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一年一度吃大闸蟹的季节。
最懂螃蟹的生活家们已经不满足常见的洪泽湖、阳澄湖大闸蟹,而是捧起地图对着不同水域、不同纬度寻找新奇大闸蟹的踪迹。
比如,前几天社交平台就有网友分享新面孔——青藏高原大闸蟹。
“青藏高原?大闸蟹?能活吗?能吃吗?”
屏幕前的打工人一连发出四问,“青藏高原的朋友们知道家里开始产大闸蟹了吗?”像是第一次听说新疆三文鱼一样震惊又陌生,再一次感慨我国地大物博。
叮咚买菜,又带着打工人见世面了。
这些年,叮咚买菜仿佛长出「极品蟹灵根」,不仅挖到肥美大闸蟹,还发明出无数种螃蟹玩法。
去年凭借一缸螃蟹拿下全网乐子人,因为繁殖太快,险些从宠物滑落成“养成系年夜饭”食材,最终让其保留宠物属性的是各位猫主子,把小螃蟹们当作自己的宠物;
逗乐了猫主子的叮咚买菜又化身挖蟹专家,全国巡游只为找到极品蟹。最近,叮咚买菜在华东地区上线青藏高原大闸蟹,活动时单只仅要9块9。
“青藏高原都能产螃蟹了?螃蟹不会高反吗?”
青藏高原大闸蟹的主要产区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每天在4A级景区柴达木盆地海拔3000米的湖泊(鸭湖)生活。根据叮咚买菜的计划,今年青藏高原大闸蟹的销售将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好小众的组合,好难以想象的食物。”你看着这活在高原上的螃蟹,是越听越奇幻。柴达木盆地本就是热门旅游景点,打工人花钱买票请假驱车千里只为看看这“地理书的知识”到底是啥样,殊不知,你心生向往的,只是蟹的日常生活。
又是高海拔又是沙漠戈壁,青藏高原大闸蟹的生活条件看似艰苦,实际生活标准宛如螃蟹界的霸总。
当其他蟹每天跟兄弟姐妹们前脚贴后脚在池塘底和稻田里蜗居时,叮咚买菜已经率先给自家霸总蟹置办了“万亩豪宅”,一亩地里只有5只蟹。
霸总蟹每天在自家的大house里溜达,还是4A景区野奢水景房的标准,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水上雅丹,羡慕得其他还在“玩泥巴”蟹兄蟹弟们对着西北方流下口水,直叹:高级,实在是高级。
别说螃蟹羡慕,打工人也羡慕,因为霸总蟹在餐饮上也在对标真霸总。
电视剧里霸总的形象刻画总是少不了原产地现摘的食物和纯矿泉水,后者以巴黎水为主要代表。虽然你不懂霸总为何如此痴迷绿色玻璃瓶,但也跟着电视剧学会了喝水的鄙视链,原产地直接搬运的矿泉水才算高端水。
霸总蟹只是露出不屑的嘴角。生活在沙漠戈壁的无污染水源里,青藏高原大闸蟹等于在纯矿泉水里长大。
活在好山好水里的青藏高原大闸蟹,也好寂寞。从柴达木盆地所属的德令哈市区出发,全长347公里,驱车4.5个小时才能到霸总蟹的家。叮咚买菜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跑这么远养螃蟹到底为了啥?
答案就在明面上。主要养殖水域在海拔3000多米的天然湖泊,昆仑山祁连山冰川雪水为养殖基地提供了天然的优质水资源,水域水质呈弱碱性,富含矿物质,尤其是富含硒元素,完全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原生态无污染的养殖基地水域有着天然饵料,大闸蟹的“吃喝”全靠天然野生繁殖生长,不投喂任何饲料,不投喂任何激素,无任何药物防疫。
完全“人放天养”的霸总蟹虽然个头相对小一点,但可是螃蟹们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努力长出的完美蟹体,没有任何外力帮助,没有一丝虚情假意,可谓真心霸总。据已经率先品尝过的沪上潮人分享“肉质非常紧致,蟹黄饱满吃起来味道鲜甜,蟹味儿更浓烈。”
同样重要的是温度。泡在冰川水长大的大闸蟹们常年生活温度不超过28℃,这恰好是它们的舒适区:大闸蟹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5℃-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活性最强,食欲旺盛,生长和脱壳速度最快。
而在青藏高原长大的大闸蟹,生长温度比中原地区低,生长速度也会慢下来。再加上整个生长周期完全是人放天养,所有食物都需要青藏高原大闸蟹在36万亩的鸭湖水域里自行捕食。所以从蟹苗到成蟹至少需要慢养2.5年。
