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被告!蔚来被指虚增收入和利润,港股闪崩13%

来源丨深蓝汽车

蔚来,又摊上事了。

10月16日午后,蔚来港股突然跳水,盘中一度暴跌近13%,截至收盘仍跌9%。就在市场还在猜测原因时,一个重磅的消息传出——全球第六大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在美国法院起诉蔚来汽车及其高管,指控其涉嫌证券欺诈。

这不仅是GIC首次跨境起诉海外上市公司,更让蔚来创始人李斌和前CFO冯炜一同成为了被告!

蔚来虚增收入,靠蔚能做大业绩?

GIC的核心指控很直接——蔚来通过旗下的电池资产公司“蔚能”,虚增了收入和利润。

根据天眼查,蔚能的股东包括蔚来控股、宁德时代以及武汉光谷产业投资公司等等。

大家知道,蔚来走的是独特的“换电+电池租赁”模式。用户买车不买电池,只租用。而蔚来把电池卖给蔚能,从蔚能那边确认收入。问题在于,这笔钱是不是该一次性确认?

根据美国会计准则,如果电池控制权没真正转移,收入应当随月分期确认。然而,蔚来选择了“立即确认”,于是可以看到,在蔚能公司2020年8月成立之后,同年蔚来汽车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了一倍,从28.5亿元暴涨到66.4亿元,环比增幅高达46.7%。

GIC认为,这笔提前纳入报表的收入直接推高了蔚来美股股价,不然其不会在2021年初飙升到62美元的历史高点。

对于GIC的指控,蔚来方面的说法也很专业。他们认为,电池卖给蔚能以后,等于控制权就转移了,履约义务也完成,因此提前确认收入没问题。这部分收入都被披露在汽车销售收入中,也属于关联交易。

但关键争议点在于,蔚来究竟有没有实际控制蔚能?

蔚能是否是蔚来的“影子公司

GIC认为,蔚能根本不独立,而是蔚来控制的“影子公司”。如果这一说法成立,蔚来将被要求合并蔚能财报,之前的收入确认也将作废。

GIC列出几条理由,让这一切听起来像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做交易”的财务结构。

首先,GIC认为股权“卡点”可疑,像是在刻意规避监管。2021年蔚来增资后,持有蔚能公司19.84%的股权,而这恰好低于20%的“控制线”。

其次是蔚来在蔚能的实际经济利益高达55%,说明蔚来通过应收账款和担保控制了蔚能的大部分经济利益。

第三,据GIC透露,蔚能电池的类型、数量,甚至租赁价格都由蔚来决定。电池的运营、维护和用户计费也由蔚来或其子公司负责。这证明,蔚能的整个业务运营都依赖于蔚来。

目前,GIC针对蔚来的诉讼被暂时中止,等待此前美国投资者发起的集体诉讼结果,预计将在2025年10月开庭。

而就在被告上法庭的当口,屋漏偏逢连夜雨,蔚来还遇上了云南大理ET7起火事件。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3日,一辆蔚来ET7型新能源轿车在云南大理起火。网传视频中,一声巨响后车辆冒烟起火,所幸车上4人已及时逃生。

从最新消息来看,被告之一的李斌似乎并未被这两件事影响到心情。就在4天前,子品牌萤火虫将新车发布会开进了夜店,从网传照片来看,李斌被美女环绕,喜笑颜开,这种颠覆行业传统发布会的形式,也让李斌和萤火虫收获了一众年轻人的好评。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但如果GIC的指控被认定成立,李斌打造的“换电商业神话”将遭受一定打击。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