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据中央气象台24号14时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的中心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7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强度等级为强台风级。
台风“桦加沙”(图源:央视新闻直播截图)
时代周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海洋灾害一级应急响应持续生效中。按照9月23日自然资源部会商部署台风“桦加沙”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要求,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继续发布风暴潮、海浪红色警报。
或波及十余省份
“桦加沙”预计将于9月24日傍晚到夜间登陆广东沿海,台风雨或波及十余省份。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孙倩倩介绍,台风“桦加沙”本身强度强、环流广,将会给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云南、海南、台湾、江苏等十余省份带来台风雨,同时又有冷空气参与造雨,彪悍的秋台风加冷空气往往会制造很强的降雨,华南部分地区降雨强度同期少见甚至可能破纪录。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广东中西部沿海、广西沿海和南海北部的部分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0-13级、阵风14-15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4-16级、阵风17级以上。
降水方面,预计24日14时至25日14时,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江苏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东沿海和西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作为今年来的全球风王,“桦加沙”给广东带来严重风雨浪潮影响。
珠海市海域 图源:央视新闻直播截图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盐田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东莞市,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的沿海低洼地区在24日中午前后海水倒灌风险高。
此外,预计24日上午到25日上午,南海西北部将出现7到12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南海东北部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北部湾将出现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近海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橙色。
同一时段,广东近岸海域将出现4—7米的巨浪到狂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福建南部、海南东部、广西近岸海域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蓝色。
随着“桦加沙”的强度减弱以及向偏西方向的移动,其对广东东部的潮州和汕尾的影响也在减弱,两地已相继宣布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今日12时,汕尾将防风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风Ⅲ级应急响应,分批解除全市“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潮州市三防指挥部明确,自当日12 时起实施 “四复”(复工、复产、复运、复业),其中学生复课时间以教育部门后续通知为准。
各部门积极应对
“桦加沙”登陆在即,各部门严阵以待。
时代周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9月23日,自然资源部会商部署台风“桦加沙”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调度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重点省份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应对情况。
会上强调,要密切关注台风变化,加大会商研判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紧盯人口密集区和临坡临崖临沟临水地段及重要交通干线、工矿场区等重点区域,加强专业巡查排查和群众报灾核灾,及时妥善处置。
同时加强协同联动,强化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加强防灾力量整合和应急力量预置,及时送达预警信息,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和单位落实防灾责任措施,严防人员伤亡发生。
同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风暴潮和海浪红色预警,启动海洋灾害一级应急响应和地质灾害四级防御响应,已派出38名专家深入相关省份指导支持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同样全力以赴投入台风防御工作。
时代周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维持台风二级防御响应,持续调度重点地区和单位,抓紧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组织人员避险、船舶避风和设施关停,进一步完善落实防御台风各项措施。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落实“应关尽关、应停尽停、应撤尽撤”措施,全省客运航线停航管控75条,9个地市537条客运班线停运,4个地市300条城市公交线路停运;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于9月23日15时起暂停出境通关服务。
此外,应急管理部已安排部署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143支7480余人、2570余台套装备,协助重点省份做好道路抢通、应急排涝准备。广东消防救援总队与机动队伍前置1211人、123车、70舟艇,集结6972人、1611车、453舟艇;海南消防救援总队与机动队伍前置444人、76车、12舟艇,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