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投资者,要抓狂了。
作者 |云帆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年轻投资者,要抓狂了。
“港股三姐妹”太火爆,盲盒、潮玩正奔赴港股IPO。投资家网获悉,近日全球消费赛道中最令年轻人着魔、冲动的潮玩市场传来劲爆消息,“中国潮玩之王”、市值3583亿港元泡泡玛特“最大对手”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已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若顺利,泡泡玛特后,港股又要迎来一位盲盒、潮玩巨头。
2020年成立的TOP TOY是名创优品旗下核心资产,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潮玩集合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2-2024年,TOP TOY的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这种惊人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初创期的泡泡玛特,使得TOP TOY备受行业瞩目。
上个月(8月),TOP TOY拿到了淡马锡等全球“顶流”机构新一轮融资,资本已迫不及待的希望“估值洼地版泡泡玛特横空出世”。按着泡泡玛特过去一年累计超460%的股价涨幅,“对标”泡泡玛特的TOP TOY一旦港股IPO成功,无疑会带来更为精彩刺激的暴富盛宴。
一
2025年,新消费最吸金风口,又要吸金了。
过去几年,卖盲盒发家、抢占年轻人“心智”的“中国潮玩之王”泡泡玛特已足够让投资者疯狂,这个原本不被外界看好的小小玩具,靠着“着魔成瘾的游戏机制”与“坐地起价的二手市场”硬生生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具生意,搞成了引领全球年轻人欲望的多金风口。
这个多金风口不管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吸金魅力。一级市场,也就是各种风口发源地。中国潮玩行业的增速堪称“恐怖”并“遥遥领先”多数赛道。根据百度文库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1%,而曾经的新消费最大风口新式茶饮的“巅峰期”规模增速约25%。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新式茶饮规模增速会进一步放缓降至15.4%。”根据各类报告的分析,潮玩行业会迅速顶替新式茶饮及奶茶跃升新消费最大风口。与奶茶可能关联健康不同,年轻人对盲盒、潮玩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这种热爱主要被四种因素相互左右。
一是,情感需求与情绪价值。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年轻人通过购买潮玩来缓解焦虑或寻找情感寄托。二是,不确定性机制的成瘾性。盲盒通过“隐藏款”概率机制(如1/144隐藏概率)与“保底机制”形成类似赌博的心理刺激。每次购买都伴随期待与沉没成本效应,这种机制释放的多巴胺是常规奖励的3-4倍。三是,社交强化。潮玩消费常与社交绑定,其中,70%的消费者提及购买动机包含社交分享、炫技。四是,商业策略推动。潮玩品牌通过限量发售、IP联名、饥饿营销等手段制造稀缺感,给产品增加了“资本”属性。
四种因素“左右互搏”,别说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粘上盲盒、潮玩也很难自拔。2025年,盲盒大数据显示,盲盒、潮玩用户画像中,36-60岁中年、中老年群体占比约20%,盲盒早已不是年轻群体的特定产品,它的机制与“资本”属性靠拢,吸引着广泛受众群体,当然,中年、中老年群体消费盲盒、潮玩,部分是跟其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紧密连接。消费层面,盲盒、潮玩诱惑着年轻人。投资层面,诱惑着所有人,尤其看到了泡泡玛特创造的资本奇迹。
二级市场,潮玩股票令人心动,泡泡玛特过去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460%。关键,潮玩打造爆款IP的赚钱逻辑易懂。拿泡泡玛特“LABUBU”为例,自从这个系列出炉,它们的业绩就在狂增。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达到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均超2024全年水平。而“LABUBU”则为其贡献了34.7%的收入。
资本市场掘金看什么?一看现在,二看未来。一个“LABUBU”就涨疯了,其它爆款新IP大卖呢?但泡泡玛特涨了几年,估值高位,这对追求“低买高卖”的资本来说,风险日增,由此,聪明的资本既关心泡泡玛特,又关心谁是“下一个”,不断在前瞻市场开发估值洼地。
资本开发潮玩估值洼地,一些已经上市的龙头公司,也想在盲盒、潮玩分一杯羹。“10元店”发家的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意识到了潮玩在二级市场的资本机遇,他在泡泡玛特港股IPO的2020年通过名创优品设立了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正式进军风头日盛的潮玩行业。
依托名创优品庞大的线下门店造势,TOP TOY很快成为中国潮玩行业最闪耀的新星。
二
TOP TOY被业内瞩目的一大亮点是,“出道即巅峰”。
它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创优品)”谋发展。2020年,品牌刚出道时,TOP TOY的专属门店仅5家,2021年底,其专属门店数量已激增至近100家,并与3个IP许可方共同开发了72款产品,线上用户规模达到300万,包括近150万个会员,成长速度“一鸣惊人”。
