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颇受关注,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再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赛,2025年也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爆发之年”。
新兴行业总能催生出新的岗位,人形机器人行业也不例外。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人形机器人的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岗位——数据采集员。兼职人员的日薪可达280元,技术含量更高的职位薪酬也更高,甚至能比其他行业的同类岗位高出50%以上。
近日,专注科技领域的猎头Leo告诉红星资本局,就他所接触到的行业情况来看,今年,人形机器人的招聘需求比去年多了一倍左右,从AI、汽车自动驾驶两个行业跳槽过来的比较多,有人跳槽至人形机器人行业后薪酬翻倍。
从业者:现在非常缺数据
数据采集员门槛较低,280元/天
发展人形机器人,不是单纯地让机器像人类,更多地是为了效率。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哪怕是再微小不过的动作,也需要通过采集数据进行学习。
以浇花为例,卡诺普工业机器人副总经理邓世海告诉红星资本局,“如果说花的位置固定,每次的浇水量相同,那它的学习非常简单,我只需要演示动作,把采集到的数据交给它去学习(就可以了)。可我们不可能只浇一种花,也不可能固定在某一个位置,这些都需要对应的数据。”
邓世海告诉红星资本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现在非常缺数据。“我们在工业场景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还是不够,甚至需要去和专门的数据训练公司合作。如果把各种动作数据采集得更加全面,人形机器人在应对不同场景时的稳定性会更强,不容易出错。”
在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行业诞生了一种新型岗位——数据采集员。
卡诺普工业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图由受访者提供
9月17日,红星资本局浏览招聘网站发现,多地的多家公司正在招聘机器人数据采集员。相比该行业的其他岗位,这一岗位门槛较低,学历要求放宽至大专,部分公司的此类岗位只招聘实习生和兼职人员,薪酬为100-250元/天,还有公司开出35元时薪(工作8小时为280元)。
例如,杭州某公司为机器人数据采集员标注的岗位职责为:通过遥操方式控制机器人操作,收集叠衣服、拿物品等人为日常生活操作;配合算法人员实现数据清理、标注和管理。
截图自BOSS直聘
高阶科技人才更加抢手
人形机器人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有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会选择找第三方合作、购买数据;也有公司会选择建立数据采集场,自行采集相关数据。
据媒体报道,被誉为“华为天才少年”的稚晖君(彭志辉)参与创办的智元机器人,已在上海建立数据采集工厂,覆盖家居、餐饮、工业、商超和办公五大类真实场景。
微博认证为“ZEALER主编”的用户@戴洪涛ZEALER 曾发博表示,他参观了智元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工厂,“每个工位配一个真人、一个机器人,手把手教它叠衣服、收桌子。人类员工三班倒,机器人员工24小时连轴转。”
博主分享参观智元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的感想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向红星资本局透露,他们正在筹建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会在其中打造工程、医疗、工业、家庭等不同场景,以便采集数据。
“在建好后,我们也会有这个岗位(数据采集员)出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我们对工作经历倒是没什么要求,但应聘者的专业是机电、控制方面的会比较好。”张睿睿对红星资本局说。
邓世海告诉红星资本局,在他看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这一行业未来会催生出更多新岗位,也需要更多应用型人才,去调试、维护人形机器人产品。“这是很好的就业方向,未来,人形机器人公司或许可以和大专职业类院校更加紧密地合作。”
同时,人形机器人行业也需要专业对口的高阶科技人才。
邓世海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中,高阶科技人才十分抢手,面向这一方向发展的应届毕业生也很好找工作,岗位选择面比较宽。“我们在和一些应届毕业生聊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手上不只有一家公司的offer,可能有四五家公司在等待他们选择。”
据邓世海观察,这一类应届毕业生往往来自于985高校,学习的多是计算机、自动化类专业,且在学校期间就对机器人或相关算法有过一定的研究,做过相关课题,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相关经验。
猎头:今年岗位需求猛增
有人跳槽到机器人行业后薪酬翻倍
Leo是专注科技领域的猎头,他告诉红星资本局,就他所接触到的行业情况来看,今年人形机器人的招聘需求比去年多了一倍左右。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也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人才供需双双出现较快增长,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具体到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
图据智联招聘
除了前文提及的校园招聘外,Leo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从社会招聘来看,有一部分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跳槽到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来自AI人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两个行业的比较多。其中,从自动驾驶领域跳槽到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人会更加契合。
“像是VLA这种视觉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早就开始做了,这些是共通的。不过,自动驾驶行业的成熟度比机器人行业要高,你要挖人,只能靠薪资去吸引了。”Leo称,在他经手的案例中,有求职者在跳槽后薪酬成功翻倍。
红星资本局通过招聘网站对比发现,同样在北京,同样是知名互联网企业,同样是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岗位,但自动驾驶方向和机器人方向的薪资有一定差异。
例如,一家互联网公司为汽车方向的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开出的薪酬是4万元到4.5万元(15薪),且需具备本科学历、5年到10年的工作经验;而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为机器人方向的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开出的薪酬是5万元到8万元(15薪),工作经验不限,硕士学历。
如果两者都取中间数计算,那么在机器人行业的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薪酬比自动驾驶行业或高出约53%。
除了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外,张睿睿告诉红星资本局,AI大模型行业的人才也在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流动,“像感知决策、推理等方面,大模型和机器人有相同的东西。”
Leo认为,在就业市场上,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和早前的自动驾驶行业很像,“这些(被挖的)人选不缺offer,他们会有很多offer可以选择,会综合去做比较,一方面是看薪资,另一方面是看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背景。”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