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市新规出台之后,证监会的监管明显趋严,今年的A股市场在“应退尽退”原则下,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优胜劣汰之势。
同花顺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已有159家上市公司被ST,从板块分布看,主板仍是重灾区,贡献111家新增ST公司,占比近七成;创业板与科创板合计新增45家,而北交所首次出现3家,标志着全市场监管网全面收紧,新规通过财务类指标量化与监管标准细化,形成对问题公司的“双重绞杀”。
营收问题最突出
从被ST原因来看,主要包括2024年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值、无法表示意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公司破产清算、向关联方提供资金、违法披露重大信息等。
其中,因“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被ST的公司达54家,且被“戴帽”时间基本集中在今年4月份。主要原因为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部分业绩不佳的公司集中在此阶段触发ST条件。
这54家上市公司当中,*ST松发目前市值最高达470.63亿元,其次是*ST宇顺,目前市值为107.81亿元。
较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ST松发结束了长达4年的亏损,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47%;实现营收66.80亿元,同比增长315.49%。
据悉,上半年*ST松发完成对恒力重工100%股权收购,实现从陶瓷制造到船舶制造的转型。恒力重工作为全球领先的船舶制造商,拥有30万载重吨级整船建造能力,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上半年业绩主要为恒力重工贡献,也给*ST松发的摘帽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ST的公司有17家,包括:
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值”被ST的公司有23家,包括:
因“无法表示意见”被ST的公司有35家,包括:
因“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ST的公司达9家,包括:
高技术门槛公司易被ST
从行业角度来看,计算机、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的ST公司占比较多。
计算机行业有18家,包括ST创意、*ST东通、ST证通、ST华铭、ST任子行、ST迪威迅、*ST广道、ST银江、*ST云创、*ST东通、*ST广道、ST英飞拓、ST立方、*ST智胜、*ST声迅、ST赛为、*ST汇科、*ST国华。
计算机行业被ST的公司最多反映出该行业的高竞争性和快速变化。计算机行业属于高技术门槛领域,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竞争力。部分公司因研发投入大、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ST国华便是其中之一。2025年上半年,ST国华资产负债率达89.02%,较同期增长33.01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同期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值,且存货周转天数显著增加。
医药生物行业有15家,包括ST复华、ST诺泰、*ST苏吴、ST未名、ST景峰、ST凯利、*ST苏吴、*ST生物、*ST双成、ST葫芦娃、*ST四环、*ST赛隆、*ST三圣、*ST长药、ST香雪。
与计算机行业相同,医药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周期通常超过10年。若研发失败或新产品上市延迟,可能导致业绩大幅下滑,该行业面临的挑战较大。
建筑装饰行业有13家,包括*ST中装、ST名家汇、*ST元成、*ST正平、*ST花王、ST瑞和、*ST东易、ST岭南、*ST创兴、*ST宝鹰、*ST建艺、*ST天龙、*ST交投。
在建筑装饰行业的13家被ST的公司当中,没有一家公司的2025年中期业绩为正,均在亏损状态,体现出在房地产行业遇冷的情境下,其上下游产业均受到较大冲击。
电力设备行业有11家,包括*ST金刚、*ST惠程、*ST沐邦、ST泉为、ST帕瓦、*ST沐邦、ST帕瓦、ST长园、ST合纵、ST泉为、ST华西。
机械设备行业有10家,包括*ST新元、*ST宝实、*ST威尔、ST逸飞、*ST海华、*ST海源、*ST和科、*ST星农、*ST华嵘、*ST新研。
“摘帽”公司46家
尽管监管日益严格,被ST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但年初至今,仍有部分公司通过收购、注资等途径完成整改,各项指标达到监管要求,成功“摘帽”。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已成功“摘帽”的上市公司有46家,包括:
其中,盛屯矿业分外引人注目,2025年上半年盛屯矿业实现营收138.0亿元,同比增长20.94%;实现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减少5.81%。其被ST的原因是“2021年至2023年半年报期间对自身业绩进行虚假记载”。
据悉,盛屯矿业2021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359367524.96元,多计利润总额193721431.46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0.79%、7.15%;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84148951.76元,少计利润总额139092957.04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0.33%、18.20%;2023年半年报少计营业收入78188326.37元,少计利润总额22956876.80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0.59%、5.22%。
8月14日,盛屯矿业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目前,因证券虚假陈述引发的投资者索赔诉讼案正持续推进。公司对投资者索赔事项也充分计提预计负债,基于谨慎性考虑计提了预计负债200万元。
此外,“戴帽”时间长达4年的红太阳也于今年6月“摘帽”。
红太阳被实施风险警示源于多重历史遗留问题:2020至2023年连续四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且长期存在原控股股东南京第一农药集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8.8亿元。2024年9月,公司因被南京中院裁定受理重整而叠加退市风险警示(*ST红阳)。
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12月——南京中院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不仅完成资金占用清收,控股股东变更为云南合奥产业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转为曲靖高新区管委会,正式纳入国资体系。
重整后的红太阳基本面显著改善,2024年内控审计报告获标准无保留意见,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925.99万元,同比增长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