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NB筹备加盟,从自营硬折扣走向加盟硬折扣

%title插图%num

交流盒马NB,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硬折扣社区超市盒马NB(超盒算NB)正在筹备放开加盟。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盒马NB正在筹备加盟业务体系,从自营硬折扣走向加盟硬折扣。

“加盟正在筹备中,硬折扣这个业态可以做加盟。”

《商业观察家》求证盒马官方,得到回复称,暂无信息奉告。但未否认。

动作频繁

近期,盒马围绕盒马NB的直接与间接动作,比较频繁,先后有四件大事发生。

第一件事是: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此举意义,面上看,是做一个独立品牌,这意味着超盒算NB的用户与品牌的重新定位。背后,其与盒马品牌的“切割”则可能显示,超盒算NB要放开手脚做事了,铺开业务盘了。

第二件事是:超盒算NB9月可能全线上线淘宝闪购,全面即时零售

之前,超盒算NB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家100%的线下超市,虽也小范围做过即时零售,但其的基本盘——上海的很多门店,并未上线淘宝闪购。超盒算NB目前主要做上海、江苏、浙江市场。

全面即时零售化,一方面是要做线上客群,做大订单,年轻人都在线上。

另一方面,由于即时零售多了一道最后一公里即配成本,要覆盖这块成本需要毛利,但硬折扣定位极端便宜,那么,毛利空间就主要来自自有品牌了,通过直连工厂、裸价采购、自主定价的自有品牌业务,找到毛利空间来全面即时零售化。根据盒马披露,目前,超盒算NB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在60%左右。

超盒算NB的主要竞争者——奥乐齐,当下三分之一左右的订单来自即时零售,奥乐齐的自有品牌SKU占比达到9成。

第三件事是:盒马宣布10月4日停运盒马邻里自提业务。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意在“涨价”,将盒马邻里的线上自提低价订单,“转化为”超盒算的即时零售订单、到店订单。时间点似乎也“刚好”,盒马NB即时零售可能9月底全面上线,10月4日,盒马邻里自提停运。

盒马邻里自提点(店),之前很多都是加盟的,那么,这些加盟自提店,理论上,也可以转化为超盒算NB硬折扣店的加盟商,算是“加盟升级”。

因为自提店场景有限,门店没有足够的现售SKU,消费者前来自提,很难产生到店的“二次消费”。但如果是硬折扣店,由于硬折扣是走宽品类宽场景,但高度精选的业态(每个品类只上架1-2支SKU,整体做1000多支SKU),它的流量经济性好——单一品类带来的流量可以在店内产生多品类交叉销售;场景宽——单一品类吸引的到店,可以在店内产生关联消费与二次消费。超盒算NB本身也做社群下单,到店自提业务。

第四件事就是:超盒算NB正在筹备放开加盟,从自营硬折扣,走向加盟硬折扣。

硬折扣如果能做加盟,将可能会冲击整个加盟市场,很多专业店、便利店、单一品类连锁店的加盟业务可能会受影响,比如水果连锁加盟店、肉菜加盟店、零食加盟店等。

宽场景的硬折扣社区超市放开加盟后,这些单一品类连锁店要吸引加盟商,就可能会相对更难了。

加盟

下面,重点来说说超盒算NB做加盟的可能性与机会点。

理论上,硬折扣社区超市是有可能做加盟的。因为硬折扣是高度工业化、高度标准化的业态,店内所有商品都是预包装标准化售卖了,包括生鲜。

现烤烘焙等即食业务,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现在这块也都是标准化流程了,都是半成品到店,门店只是“加热”一下而已。

硬折扣的上货与补货,也都是工业化的流程——整箱整框上货。

硬折扣只经营1000多支SKU,相比过往的超市业态,SKU大量缩减,因此,标准化的难度也大幅下降了,这也带来做加盟的更大可能性。

做加盟对于超盒算NB有什么价值?

《商业观察家》总结了四块内容。

首先,是轻资产价值。

通过加盟来整合社会资源(资金、人力等),能相比自营更“轻”,更轻则带来更快的复制速度。

其次,更好的责任心、更低的成本。

加盟商的责任心强,,自己做老板,相比员工责任心更强,成本意识强。谈铺租能谈得更低,一个人能干两三个人的活,卖货也比较精明等等。

成本低带来更好的下沉能力,无论是下沉到社区,还是下沉到3-5线市场。目前,在5线市场也有商超领域的连锁业态下沉了,就是零食量贩连锁已经下沉到了5线市场,它能下沉5线凭借的就是去中间化的折扣经营模式,与加盟业务体系。

第三,扩大社会基础。

目前来看,硬折扣的壮大可能会平替大量个体店,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加盟也算给这些个体店一个“出路”。

最后,铺开前置仓。

硬折扣每家店都可以成为前置仓,店即仓。当硬折扣通过加盟大量复制与下沉后,实际上,也等于是把前置仓大量复制与下沉了。这对于淘宝的即时零售平台业务发展,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挑战

超盒算NB做加盟,也会有挑战,《商业观察家》也总结了三块内容。

1、供应链强不强。

加盟业务,店渠道一块是轻资产,但后端比较重,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来支撑加盟体系。由于硬折扣定位极端便宜,供应链不强,没有毛利,加盟商就赚不到钱,那肯定就做不好。

如果要下沉到4、5线市场,由于市场分散,及市场空间相对小,供应链的经济性也是考验。

2、商圈不标准。

越下沉,市场就越不标准,各个商圈都很不标准。但硬折扣毕竟还是做综合类超市,要匹配不标准的本地市场,如何更好满足本地化需求,可能也会有挑战。

3、平衡“连而不锁”与“主观能动性”

铺开加盟业务体系,做不好容易导致“连而不锁”,即每家店都不一样,不标注了,进而导致品牌价值受损、消费负评等。

同时,如果对加盟店做非常严格的强管控,到一定程度,业绩也上不去了,因为僵化与加盟商的主观能动性受损。

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不断地找平衡。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