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过去10多个小时里,铜、水泥、玻璃三大领域均出现了重要的新情况,影响值得关注。
先看铜。
下图伦铜的走势,铜价出现了五个多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国际铜价突然暴涨,是因为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商——美国的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宣布,其在印尼的格拉斯伯格矿场发生致命泥石流事故。
格拉斯伯格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铜矿之一,是自由港麦克莫兰最赚钱的矿场。事故前,格拉斯伯格矿山约占今年全球铜矿供应的3.2%,贡献了自由港公司近30%的铜产量和70%的黄金产量。
更要命的是:恢复产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到2027年才能完全恢复。预计明年印尼自由港公司的产量仍将下滑35%。
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是总部位于澳大利亚/英国的必和必拓,其次是美国的自由港麦克莫兰,它们去年的铜产量分别为196万吨和191万吨。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分别为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嘉能可(瑞士)、南方铜业(墨西哥/秘鲁)、英美资源(英国)。
中国有两家企业杀入全球前十,分别是第七名的紫金矿业和第九名的洛阳钼业,产量分别是107万吨和50万吨(权益产量)。
中国其他重要的铜企业还有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川集团、云南铜业、西部矿业、五矿资源等。(提及这些企业是为了分享信息,不代表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铜历来跟黄金关系密切,铜矿往往同时生产黄金。此次印尼泥石流,还将影响全球黄金产量,可能刺激金价进一步上涨。
昨天收盘后,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文件提出,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
具体要求是: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严禁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
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发挥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综合标准作用,依法依规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逐步退出。
这意味着,本轮去产能、反内卷在不断推进中,水泥、平板玻璃两大领域也开始了。
这有利于扭转水泥、平板玻璃价格下跌走势,对头部企业构成利好。由于环保壁垒、技术壁垒提高,新的投资很难进入,尾部企业将逐步退出。
中国头部的水泥企业包括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华润建材科技等。平板玻璃领域,头部企业包括信义玻璃、信义光能、旗滨集团、福莱特、金晶科技、洛玻集团、中国玻璃、耀皮玻璃。(提及这些企业是为了分享信息,不代表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水泥、玻璃产能过剩、价格下跌跟房地产低迷有直接关系。去产能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估计市场短期反应不会显著。
但铜价因为印尼矿山事故受刺激是直接的,对市场影响短期看更显著。
今天早上开盘,跟铜相关的股票均出现了大涨。其中洛阳钼业H股大涨了超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