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书望 编辑/陈小泉
来源:燕梳师院
近日,保险公司换帅换将的消息层出不穷。与大多因年龄退休不同的是,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主动辞去公司总精算师职务。此次离职虽未影响公司短期运作,但市场对继任者人选、公司精算体系稳定性的关注持续升温。
总精算师卸任
10月10日,中国太保(02601.HK,601601.SH)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总精算师张远瀚先生的辞呈。张先生因工作变动,辞去本公司总精算师的职务。
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张远瀚先生的辞呈自送达本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图源:公司公告
张远瀚的履历,颇为亮眼。他拥有硕士学位,不仅是中国精算师协会理事,还具有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资格、美国精算师学会会员资格。此前,曾任花旗集团旅行者保险—花旗保险总部精算师,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上海)总精算师、副总经理、副总裁,生命人寿保险总精算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精算师。
在太保体系深耕了十余年,张远瀚长期担任总精算师,是集团核心决策层之一。然而,他却突然宣布卸任,或将转战中国平安,缘何?
据了解,他在中国太保的年薪属于“天花板”级别。从历年年报来看,2022年,其税前薪酬高达537.4万元,2023年降至488.4万元,而到了2024年,薪酬大幅腰斩,降至257.4万元,降幅超过45%。尽管腰斩,仍高于董事长傅帆、总裁赵永刚。因此,外界猜测,大幅的绝对落差可能影响了其留任意向。也有业内消息,此次他将转战中国平安。
从职务属性来看,总精算师是保险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承担着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风险管理等关键职责,其决策直接影响公司的稳健性。同时从张远瀚的薪资水平,足以说明了该岗位的价值。
而薪资大幅缩减,对于顶尖专业人才而言,无疑会引发其关于“收入与权责是否匹配”的考量。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的薪酬水平可以让大家安心做事,现在的激励机制明显失去了竞争力”。尽管降薪后其薪酬在公司内部仍处于高位,但大幅下滑本身传递出的信号,以及与市场化机构可能开出的价码之间的差距,很可能促使其重新评估职业选择。
“中考”成绩单亮眼
张远瀚任职的十余年间,恰是中国太保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以2019—2024年为例,除2023年外,公司总营收与净利润稳步攀升。期间,总营收从3854.89亿元攀升至4040.89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277.41亿元增至449.6亿元,2021年更突破37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然而,2025年开局遇冷。一季度末,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937.17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滑了18.1%,与2024年同期高达24.74%和64.95%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好在二季度强势反弹,上半年整体实现“逆袭式”复苏。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核心的保险服务收入达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同时,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85亿元,同比增长达11%,显示出强大的盈利修复能力和经营底蕴。
图源: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主营业务表现强劲,寿险与产险“双轮驱动”。寿险业务坚定推进“长航”转型,深化“2+N”渠道体系建设,实现规模保费1934.7亿元,同比增长13.1%。新业务价值实现稳健增长,其中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
产险业务则坚持效益优先,综合成本率改善至96.3%,承保利润同比增长30.9%,经营净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车险业务也整体进入盈利空间。
资产管理与投资表现稳健。截至6月末,中国太保总资产约3.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9%;管理资产规模达37729.61亿元,同比增长6.5%。面对市场环境,公司坚持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延展资产久期;在权益投资方面则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并稳步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黄金等新业务试点,为长期投资回报奠定基础。
良好的业绩增强了市场信心。截至2025年10月16日收盘,中国太保(601601.SH)股价为37.7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7%。同时,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且多数机构给予“买入”评级,对其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
合规经营是必修课
尽管业绩向好,但中国太保在合规方面依然面临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9个月,中国太保体系合计罚款金额较高,集团旗下寿险和产险公司是“重灾区”,违法违规事由包括“欺骗投保人”“编制虚假材料”等等。
9月,监管局均对太保寿险及太保产险的分支机构作出了行政处罚。当月19日,太保寿险衢州中心支公司因未依规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与保险费率,还编制并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以及资料,被罚款50万元。同时,对王丽萍警告并罚款2.5万元,对朱胜警告并罚款7万元。
图源:浙江监管局
同月9日,福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直指太保产险。信息显示,太保产险福州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处以40万元罚款。同时,时任该公司总经理的蔡敏,被予以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
太保产险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中心支公司,因其跨区域经营雇主责任险的违规行为,被处以1万元罚款;太保产险福清支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处以24万元罚款。
同时,时任该公司经理的陈君,被给予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太保产险罗源支公司,同样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处以24万元罚款。同时,时任该公司经理的于干,被予以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
图源:福建监管局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太保系APP也频频“踩雷”。近期,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上海市APP(SDK)进行抽查,通报27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应用。其中,太保寿险旗下的太平洋寿险APP和太享趣APP,均因“未妥善处理用户投诉”被点名。
此外,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寿险香港APP和太保寿险旗下的太平洋寿险BBE营运服务平台,也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通报,反映出集团在用户数据合规管理方面仍存在普遍性不足,与行业整体要求存在差距。
随着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中国太保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对于集团而言,能否在稳健增长的同时,筑牢风险堤坝、稳住核心团队、重塑市场信任,是其能否真正穿越周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