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零成本生存这个妄念吧

%title插图%num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

乃悟最近刷到很多00后、90后去菜市场捡菜的视频。

其实最早开始捡菜的是那些在欧美留学的留学生,他们的视频里,垃圾箱里不仅有上好的三文鱼、奶酪,还有各种美食。

这种摆拍很快就被我方网友发现了破绽,按照环球网和央视的说法,英国有七分之一的家庭吃不饱,瑞士有20%的家庭挣扎在贫困线,美国每天都有无数人挨饿。

怎么,他们是不会翻垃圾箱吗?

好,让我们把镜头还切回国内。年轻网友们说,捡菜要去那种批发市场,很多批发商会因为蔬菜折断、磕碰等等原因丢弃。不要去太早,那样批发商还没来得及丢,地上比脸都干净。也不要去的太晚,太晚人太多捡不到好的等等。

不像以前捡菜的朋友都闭口不谈的捡菜经,现在被年轻人整理成了各种知识图谱。

比如这个地方每天规定刷新土豆,这个地方固定刷新豆角……很多网友也会发帖请教,比如桂林哪里可以捡,还有人相约一起捡菜的搭子。

乃悟观察下来,大部分发帖的网友是单纯觉得新鲜好玩儿,而且很多被丢掉的菜确实品相不差,看起来比我在菜市场买的还新鲜,扔掉很可惜。

一开始,还有人担心大家都去捡菜,那么真需要捡菜果腹的人怎么办?很快就有人说批发市场很多,其实根本捡不完。

既然吃不完也捡不完,那肯定就有吃饱了撑的赛道出现。一些带着“离婚单身妈妈”、“00后孕妇”标签的博主也加入捡菜大军开始,这条细分赛道也算是成了。

%title插图%num

一派轻浮氛围里,极光新闻跳出来评论说,年轻人现在流行下班后去捡菜,0成本生存是在用5%的付出换取200%的快乐。

如果这些捡菜的朋友都是短视频起号的,或者觉得捡菜好玩的,那么媒体调侃两句也就罢了,但是确实有条件不好的朋友来到了评论区,写下了没有一个脏字的评论:

别人在上吊,你还以为他在荡秋千。

据乃悟的草根观察,真有不少年轻人去捡菜是为了省钱。

乃悟刷到一位普通网友发帖说自己想去捡菜,咨询大家的建议。她自述硕士毕业,学的是药学专业,在一座小县城生活,一个月收入5000元。

因为要同时养活自己和母亲,网友算了算账,发现一个月两个人的伙食费要花掉2300元,她还有2400的房贷,所以她大概率肯定是要去捡菜了。

这位博主想过做自媒体,发现起号很难。想过做副业兼职,却发现自己搞不懂那些“大健康”的话术。

现在她每天都会在自己的主页上记录下自己的花销——娘说想吃苹果了,花了13元;今天吃鱼了,花了43元。

前几天,她说自己看到母亲抱怨枕头不好睡,于是想给母亲换一个好一点的枕头,再把母亲的老年机换成智能手机。

乃悟想起此前在拼多多上刷到过很多卖过期泡面的商家,一大箱泡面,只要几块钱。尽管标题明确写着过期,只能给宠物食用,但评论区还是很感人的。

有的人说一箱大半没过期,自己捡漏了。有人说过期不是很久,口味正宗又可以吃两个月了。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不过现在,这些过期泡面都搜不到了。

乃悟非常不看好捡菜起号这个赛道,因为这和那些吃过期食品,网吧躺平博主的方式差不多。年轻人如果都去过这种零成本的日子,那谁去负重前行啊,不负重前行,还怎么岁月静好啊,对不对?

就比如网吧生活博主,以前每天都在网吧躺平,饿了吃泡面,渴了喝冰红茶,全靠大哥赛博打赏维持生存。

最近这些大神的账号开始批量下线,大家仿佛感受到了什么神秘力量的召唤,纷纷清空了原有内容。乃悟关注过一个网吧大神倒是没有下线,只是在上一次4天前的更新里,他进厂打螺丝了。

%title插图%num

你看,人家本来脱掉长衫躺好好的,这怎么又让穿上长衫拿起电笔了?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乃悟微信:yangnw0705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