当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名创优品搞出TOP TOY的目标就是复刻泡泡玛特”。叶国富也多次表示,“泡泡玛特的IP运营模式值得学习,需向它们看齐并建立自有IP体系。”商业模式上,双方坚持“各有各的独特性”。泡泡玛特用户聚焦在18-35岁的年轻女性群体,强调情感共鸣和收藏价值,早期是通过合作来“囤积IP”,“晕出爆款”一战成名。
港股IPO、坐稳“大哥”,有了资本优势的泡泡玛特着重布局自有IP,配合“魔性”营销手段,慢慢拥有了自己的生态。征战全球市场,它们的盘子越做越大、构建了品牌壁垒。TOP TOY用户聚焦15-40岁人群,男女比例均衡,定位“潮流文化集合店”,强调逛店体验。IP路线上大差不差,通过合作“囤积IP”再配合自有IP向消费者渗透。TOP TOY所处阶段很像泡泡玛特的初创期、成长期,只是TOP TOY的“起点”较高,用更快速度缩短了“周期”。
抛开自有IP,TOP TOY寻找IP许可方合作的思路上,“也很泡泡玛特”。比如,TOP TOY的合作IP主打系列为迪士尼。泡泡玛特同样跟迪士尼有深度合作。自2023年迪士尼100周年起,泡泡玛特推出多款迪士尼IP产品,涵盖米奇、米妮、唐老鸭等角色的盲盒、手办。
2025年,泡泡玛特联名迪士尼“七宝”首发秒没,网友调侃称,“两大捞金天团的魔法对冲”。有趣的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名创优品叶国富都曾喊出要做“迪士尼”。但在泡泡玛特征战全球后,王宁的战略规划由“中国迪士尼”转向“世界的泡泡玛特”。叶国富是想名创优品做“全球消费零售领域的迪士尼”。他说,“名创优品不仅学习苹果的产品设计逻辑,还用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聚焦潮玩、文具等细分领域,强化情感与社交属性。”
总之,泡泡玛特走过的路,TOP TOY仿佛都要“走一遍”,紧追泡泡玛特。
三
2025年,“LABUBU”持续热销,泡泡玛特“业绩+股票”双爆发,拉动掀起消费股热潮,“港股三姐妹”彻底爆了,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走红,一时间,大批消费类公司怀揣造富梦想冲刺港股IPO,“大姐”泡泡玛特业绩猛增再度引爆了VC/PE投资盲盒、潮玩的热情。2025年前8个月,中国潮玩行业融资笔数较2024年提升了3.5倍。VC/PE投资逻辑清晰,“趁着2025年港股IPO募资大热、吸金容易,坐拥更多估值洼地版泡泡玛特。”
也是2025年,中国潮玩行业曝出大事件,彭博社报道,“买下永辉超市不久的名创优品,考虑将TOP TOY分拆上市。”叶国富的动作比想象中还快,他刚有分拆的想法,就有“顶流”VC/PE跑来送钱。2025年8月,TOP TOY拿到了淡马锡等机构的一轮投资,又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誓要在热闹的港股市场分走一杯“潮玩羹”,安逸的泡泡玛特有了“对手”。
招股书显示,叶国富与妻子杨云云通过持股名创优品控股TOP TOY公司86.9%股权,淡马锡持股4%,叶国富、杨云云享有对TOP TOY绝对控制权。TOP TOY的资本化进程“神速”,3月放出消息,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7月分拆重组,8月VC/PE投资,9月发招股书,叶国富已把资本二字玩得“出神入化”,难怪媒体常把他描述成,“接近段永平的资本捕手”。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在资本市场的打法是“出其不意”、“快”。“当外界发现段永平投了哪个风口时,各路资本纷纷跟风,投资者准备梭哈,段永平大概率已经高位套现了。”
叶国富也很“快”。TOP TOY是中国潮玩行业的“后浪”,却是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2-2024年,TOP TOY的GMV复合年增长率超50%。前面提到,2020-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的规模增速是35.1%,TOP TOY大幅领先行业均数。
规模上,TOP TOY是尽可能做大。品牌创立5年间,TOP TOY的专属门店数量达到299家(海外门店10家),公司在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门店,未来5年要在全球范围内开设1000家门店。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2015年,门店数量为32家直营店,而泡泡玛特的快节奏发展基本是在港股IPO有了新晋融资通道后,公司逐渐迈向“新纪元”。如果从时间轴看,成立5年的TOP TOY确实比成立5年的泡泡玛特强大太多,毕竟,身后有底牌名创优品。
不过,泡泡玛特的前5年,偏向潮品杂货店,尚未完全转向潮玩业务,跟名创优品模式相近。业绩方面,2022-2025年前6个月,TOP TOY的营收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19.09亿元、13.60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2.12亿元、2.94亿元、1.80亿元。TOP TOY急需放大资本扩充规模,这个潮玩“后浪”跟泡泡玛特各个时期的“处境”越研究越像。
或许就是这些原因,加上双方路线、目标的部分相似性,使业内习惯性的把TOP TOY当成泡泡玛特“最大对手”。实际也是“最强劲对手”。DeepSeek直言双方“深层竞争”。一是,渠道贴身肉搏。两家品牌在一线城市商圈展开同场竞争,“有泡泡玛特的地方,往往有名创优品、TOP TOY。”此外,TOP TOY用低价策略、差异化IP试图突破泡泡玛特的渠道优势。二是,全球化布局重叠。TOP TOY计划未来5年海外销售占比超50%,而泡泡玛特已在伦敦、巴塞罗那等城市开设门店,双方的产品面临来自全球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抉择”。
潮玩行业竞争加剧,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有竞争才有实惠。股市就更兴奋了,资本永不眠。
那么,你看好TOP TOY的港股IPO之旅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