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3个主导产业、先试首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有了“指引”

红星资本局9月23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指引》引导省级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对工业园区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推动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迈向“质的有效提升”。

%title插图%num

资料图 图据图虫创意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1个工业园区不超3个主导产业

针对园区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务,《指引》提出“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同时要求,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

“这体现了国家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各园区应依据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王莉告诉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指引》多次提及“产业链”相关内容,比如采取链式招商、产学研联合、生态协作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建立“链长制”等针对性工作体系;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链式改造”等。

对于园区企业在产业链融通上存在哪些短板,这些“链上”发力的措施能带来何种效用,王莉解释,当前我国园区企业在产业链融通上,还存在协同机制薄弱、信息共享不畅、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和协同。

“例如,通过‘链长制’加强资源统筹和系统推进,凝聚政府与市场合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通过‘链式招商’,精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闭环,打造产业集群;通过‘链式改造’,由链主、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实现质量管控、资源配置高效化。”

大企业要“先试首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

在《指引》中,培优园区企业主体也作为重点项被提及。《指引》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精做优细分领域并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

近年来,围绕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和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出台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搭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等。今年5月,工信部等四部门也延续开展了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指引》还提到,要形成园区内大中小企业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引导园区内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布科技创新需求和产品采购计划,先试首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加速中小企业产品推广应用。

王莉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将与地方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总结优秀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强化交流合作,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升级,为产业创新升级、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