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收益TOP10基金揭晓!谢治宇、葛兰等旗下基金上榜!

今年来,A股无论是交投活跃度还是涨幅表现均十分亮眼,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总成交额达301.92万亿元,已超过2021年全年成交额的257.28万亿元,刷新A股新纪录;市场表现方面,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涨幅约为15.84%,深证成指涨约29.88%,创业板指涨超51%。

在此背景下,以股票投资为主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显著回暖,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剔除2025年新成立的,现有主动权益基金共7262只,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5.13%,其中收益在50%及以上的有1549只,占比约21.33%,收益在100%及以上的翻倍基有73只。为了给予投资者参考,笔者按照基金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下同)分类,统计了今年前三季度收益TOP10的产品。

100亿及以上:永赢张璐第一!傅鹏博、谢治宇、赵诣、葛兰旗下产品均上榜!

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100亿及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19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4.37%,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32.72%。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永赢基金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018125)、睿远基金傅鹏博和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007119)、银河基金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

%title插图%num

夺得百亿规模组前三季度收益冠军的产品来自永赢基金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今年来收益为101.6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4.99%;该产品成立于2023年5月,虽然处于市场熊市阶段,但成立以来收益达153.4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是41.07%),取得了相当出色的业绩。

从基金中期报告中,不难看出该产品的持仓以机器人产业链公司为主。基金经理张璐认为,尽管机器人板块个股分化加剧,行业开始去伪存真,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在快速的发展,国内外主机厂密集更新相关的机器人进展,运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进步明显,并坚定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

另外,前十榜单中兴全基金旗下有3只产品上榜,分别是兴全合宜LOF(163417)、兴全商业模式LOF(163415)、兴全合润LOF(163406)。

兴全合润LOF由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二季度末该产品规模达218.50亿元,该产品前三季度收益为41.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4.20%),位列第8;成立以来收益为116.26%(成立以来业绩比较基准为60.33%)。

50-100亿:鹏华基金闫思倩旗下产品强势领先!今年来收益超110%!

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50-10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共42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5.55%,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48.53%。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C”(016531)、摩根基金(中国)杜猛管理的“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377240)、易方达基金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混合A”(014562)

%title插图%num

位列50-100亿规模组前三季度收益冠军的是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C”,今年来收益为110.8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25.08%),显著领先同规模的其他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达107.14%,远跑赢成立以来业绩比较基准的9.08%。

该基金重点布局制造业、新能源、新技术等,新技术中对具身智能在工业革命和制造业升级中影响最大,基金经理闫思倩在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的中期报告中表示,从长期来看,潜在的经济复苏、技术升级、海外降息等预期有望带来市场慢牛,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长期空间则更大。中长期看好固态电池、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升级方向

20-50亿:永赢基金单林旗下产品夺冠!

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20-5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共320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40.07%,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91.06%。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永赢基金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015916)、富国基金罗擎管理的“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002692)、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

%title插图%num

位列20-50亿规模组前三季度收益冠军的是永赢基金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今年来收益为114.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89%;产品成立于2022年11月,成立以来逆市实现92.65%的收益,而成立以来业绩比较基准为-2.17%。

根据基金的中期报告,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专注布局医药行业,集中于创新药方向。策略上,以“胜率型资产”为底仓,聚焦商业化路径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赔率型资产”增弹性,挖掘临床数据超预期、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领域标的。

10-20亿:冠军收益超190%!东吴基金刘元海旗下产品上榜!

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10-2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达457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8.14%,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91.35%。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022365)、中欧基金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C”(018994)、宝盈基金容志能管理的“宝盈策略增长混合”(213003)

%title插图%num

夺得10-20亿规模组前三季度收益冠军的产品来自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前三季度收益高达193.0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43.38%),该收益在现有7262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中位列第2!

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成立于2024年10月,成立至今不足1年时间,二季度末的规模为10.35亿元,自成立以来收益为232.0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42.79%。

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的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到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光模块三剑客“易中天”、PCB龙头胜宏科技、沪电股份、AI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等,这些个股在AI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股价涨幅领先。任桀认为,随着全球AI应用已进入较为健康成长阶段,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的红利

另外,上榜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东吴基金刘元海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混合A”(001323),今年来收益为91.3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20.89%;产品成立于2015年5月,成立时点几乎为2015年牛市顶点,但成立至今仍然取得十分亮眼的业绩,成立以来收益达512.4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58%。

5-10亿:5只翻倍基!中航基金韩浩旗下产品居前!

经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5-1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达667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6.73%,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98.86%。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中航基金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C”(018957)、中银基金郑宁管理的“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C”(020398)、华富基金沈成管理的“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007713)。

%title插图%num

夺得5-10亿规模组前三季度收益冠军的产品来自中航基金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C”,前三季度收益达126.1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3.79%,成立以来收益为200.84%,成立以来业绩比较基准为15.62%。

该基金以AI算力为主要投资方向,重点配置与光通信、AI服务器相关标的,基金经理韩浩表示,未来AI算力在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需求更为确定,聚焦技术壁垒高、业绩兑现确定性强的龙头企业更为受益,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带动的AI算力产业发展趋势仍将维持高景气。

1-5亿:上榜“门槛”最高!

经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1-5亿的主动权益基金达2055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6.94%,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113.50%。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022364)、中欧基金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018993)、中航基金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018956)。

%title插图%num

1000万-1亿:上榜全是翻倍基!前三季度收益最高超160%!

经公募排排网整理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在1000万-1亿的主动权益基金达2555只,今年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4.35%,收益前10的上榜“门槛”为109.42%。

前三季度收益位居前3的产品是:同泰基金王秀管理的“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014938)、恒越基金吴海宁管理的“恒越优势精选混合”(011815)、交银基金周珊珊和姜承操共同管理的“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519770)。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资料来源】: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收益计算说明】:按区间收益率由高到低进行排行。

【排行说明】:以上排行不代表公募排排网从事基金评价工作,公募排排网仅对自身所收录的公募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以一定规则进行展示,上述排行不得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唯一依据,亦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自研参考使用。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我司不从事任何基金评价业务,我司公布的任何评定结果均为内部研究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