更久的生长时间、更适合的低温、更天然的生长环境、更舒适的生长空间以及刚刚融化好的冰川水,至此,霸总蟹的一生明了。味道鲜甜、肉质紧实,你吃起来更加带劲儿了。
青藏高原大闸蟹不是叮咚买菜最近唯一的工作成果,作为挖蟹老师傅,叮咚买菜正在全国各地巡回挖蟹。
进完青海进新疆,新疆水果个大味甜,新疆螃蟹自然也不能落下。目前叮咚买菜仅在华北地区上线的天山雪蟹大闸蟹,喝着天山富含矿物质的雪水长大。天山脚下天冷水寒,所以大闸蟹就像新疆水果一样肉厚肉大,连蟹腿的肉都非常肥美。
“叮咚买菜已经沉浸在挖宝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了”,有网友感慨。因为即便是大闸蟹,这老师傅也能做出七八个产区。
不仅有阳澄湖大闸蟹,还有同在江苏的洪泽湖大闸蟹,蟹身青壳白肚,有种“肤白貌美”的既视感,蟹黄呈半流质,已经售出超过690万只;
以及生长在盐碱地的黄河口盐甜大闸蟹,用天然生物饵料喂养、塘底多细沙而无淤泥,长出来的大闸蟹更加洁净,咸淡水还能激发出更多氨基酸和甘味物质。
爱吃大闸蟹的美食家,跟着叮咚买菜就能解锁【全国蟹味图鉴】,难怪网友感慨:跟着叮咚买菜,足不出户就吃到了全国各地的大闸蟹。
老师傅努力工作甚至延长了吃螃蟹的时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仿佛不存在了。”
以前吃蟹时间是一年只有三个月,时令限定宛如“饥饿游戏”,吃完“秋天的第一顿大闸蟹”就得马不停蹄地盘摸下一顿,生怕温度高了今年就和大闸蟹说拜拜。如今在各地挖蟹的叮咚买菜,根据不同产地的上线时间,直接把吃蟹时间延长到快一年。
“好家伙,果然没有一只螃蟹能逃出叮咚买菜的手心。”
青藏高原大闸蟹再一次证明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有的螃蟹从小只知道“光着屁股”在泥里吐泡泡,有的出身就在“罗马”的霸总蟹早已举着摇曳的高脚杯,喝着刚刚从祁连山融化的冰川水。
当你想品品这霸总的味道到底如何时,殊不知,中产早已在叮咚买菜玩得昏天黑地。
在都市传说里,叮咚买菜拥有江湖别名「癫咚买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里会卖什么,以及打算把生鲜卖给谁。
最近被疯抢的是一只硕大的青皮葫芦,价格19块9一个。叮咚买菜给其的命名是小型观赏新鲜绿宝石翡翠葫芦,想求福气的打工人专门下单把好运带回家,结果到货后傻眼了:“谁家的小型有半个手臂长,还是1斤3两重的实心球,叮咚买菜你是不是有自己的理解。”
或许是葫芦太超出预期,也或许是实在按捺不住动手的心,在民间手艺人的摆弄下,青皮葫芦摇身一变成解压玩具。求福的初心已经被搁置一边,先让盘葫芦动起来。这可迷坏了爱上盘串的年轻人,如今光是在抖音上,话题“青皮葫芦”的播放量已经超过450万。
打工人统统化身手艺人,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打皮三件套”,对着葫芦认认真真刮痧、晾干以及盘活。甚至研究出《有关盘好青皮葫芦的80种攻略》,第一步就是赌皮,希望叮咚买菜把品相好的葫芦留给自己。
还有去年推出景观“相守蟹”,一时间火爆全网,却因为打工人发现,自家猫主子把小螃蟹当动画片,每天不吃不喝三小时就为欣赏「螃蟹吃播」。
叮咚买菜就这样成为年轻人的花鸟鱼市场,买蜗牛是为了养二胎三胎,下单贝壳的目的是养珠开蚌,再到社交平台带着自己养出的大珍珠比美。
又是挖蟹大队又是花鸟鱼市场,要啥给啥的叮咚买菜快成了中产许愿池。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前段时间提出理念“一寸窄、一公里深”。窄的是叮咚买菜不再靠流量思维打天下,过去两年淘汰了4000多个sku,深的则是深耕供应链全链路,通过更好的、差异化产品给你带来更好的服务。
至此,【叮咚严选】正式诞生。
叮咚买菜跑到全国各地挖蟹,而你跟着叮咚买菜就能看天下。没去过高原已经率先尝到了高原的味道,用嘴巴就能解锁全国地图。
“还有什么生物是叮咚买菜想不到的吗?”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起猛了!新疆一大批“沙漠螃蟹”上市》,2024.09
2.灵兽,《叮咚买菜梁昌霖:不参与行业内卷,专注“一寸窄、一公里深”》,2025.07
3.36氪,《叮咚买菜进入「返场时刻」|氪金》,2025.08
编辑|徐俊奕
作者|vista氢商业
设计|胖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