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如何让全球航运“快起来”?临港“一站式”服务有妙招

在数字化浪潮中,政务办理已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高效服务,航海模拟舱也让航海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驾驭风浪、锤炼技术。《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走进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实地探访这个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地如何打造智能、高效、绿色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

%title插图%num

夏悦超摄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作为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地,已有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中波轮船、哪吒智慧科技、安通控股、卫狮船务、兴河船务、亚氏船级社等数十家航运服务企业入驻,集成了“一站式”航运政务办理,航运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创新,航运高端人才培训等航运服务功能。

走进中心一楼大厅内,三块墙面大屏幕实时展示着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航贸数字化转型发展、临港新片区海事“一网统管”平台等内容。这里是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数字特综区”平台。

%title插图%num

夏悦超摄

“数字化协同监管模块主要解决‘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的监管痛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处长林益松介绍说,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航运贸易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跨部门数据,企业办事从“跑多窗、交多料”变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数字卡口实现车辆“无感通关”,提前匹配入区信息,推动船舶作业从“船等车”转向“车等船”,效率大幅提升。

在航运数字化转型中心,中远海运科技创新中心全景式展现了中远海运集团“船视宝”等船舶、港口、货物全过程追踪的“数字化”平台成果。此外,该中心还打造了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为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船供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除了政务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航运绿色化转型创新策源中心还藏着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密码”。这里的“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具备原始创新、技术孵化、绿色认证、产业大脑等核心功能,为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合理确定国内绿色燃料发展规模和工艺标准等提供重要支撑。另外,基地还开发定制了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提升新片区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绿色高端海员培训中心依托中远海运船员公司、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以“模拟、仿真、体感”为主要特色。学员可通过电脑模拟船机舱操作,在航海模拟驾驶舱内操控舵盘、油门,体验黄浦江等航道航行,还能模拟雨、雾、大风等复杂天气条件。这套“沉浸式”培训体系,采用先进的数字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物体感训练和仿真模拟培训相结合。

%title插图%num

夏悦超摄

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这里,学员们通过为期三年的培训,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要求并通过考试后,再上船实习一年,方可正式当班,为航运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临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它不仅展现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蓬勃活力,更在推动全球航运业变革、助力国际贸易发展中,书写着“中国枢纽”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