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华夏银行聘任三位“首席”,去年人均薪酬41万元

【高管动态】10月23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口气宣布聘任了三位“首席”。

根据华夏银行(600015)最新公告,刘小莉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首席风险官职务,但并没有离开公司,而是被董事会聘任为首席运营官。

此外,华夏银行董事会还聘任方宜为首席风险官,刘越为首席财务官。加上原有的首席信息官龚伟华,首席合规官杨宏,该行有“首席”头衔的高层共计有5人。

和不少银行设置了行长助理职务不同,华夏银行没有行长助理,笔者以为,“首席”和行长助理应该处在同一级别,都比副行长低一级。

五大首席,加上行长瞿纲,以及五位副行长杨伟(兼财务负责人和董秘)、刘瑞嘉、高波、韩建红、唐一鸣,共同组成高管团队。其中,高波、刘小莉、刘越为女性。

%title插图%num

所有高管的年龄遍布60后、70后和80后三个年龄段。杨伟、刘瑞嘉都出生于1966年,杨宏出生于1967年,韩建红出生于1969年,有3位副行长出生于1970年之前。

刘越,1977年2月出生、唐一鸣1979年12月出生,为两个75后。方宜是唯一80后,1980年9月出生。行长瞿纲出生于1974年11月,为“准75后”。

简单看看两位新高管刘越、方宜的简历。

刘越,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曾任华夏银行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北京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现任资产负债部总经理,持有2万股股票。

方宜曾任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北京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银行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北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

从简历看,方宜应该是从北京银行空降而来。有意思的是,他也持有华夏银行1万股股票,看来无论是作为银行从业者,还是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新东家都非常“熟悉”。

方宜也是管理团队中的唯一博士研究生。此外,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原来担任北京银行行长,是方宜的老领导,也是博士研究生。

%title插图%num

华夏银行是国内颇具实力的股份制银行,大股东是首钢集团,第四大股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也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两大股东合计持股32.54%,因此虽然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北京国资方有较大话语权。

10月23日晚间,华夏银行还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49亿元,下滑8.8%;净利润大约180亿元,下滑2.9%。业绩下滑或对高层和职工薪酬带来影响。

%title插图%num

至2024年末,该行职工总数大约3.9万人,去年人均创利71万元,人均税前薪酬超过41万元,增加1.4万元。

%title插图%num

至于高层,薪酬最高是原董秘宋继清,超过261万元,原首席审计官刘春华薪酬也有260万元;多位高层薪酬超过百万元,反而是职级更高的副行长和行长,薪酬都低于百万元,比如行长瞿纲薪酬为55万元,和其任职不满一年有关。

截至10月23日,华夏银行总市值1114亿元,市盈率4.2倍。至9月末,该行总资产近4.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