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9月24日,皇氏集团(002329.SZ)更新了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已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0%。另外,2025年半年报显示,皇氏集团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2020年起已连续五年半处于亏损状态。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自2014年起,皇氏集团频繁跨界收购,先后涉足影视、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但整体业绩表现平平。
而从皇氏集团主营的乳制品及食品业务看,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收入7.74亿元,同比下滑4.57%,毛利率为28.13%,同比减少0.83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国内水牛奶龙头企业,皇氏集团大力推出一款名为“皇氏水牛纯牛奶”的产品,但实际上是添加了生水牛乳的“纯牛奶”,“皇氏水牛”仅仅是其注册商标的名称。此外,其核心的水牛奶产品存在配方占比不透明的问题,或违反食品标签通则。
9月18日、28日,就业绩亏损、水牛奶配方含量、商业宣传合规性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皇氏集团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上半年业绩双降,频繁跨界拓展多元业务
皇氏集团是西南地区的知名乳企,核心业务是以水牛奶、发酵乳、巴氏鲜奶为核心的特色乳品业务,乳品业务涵盖从牧草种植到奶水牛育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
2025年半年报显示,皇氏集团营收为9.05亿元,同比下滑13.07%;归母净利润为-576.72万元,同比下滑549.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55.51万元,同比下滑16.85%。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皇氏集团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公司主营业务行业竞争加剧,传统市场价格战内卷严重,受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导致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事实上,皇氏集团近年来业绩多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皇氏集团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1.52亿元、-5.04亿元、-0.23亿元,已连续五年半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累计亏损高达14.97亿元。
而在多年亏损的背后,除了核心的乳品业务竞争加剧,还有皇氏集团推进的多元化战略和持续跨界。
2010年初登深交所之时,皇氏集团的证券简称曾为“皇氏乳业”,在2014年更名为“皇氏集团”后,其先后通过并购涉足影视、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领域。
然而,频频的跨界并购,并未给皇氏集团带来业绩上的突飞猛进。
历年公告显示,2014—2015年,皇氏集团分别以6.8亿元、7.8亿元的对价收购御嘉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盛世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进军影视行业,并形成了超10亿元的商誉。2016—2017年,皇氏集团又收购了浙江完美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筑望科技有限公司,进军信息服务板块,并形成了超3亿元的商誉。
公告显示,2022年,皇氏集团又将目光瞄准了光伏产业,成立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皇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绿能”)等子公司正式进军光伏行业。然而,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皇氏集团于2023年8月转让了安徽绿能控制权,目前仍保留着部分伏组件销售及EPC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大举并购后,皇氏集团的商誉频频减值,导致其自2018年以来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从皇氏集团近两年收入结构来看,其乳制品及食品业务占据大头,收入比重在80%左右;而其他跨界而来的业务包括信息服务、光伏组件等,收入比重合计为10%~20%。
财报显示,2024年,皇氏集团的营收规模为20.46亿元,同比下降29.21%。其中,乳制品和食品业务收入为16.45亿元,同比下降18.96%;信息服务和信息工程业务收入为1.78亿元,同比下降29.22%;光伏组件销售、EPC业务及其他收入为1.01亿元,同比下降70.12%。
而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皇氏集团分行业的收入同样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水牛纯牛奶配方比例不透明,未标注生水牛乳添加量
2025年半年报显示,皇氏集团的特色乳品业务表现亦不容乐观,如图表1所示,从分产品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表现看,除了低温奶同比微增3.49%,常温奶、其他饮料及食品分别同比下滑10.31%、23.01%。
此外,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皇氏集团自身的核心产品——水牛奶系列产品,或还存在一定的合规性问题。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明确规定,在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添加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而皇氏集团电商平台在售的多款“水牛纯牛奶”产品中,水牛奶被宣传为“高营养”“稀缺”的特色产品,在产品名称中也有所体现。
然而,时代商业研究院在咨询皇氏乳业食品旗舰店(经营资质为皇氏集团全资子公司皇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电商客服生水牛乳添加比例时,客服以“复配比例属于生产工艺配方”“没有详细数据”为由,无法提供水牛奶添加比例。
而浏览皇氏乳业食品旗舰店其余名为“水牛纯牛奶”的产品,产品详情页、产品配料表中也均未标注生水牛乳的具体添加比例。
水牛纯牛奶竟不是100%生水牛乳,“皇氏水牛”仅是注册商标
令人疑惑的是,皇氏集团在售的所谓“水牛纯牛奶”产品,其生水牛乳具体添加比例为多少,是否有必要向消费者进行公开?
依照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据商品配料表,皇氏集团多款在售的“水牛纯牛奶”配料表标示均为“生牛乳在前、生水牛乳在后”。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该类水牛纯牛奶产品中,添加的生牛乳量要多于生水牛乳。
一般而言,在宣传中,水牛奶产品凭借“口感浓厚”“口味清甜”“营养价值高”等优势,往往能获得更高溢价,价格甚至是普通纯牛奶的2~3倍。
以皇氏乳业食品旗舰店的在售产品为例,一款名为“皇氏乳业甲天下纯牛奶”200毫升×10盒的产品价格为19.9元(折合为1.99元/盒),而另一款同规格(200毫升×10盒)的名为“皇氏水牛纯牛奶”的产品价格为49.9元(折合为4.99元/盒),不过该款产品并未明确具体的生水牛乳添加比例。
从产品执行标准来看,皇氏集团在售的“水牛纯牛奶”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其中仅规定了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未对水牛乳、牦牛乳等牛乳种类进行细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发布的新版DBS 45/037-202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灭菌水牛乳》则规定,超高温灭菌水牛乳和保持灭菌水牛乳均以生水牛乳为原料。由于该标准为地方标准且不具有强制性,目前应用该标准的水牛奶产品并不多。
除了产品原料配比不明确,皇氏集团的水牛纯牛奶产品商标合规性也值得关注。
皇氏乳业食品旗舰店销售的多款“皇氏水牛纯牛奶”产品配料均标示为“生牛乳、生水牛乳”,但实际上“皇氏水牛”仅是注册商标,产品本质是添加了生水牛乳的“纯牛奶”。
从产品外包装上仔细查看,“皇氏水牛”右上角有®字样,也表明皇氏水牛是商标名称而非产品名称。但在电商平台商品名称中,产品名为“皇氏水牛纯牛奶”,并未标示®字样。
时代商业研究院通过天眼查检索皇氏集团的商标信息,也明确了“皇氏水牛”为皇氏集团名下的商标。
相比之下,部分市面上的其他水牛纯牛奶产品,配料表中“生水牛乳”在前,“生牛乳”在后,“生水牛乳”的添加量要高于“生牛乳”的添加量。
(全文3048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