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1日消息今年以来,A股医药公司热衷于赴港IPO。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10家公司公告“A+H”计划进展,包括科兴制药(688136.SH)、百利天恒(688506.SH)、博瑞医药(688166.SH)、贝达药业(300558.SZ)、迈威生物(688062.SH)、长春高新(000661.SZ)、欧林生物(688319.SH)等。
这些公司大多是受市场关注的创新药公司,并有产品实现出海或海外BD。
目前,国产创新药加速出海。据证券时报,华泰证券预测,随着国产创新药出海已由“试探期”转向“爆发期”,布局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战略。
资料图
昨日晚间,科兴制药(688136.SH)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公司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的决议,这已是9月份第7家披露赴港上市动态的A股医药企业。
科兴制药主营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为应对仿制药竞争压力,公司于2021年启动创新药研发业务。科兴制药自主研发管线聚焦肿瘤、自免等大病种,采用中美双报策略推进国际化,目前该公司在研产品GB18已在美国获批临床试验。
科兴制药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为了深化公司“创新+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此外,百利天恒、贝达药业、迈威生物都不是首次冲击港交所,其中百利天恒和贝达药业已是第三次递表。
百利天恒曾与全球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84亿美元的BD交易,共同推进百利天恒核心自研产品BL-B01D1(iza-bren)的全球商业化。据悉,此交易刷新全球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最大BD交易额纪录。
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小分子肺癌靶向药恩沙替尼(贝美纳®)已实现欧美市场注册突破,成为首个由中国药企主导在全球上市的小分子肺癌靶向创新药。
迈威生物于今年6月和Calic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授权Calico对其自研产品9MW3811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预计最高获得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今年9月,迈威生物又与Kalexo Bio达成全球独家授权,采用NewCo模式,迈威生物获得最高10亿美元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
医药公司热衷于港股市场,与港股生物医药市场的表现有关。
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且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通过概念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年内在港上市的61家公司中,按第18A章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有10家,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去年全年仅有4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仅15.12亿港元。
香港市场创新药企业也迎来价值重估,今年以来,港股44只创新药概念股中,有11只股票年上涨超两倍,3只股票年上涨超3倍,其中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年内上涨713%。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 实习记者 刘艳爽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