用实物量法进行编制,提高标底的准确性,保证标底的质量。
七、差量法是什么啊哥哥?什么时候用守恒法什么时候用差量法啊?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特殊方法:1.守恒法,使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计算,可以化难为易。
2.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
由关系式进行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这个差量可以是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3)用法公式为:分数差量/实际差量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初中化学反应计算中运用的几种方法。
不用太拘泥于定义,不会考定义的。
会做题就好,爱用哪个用哪个,题目不太可能要求你使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计算。
这个很冷门的。
说实话,这个我也不是很懂。
另外……冒昧地吐个槽……教授王,我知道你很牛……你可以直接告诉别人去你的百度空间看……虽然这样很无耻。
问题是,你多少发个链接好不好啊!!!我上哪找你的空间啊!多少给个指定的位置吧!!!附加两个链接:*://wenwen.sogou*/z/q813946855.htm*://wenwen.sogou*/z/q859491721.htm
参考文档
下载:量法是计量比什么更长的时间间隔的法则.pdf《股票复牌第二次临停多久》《股票买过后多久能卖出》《股票交易停牌多久》《st股票最长停牌多久》《上市公司好转股票提前多久反应》下载:量法是计量比什么更长的时间间隔的法则.doc更多关于《量法是计量比什么更长的时间间隔的法则》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