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年薪百万,辞职去画画了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title插图%num

最近,我去了趟浦东美术馆看奥赛展,意外被高更的画作吸引,那些色彩浓烈的作品,格外显眼。

%title插图%num

图源:浦美奥赛展

回来仔细一查,才发现他是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

是的,就是那个人到中年突然抛妻弃子的证券经纪人,跑去巴黎画画,最后死在了遥远的塔希提岛上。

这些年也有很多讨论,三四十岁有点积蓄,继续追梦吧,似乎很遥远;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吧,又总觉得有些不甘。

今天就来和你说说这个中年「觉醒」的故事,以及对我们的启发。

01

高更1848年出生在巴黎,童年在秘鲁度过,后来回到法国当了海军,退役后进入巴黎证券交易所工作。

他做得很成功,年薪达到3万法郎,相当于现在的14-15万美元(约100万人民币)。

他娶了丹麦妻子梅特,生了五个孩子,住着宽敞的公寓,是标准的中产阶级赢家。

但他有个爱好——画画

开始是去卢浮宫临摹,后来认识了印象派画家们,他作为大买家,出手阔绰,收藏了不少印象派作品,也算入了圈子。

后来他小试牛刀,学着作画,越画越着迷,被称作「周日画家」。

此时,画画对他来说,已经不只是消遣了

02

1882年初,巴黎股市崩盘,引发了法国19世纪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高更所在的公司受到重创。

35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全职画画。

妻子梅特完全无法理解,朋友们也劝他:画画可以当爱好,但别拿前途开玩笑。

但高更还是辞职了。他甚至认为失业是好事,因为这让他得以「每天作画」。

他觉得手里还有些积蓄,给自己几年时间,等画作卖出去,就能养活自己。

但是,他显然太乐观了——

一是积蓄很快消耗殆尽。他的投资,大部分都在股市里,也跟着蒸发了。

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丹麦,高更独自留在巴黎,住在破旧的阁楼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最困难的时候,他去当海报张贴工。

二是他的画完全卖不出去。巴黎的艺术圈嘲笑他「一把年纪了还来学画画」,评论家说他的作品「野蛮粗俗」。

但高更没有放弃。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我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停止画画。」

03

40多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更疯狂的决定:独自塔希提岛

我要逃离欧洲的文明,回到自然中去。在那里,我可以用最少的钱,画我想画的画。

某种程度上,这是他的「降本增效」策略。在塔希提岛,他用竹子和茅草盖个简陋的小屋,几乎不用付房租,当地的水果和食物也很便宜。

塔希提岛也给了他灵感。他用大胆的、非写实的色彩,画下了那些神秘的热带场景

那些画,就是今天我们在美术馆里看到的杰作。

但那时候,没有人懂。他把画寄回巴黎,艺术经纪人费了很大劲,只卖出了几幅,而且价格很低。

高更还是很穷,身体越来越差。最痛苦的打击,是得知最爱的女儿艾琳因病去世。

那一年,高更画了一幅巨大的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title插图%num

画名:D’où venons-nous ? Que sommes-nous ? Où allons-nous ?

图源:波士顿美术馆

画完之后,他吞下了砒霜,想自杀。被救回来后,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这幅画是他的「艺术遗嘱」,他本来打算画完就死。

后来,高更又搬到了更偏远的马克萨斯群岛,盖了一栋木房子,起名叫「快乐之家」。1903年,54岁的他在「快乐之家」去世。

死后,他的画才被世人认可,成为后印象派三杰之一。毕加索、马蒂斯,都深受高更影响。

那些他卖不出100法郎的画,后来在拍卖会上卖到了几千万美元。

但这一切,他都没看到。

04

高更不是冲动的疯子。他做过计划,攒过钱,也试过找后路。但他还是失算了。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能怎么帮他?

(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高更最大的失误,就是积蓄和投资大部分都在高波动的股市、艺术品里。股灾一来,他的「安全垫」大幅缩水(股票下跌,艺术品大幅贬值)。

对我们而言,做好资产配置,尤其是要追梦的时候。保留足够的现金或流动性好的资产,不要让一次市场波动摧毁你的计划。

(2)尽可能保留一个Plan B

他试过「半脱产」,当了十年多股票经纪人的同时,兼职周末画画。问题是,股灾让他没得选了。然后他就真的回不去了。

如果可以重来:或许可以在原行业保留人脉和可能性,或者发展一个相关的、能赚钱的「副业」

当然,这也只是后话。如果没有孤注一掷,高更的风格未必会那么鲜明,打动人心。

(3)给自己设一个底线

高更没有止损线。他说:「我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停止画画。」

悲壮、迷人,也布满荆棘。而他的选择,也让妻子独自抚养五个孩子,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失去了父亲。

咱们普通人呢,最好还是给自己设一个明确的底线。

比如:如果几年内收入达不到预期,就调整计划;或者如果存款低于某个数字,就回去找工作。

这对自己和家人也是理性的保护:自由是有边界的,那个边界就是责任

05

离开美术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我站在观景台,看着对岸外滩的灯火,想起高更写的那句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标准答案。

高更用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选择了月亮,丢掉了六便士,最后在孤独和贫困中死去,却在死后成为传奇。

对咱们来说:追梦可以,但未必需要那么悲壮。认真算一算:

你的安全垫够厚吗?(资产配置) 你的退路还留着吗?(Plan B) 你的底线设好了吗?(什么时候喊停)

毕竟,最好的冒险,是有准备的冒险。或许,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幸福的高更」:

既追逐月亮,也不把所有的六便士都丢掉。

既保留梦想,也守护好现实。

祝你,终有一天,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塔希提岛。并且,在路上就享受到它的美好。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