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讯股份IPO:3个月冲刺上会引关注,未来仍需翻越三座大山

根据上交所上市委公告,厦门优讯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讯股份”)科创板IPO将于9月19日上会。

据了解,优讯股份IPO于2025年6月26日获得受理,从获受理到上会,中间隔了不到3个月。其间经过两轮问询回复,涉及问题产品和技术、控制权、业绩波动、募投项目等问题。

%title插图%num

业绩波动、毛利率下滑引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优讯股份成立于2003年2月,主要从事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包括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

此次科创板IPO,优讯股份拟募集资金8.09亿元,计划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

翻看其过往业绩可以发现,优讯股份的业绩表现极不稳定。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3.39亿元先跌至3.13亿元,再反弹到4.11亿元;净利润也从8139.84万元跌至7208.35万元,再反弹至7786.64万元。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0.19%,但其主要下游客户营收增速都超过了50%。

对此,上交所在第二轮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营收增速低于主要下游客户的具体原因,是否涉及客户流失或采购占比下降等不利变化及具体情况。优讯股份回复称,2023年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比例处于主要下游客户变动区间内。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主要下游客户,主要系应用领域差异、国产化进程差异等。

业绩虽有回升,但公司毛利率却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毛利率分别为55.26%、49.14%、46.75%、43.48%,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

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问题,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和问询。优讯股份表示,主要系行业需求变动下销售端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及采购端部分产品成本上升、客户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

招股书中,优讯股份就曾明确指出,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创新。如果公司未能正确判断下游需求变化,或公司技术实力停滞不前,或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量降低、售价下降,从而造成毛利率、经营业绩下滑。

此外,令人担忧的还有公司的现金流状况。2022年至2024年,优讯股份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的3294.57万元,先增长至2023年的5791.31万元,随后骤降至2024年的391.3万元,同比下降93.24%,与2024年营收增长背道而驰。

优讯股份对此解释称,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期净利润差异为-7395.34万元,主要是公司基于当期库存、对未来良好的销售预期及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进行战略性备货导致存货增加。

与此同时,优讯股份应收账款的急剧增长也加剧了公司现金流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高达1.29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1.15亿元,期后回款比例也仅为35.90%,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也由2024年的27.93%走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54.25%。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在研发方面,优讯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引发了市场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质疑。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167.53万元、6605.24万元、7842.86万元和3770.0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14%、21.09%、19.10%、15.81%,持续大幅低于同业公司平均水平的21.74%、31.65%、31.45%、30.21%。

%title插图%num

对此,优讯股份表示,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主要是因为裕太微(688515.SH)研发费用率较高,裕太微自2023年以来研发人员数量、研究支出等大幅增加。

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即便抛开裕太微不谈,同行业上市公司中Macom、盛科通信-U(688702.SH)的研发费用率同样高于优讯股份,源杰科技(688498.SH)也在2023年实现了对优讯股份的反超。换句话说,优讯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在同行业上市公司处于下游水平已是既定事实。

优讯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公司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发效果不及预期,产品未能及时实现技术迭代,导致未能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则公司可能面临丧失技术优势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股权结构分散,控制权或存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优讯股份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截至本次冲刺IPO前,优讯股份创始人、董事长柯炳粦直接持有该公司10.92%的股份,并通过科迅发展间接持股4.59%,共计持股15.51%。

同时,柯炳粦之子柯腾隆作为优迅股份董事、总经理,通过芯优迅、芯聚才、优迅管理三个员工持股平台持有该公司11.63%的股份,柯氏父子二人合计持有优迅股份27.13%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title插图%num

优讯股份在招股书中提示称,此次发行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将稀释至20.35%,可能出现公司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或其他影响其履行公司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不利情形,从而对其业务发展、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柯炳粦、柯腾隆的背景也引发关注。柯炳粦早期在厦门大学担任法律系讲师,并兼职律师;之后转战商界,曾出任厦门商业对外贸易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厦门商业购物中心总经理等职务。柯腾隆为本科学历,在读EMBA,在读博士。2010年至2013年任澳大利亚PCIA投资管理公司市场及销售总监;2013年至2014年任厦门乃尔电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销售经理;2014年加入优迅股份。

从公开信息来看,两位实控人都没有芯片技术开发的背景,这在技术密集型的芯片行业较为罕见。

9月19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决定优讯股份的命运。即使成功上市,如何解决毛利率下滑、研发投入不足和控制权稳定性等问题,仍是优讯股份需要面对的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