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系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是过去一段时间资本市场表现出色的重要基本面支撑。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市场一直有两个重要关切:一是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是如何更好的推动全球化打开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公报内容对上述两点都有积极、清晰的回应,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市场信心。
“战略定力+历史主动”,以积极战略应对复杂环境。 针对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环境,本次会议在前瞻性指出将面临“ 深刻复杂变化 ”的基础上,提出需“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 ”,特别指出要在“ 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时,“ 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体现了中央在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下将采取更加积极态度、主动作为。这一政策基调,将有助于从战略层面打消市场对不确定不稳定性的担忧。
内外施策,战术上“双管齐下”作出系统性安排。 一是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针对当前科技“卡脖子”等外部扰动,科技被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大目标的第二位,明确要求“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针对外部潜在的复杂形势,明确将“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纳入主要目标,并将“ 国防实力大幅跃升 ”纳入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三是更加突出以开放打破外部制约。本次会议不仅将“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列为十二大重点工作的第五位,排位较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第九位大幅提前,且将“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纳入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在中曾指出,“中国经济的核心矛盾是外部”,而本次全会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方面,既提出了提升自身实力“练内功”的要求,也有以开放拓展外部环境的政策,对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约束给出了“双管齐下”的系统性安排。
本次全会有助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向好的基石有望得到进一步夯实。正如我们在中曾指出的,本轮市场行情的背后,是经济硬实力、政策面、和中美竞争带来的风险偏好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本次会议公报来看,有望进一步打消市场微观主体对中长期发展的疑虑,有望进一步强化本轮行情的核心支柱。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对A股市场后期走势保持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