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黄文炜 潘小多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孙默 环球时报记者 徐嘉彤】编者的话: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新任首相。上任后,她将迎来一系列外交考验:先是26日起访问马来西亚并出席东盟会议,随后将与27日至29日访问日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紧接着还将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其中,日美领导人会晤备受关注——在当选后的首次记者会上,高市早苗就明确表示“在外交方面将以日美同盟为基石”。她所倡导的“日本重回巅峰”(Japan is Back)口号,与“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之间似有呼应,形成某种“政治共振”。然而,在日本经济形势严峻、政治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高市政府不得不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上。当日方利益与美方利益发生冲突时,高市早苗会作何选择,引发多方讨论。
用皮卡、大豆、天然气、防卫费“吸引”美国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当选意味着保守主义在日本的全面回潮。高市早苗曾长期受前首相安倍晋三提携,其保守派理念与后者高度一致,包括历史观、国家安全理念、经济政策主张等。早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高市早苗就沿用了2013年安倍晋三提出的“日本重回巅峰”口号。
“日本重回巅峰”口号诞生的背景是,自民党在2009年的众议院选举中惨败,此前其长期执政的局面宣告终结,于是安倍晋三在2012年众议院选举前提出“夺回日本”,领导自民党以压倒性优势再次执政。随着新政府上台,安倍政权于2013年6月正式提出“日本重回巅峰”口号。在日本国内,该口号宣告了 “安倍经济学”的全面实施;在海外,安倍晋三主张恢复自民党政府时期的日美同盟关系,提升日本国际地位。
那么,积极引用“日本重回巅峰”口号的高市早苗,准备把日本带回怎样的“巅峰”呢?虽然其完整的政策蓝图要到10月24日的施政演说之后方能明晰,但从高市就任首相后的一些言行举措来看,大致可以勾勒出她的总体构想。根据日本首相官邸网站10月21日公布的内容,高市政府有三大主要目标:实现强劲的经济增长、发展地方产业并保护民生、强化外交力和防卫力。日本媒体普遍认为,高市政府延续了安倍政府强调国家自主、经济再生、强化日美同盟的路线,但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如国际环境动荡、财政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严峻、自民党在国会中地位仍不稳等,“照搬”安倍路线的难度很大。
“高市早苗的当选标志着日本政坛与美日同盟的转折点。”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日媒认为,高市政府将延续安倍晋三政府“日美同盟+印太战略”路线,预计将与美国在安全、经贸、技术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因其保守强硬立场在与中国、韩国的关系中面临摩擦。日本新任外务大臣茂木敏充2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将在战略互惠关系基础上推进日中关系,通过对话处理分歧。

10月21日,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视觉中国)
目前看来,日美双方释放了不少相互拉拢的信号。早在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但尚未当选首相时,特朗普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在社交媒体发文对其表示欢迎和称赞。《新闻周刊》称,高市早苗也似乎把自己定位为“美国的可靠伙伴”,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在外交方面将以日美同盟为基石”。下周,美日领导人将举行会晤,可能的议题包括日本增加防卫开支、双方持续进行的贸易谈判、印太地区战略等。
在会晤前,日方已采取一些行动。在经贸问题上,英国路透社2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日本新首相通过承诺采购美国皮卡和大豆吸引特朗普。”日本政府正在敲定一揽子采购计划,包括从美国购入福特F150皮卡、大豆和天然气,并将在下周的贸易和安全谈判中把计划提交给特朗普。
在防务问题上,高市政府已宣布提升防卫费。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高市政府还将加速修订3份重要安保文件,推进防卫政策调整。政府准备把原计划在2027年实现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目标提前两年完成。目前,日本防卫费已提升至占GDP约1.8%。而美国要求将这一数字增加到3.5%,并向北约的5%看齐。不过,一位了解日美领导人会晤筹备情况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高市早苗不会在会晤时承诺任何新的国防支出目标。
据日本TBS新闻网报道,曾参与竞选自民党总裁的小泉进次郎如今担任日本防卫大臣,他表示,提前修订安保文件是因为当前安全环境复杂多变。他主张进一步放宽防卫装备转移规定,并表示在研究下一代潜艇动力时,不排除将核动力纳入讨论。不过,高市政府想要推进三文件修改和防卫装备政策放宽,仍需克服在野党反对与国会席位限制。
