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的应对

廖宗魁/文

如果说此前投资者还抱有疑虑,随着上证指数快速攻占3700点和3800点,月线走出四连阳,成交量不断放大并突破3万亿元,市场对牛市已经坚信不疑。

虽然市场热情高涨,但对所有投资者却并非皆大欢喜。本轮市场的上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普涨,而是具有较明显的结构化特征,科技板块领涨整个市场。如果投资者不持有领涨的一些板块,大概率会跑输指数。

从指数层面看,从2024年9月20日至8月31日,上证综指上涨41%,沪深300指数上涨40.5%,创业板指数上涨88.1%,科创50指数上涨106.9%;从各行业板块看,期间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板块几乎都已经翻倍,而一些传统行业比如煤炭、石油化工、房地产、食品饮料均明显跑输大盘。

所以,对于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积极的应对之策就是拥抱科技。科技板块的领涨,并非只是纯粹的资金和情绪驱动,其背后有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以及中报业绩增长更优的支撑。投资者也需要与时俱进,要用新思维来思考这一轮牛市

一方面,在以往的牛市中,经济回升主驱动力都是地产或基建,大周期至少在行情中前期是主力,所以容易形成普涨。但本轮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是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另一方面,中报业绩表现出明显的新老分化。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主板非金融、创业板、科创板二季度的盈利同比增速分别为-2.7%、4.1%和24.5%。按新老经济划分来看,分化进一步扩大,单看二季度新经济盈利同比增速提升至6.8%,而老经济增速则转负至-8.3%。

当然,不同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所具有的知识和资源禀赋也不同,很多投资者可能并不适合科技股的投资节奏。但也不用着急,一花独放不是春,过去的牛市都会存在风格轮动。

实际上,短期涨得猛的板块,交易拥挤度也较高,容易出现回调风险。一些坚守低估值板块的投资者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这一轮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反馈仍并不充分。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前期的热点板块目前有走入短期冲顶的趋势,需要注意短期波动风险。最优的策略是切入低估值消费与周期板块,如大消费、有色、新能源等。

新消费板块已经回调至不错的位置,并有突破的态势;同时有部分标的已经提前发动,如美容、宠物、食饮。未来很有可能带动新一轮大消费的行情,同时新消费也可能带动传统消费+周期板块如猪肉、鸡肉、农产品等等走出不错行情。

新能源作为周期板块,也值得关注。新能源旺季排产即将到来,伴随基本面共振。

除了策略上的应对外,投资者还要做好心理建设,放平心态。在牛市当中,能挣到钱并不难,但由于热门股票总是涨幅惊人,很容易让投资者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一些投资者忍受不住这种短期的“失落”,放弃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入到对热门板块的追逐当中,甚至为了扩大收益,进行加杠杆的投入,这反而容易亏钱。

本文刊于09月06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