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两周后,芯原股份披露了并购预案。
9月11日晚间,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原股份”,688521)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芯来共创、胡振波、芯来合创等31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芯来科技”)97.007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截至目前,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拟定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106.6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制图:佘诗婕
还未能盈利
目前,上市公司直接持有芯来科技2.993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据悉,芯来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营业务为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所需的半导体IP设计、授权及相关服务,专注于RISC-V CPU IP及相应平台方案的研发及销售。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国内外正式授权客户使用了标的公司的RISC-V CPU IP,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应用领域遍及AI、汽车电子、5G通信、网络安全、存储、工业控制、MCU、IoT等。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个月,芯来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45.99万元、7794.70万元、616.3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179.20万元、-4401.99万元、-2116.44万元,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分别为-82.91万元、-761.74万元、-1209.75万元。
公告指出,上述时间段内,剔除股份支付影响,标的公司已接近实现盈亏平衡。作为标的公司主要业务的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毛利率水平较高,毛利率超过 90%。标的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主要系受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1、标的公司所处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大等特征,标的公司作为RISC-V CPU IP的领先企业,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以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并推动产品线的拓展与升级,保持领先地位;2、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标的公司对员工实施了较大力度和范围的股权激励,导致报告期内股份支付费用较高。
此外,本次收购还存在着商誉减值风险。由于本次交易系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标的公司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将产生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存协同效应
再来看看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IP此处指已验证的、可重复利用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集成电路模块),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包括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企业。
可以看出,标的公司与上市公司处于同行业,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
事实上,公告也指出,上市公司将通过本次交易,完善其核心处理器IP+CPU IP的全栈式异构计算平台,同时也将强化公司AI ASIC的设计灵活度和创新能力,提升公司关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IPO日报发现,上市公司的股价虽然在年内已经大幅上涨,但是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2022年—2024年,芯原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79亿元、23.38亿元、23.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2.96亿元、-6.01亿元,业绩持续下滑。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4.49%;归母净利润亏损3.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5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4亿元。
但目前,芯来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收购芯来科技在短时间内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增益。
记者 吴鸣洲
文字编辑 褚念颖
版面编辑 佘诗婕
责任编辑 光云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独家线索】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