“如果有损日本利益,必须坚持立场”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日本重回巅峰”与“让美国再次伟大”之间的确存在“政治共振”。不过,“让美国再次伟大”强调收缩美国国际责任,优先考虑美国本土利益,并迫使盟友服从指令,比如要求盟友提升防卫费占GDP比重,要求日本分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扩大对美投资。在此前提下,“让美国再次伟大”已经否定了盟友的战略自主。而与此同时,高市早苗的“日本重回巅峰”核心目标就是“自主”,如推动修改宪法,让日本能自主行使集体自卫权;在印太地区扮演更为主动的角色,强调日本要“有自己的声音”,而非被美国牵制等。因此,在陈洋看来,日美之间很难达成广泛共鸣,“日本重回巅峰”与“让美国再次伟大”之间存在潜在矛盾。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22日刊文称,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的会晤将是“高风险”的,并且这场会晤成功与否将奠定接下来一段时间日美关系的基调。
《新闻周刊》注意到,高市早苗也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特朗普唱过反调。比如,今年4月,高市早苗称,特朗普关于《美日安保条约》的相关言论正导致日本民众对美国是否会在有需要时支援日本产生疑虑。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刊文分析称,高市早苗可能会推动特朗普制定全面的防务合作议程,该议程目前仅停留在前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的一段简短的联合声明阶段。特朗普可能要求日本分担更多防卫义务,包括承担驻日美军相关费用。
驻日美军费用分担一直是日美同盟反复产生摩擦的议题。日本防卫省的数据显示,2024财年“在日美军相关经费”的预算额已经达到8601亿日元(约合56.4亿美元),连续4年创新高。《冲绳时报》在美军基地负担问题上警告称,冲绳县民对“日美一体化”推进带来的基地费用及风险进一步转嫁至地方表示担忧。日本政府强调“日美同盟是基石”,但地方层面尤其冲绳民众感受到的是基地负担增加与地方利益受损。高市政府一方面要维系同盟,另一方面则要避免被贴上“美国战略附庸”的标签。
在贸易和产业链等领域,“日本重回巅峰”与“让美国再次伟大”也存在矛盾点。今年9月竞选期间,高市早苗表示,石破茂政府在日美关税谈判中承诺了约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如果在协议实施过程中,发现有损日本利益的不公平条款,我们必须坚持立场,包括可能重新进行谈判”。她是当时5位自民党总裁候选人中唯一提出日美关税协定不平等之处的人。竞选胜利后,她表示将遵守该协议。日本希望保护本国中小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而美国希望其盟国更紧密地配合其战略。日本强调“日企优先”“出口促进日本利益”,可能与美国要求其为美企“保驾护航”有所冲突。
日本舆论普遍认为,高市早苗要调控这类矛盾难度较大。高市政府若偏重“日本优先”政策,实施产业保护、贸易壁垒、减少对美依赖等措施,可能激起美国反对,也可能遭到国内反对派或部分产业群体的反弹。如果高市政府为了稳固日美同盟而对美过度妥协,则可能被国内保守派支持者视为背离其“重回巅峰”的承诺。
另一个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问题是,高市早苗能否与特朗普建立类似安倍晋三与特朗普的良好私人关系。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安倍在世时与特朗普关系十分密切,特朗普甚至直呼他为“晋三”。
核心问题是多大程度上对美行使外交自主权
“高市早苗在强硬立场与外交接触间寻求平衡。”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日本外务省一位高级官员告诉《日经亚洲》,他对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在高市政府领导下能否持续良好势头表示“担忧”。“高市早苗的政策与安倍晋三如出一辙,都是强化日美关系,这可能危及韩国的战略地位。”《朝鲜日报》称,高市早苗作为强硬保守派,其主张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颇为相似。此外,她秉持强化日美同盟、对华强硬的政策立场。在此情况下,韩国可能在三国同盟中面临边缘化。
不少学者强调,比起外交政策,国内问题对于高市政权来说有着更高的优先级。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研究系教授莱夫-埃里克·伊斯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分析说,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与其说这是一次外交政策的转型,不如说是对日本政党的重塑”。这位教授认为,高市早苗所在的自民党希望她能重塑该党形象、扭转该党近期低迷的人气,同时在立法联盟重组过程中争取小党派的加入,“但日本近年来首相更迭频繁,这位被称为‘铁娘子’的政治人物必须迅速取得政绩才能稳住权力”。
多位日本学者、前官员和主流媒体评论员都强调,即便日本与美国加强同盟关系,也要在宪法界限、国会监督、言论与人权保障的框架内推进,反对以“安全保障”为由绕过民主程序。
美国知名日裔学者、乔治·华盛顿大学日美关系教授望月对《日经亚洲》表示,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自民党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日本在维持日美同盟的同时,应在多大程度上对美行使外交自主权。他认为,高市早苗推行更自主的防卫政策,反而可能与美国“克制派”减少军事干预的主张形成互补,甚至能推动后者将美国外交政策引向非军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