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最新发审动态现场监督案例揭秘 英虎机械IPO往事再遭影射!

%title插图%num

导读:从上交所透露的种种细节,或许外界难以得见这家带病闯关IPO企业的真身,但据叩叩财经从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这家成为最新一期上交所上市审核动态中的现场督导通报案例的主角或正为在2024年1月底被叫停IPO审核的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纪沐阳@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2025年10月下旬,最新一份《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5年第5期)》(下称《最新审核动态》)正式出炉,并由上交所向各大会员单位及中介机构内部下发。

以“为持续加强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建设,便于市场参与主体及时了解发行上市审核监管工作动态,进一步提升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更好地做好发行上市申报工作”为初衷,上交所在该份《最新审核动态》中,向业内通报了其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发行上市审核情况。

据上交所统计,在2025年的7月至9月,其共召开上市委会议13次,审议通过了10家企业的拟IPO申请,此外,也有12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注册生效。在同一时段内,有6家企业完成了其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梦想,总募集资金达到了252.08亿元。

虽然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中,上交所IPO的申请受理并未继续承接2025年6月中的潮涌之状,但审核的速度却在肉眼可见地加快。

在2025年5月和6月中,虽然上交所共受理了多达28家企业的上市申请,但在此期间仅召开了三次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的企业上市申请也仅有3例,同期获得证监会注册生效的上交所上市申请也仅有2家。

在IPO融资规模上,监管层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释放出的种种信号,也让外界能明显感觉到IPO“强监管”政策的松绑。

因为在2025年的5月至6月中,上交所也同样有6家企业完成了IPO募资后挂牌上市交易,但总募资额度仅有86.14亿。

“2025年第三季度中,A股IPO市场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电新能’)的顺利上市,这是2023年8月监管层对IPO采取强监管措施后,首家获准发行的融资规模超过百亿的新股。”一位来自于某中字头大型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向叩叩财经表示,“这让业内看到,经过波折的A股又再次具备了容纳巨额融资IPO企业的流动性。”

据华电新能在2025年6月26日公布的IPO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显示,其计划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约为49.69亿股,以募集约180亿元投向“风光大基地”、“就地消纳负荷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和“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等四大项目。此次发行的新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2.13%。

2025年7月16日,华电新能正式登陆上交所,其以3.18元/股的发行价最终通过该次IPO融得181亿资金。

在自律监管实施方面,上交所透露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第四季度中,其共针对 4 家 IPO 申报项目、1家再融资申报项目中的发行人信息披露问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采取纪律处分 2 次(公开谴责、通报批评)、监管措施 10 次(监管警示、口头警示),涉及发行人 2 家次及相关责任人 2 人次、保荐机构 2 家次及保荐代表人 6 人次、会计师事务所 2 家次及签字会计师 4 人次、律师事务所 1 家次及签字律师 6 人次。

在这份《最新审核动态》中,上交所也对在过去三个月中遭到监管的案例进行了“匿名”通报。据上交所称,自律监管处罚涉及的发行人共有“2家次”。

案例一为在IPO申报过程中,“未如实说明与前员工相关利益安排,导致申报核查文件内容前后矛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上交所透露,经过现场督导发现,在股份权属清晰相关核查中,发行人A 公司及其实控人未如实说明与前员工的相关利益安排,隐瞒安排离职员工在供应商处任职并参与募投项目建设、通过子公司间接向其发薪等事实,并多次变更实控人向前员工账户存现性质的表述。

同时,中介机构亦存在核查不到位情形,出具的核查结论前后不一致、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对股份权属清晰等发行条件的审核判断。

基于上述原因,上交所所对发行人A公司及实控人予以通报批评,对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予以监管警示,对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予以口头警示。

案例二为在IPO“申报文件未充分披露股份代持情况,中介机构相关核查不到位”。

某发行人B 公司的直接股东 C 合伙企业为申报前 12 个月的新增股东。

经上交所查明,C 合伙企业入股发行人时,其财产份额持有人上层结构中存在代持情形,申报文件未如实披露上述情况。中介机构仅依据 C 合伙企业出具的承诺函即认定不存在股份代持,不符合《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最终,上交所对直接股东C合伙企业予以监管警示,同时对发行人B公司、相关保荐代表人及签字律师予以口头警示。

A公司和C合伙企业的真实身份并不难猜。

2025年7月4日,上交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对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

据上述决定称,对新黎明予以通报批评,对其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振晓予以通报批评。

新黎明之所以遭到上交所严惩,即与其在申报IPO过程中,“未如实说明与前员工相关利益安排,导致相关核查文件内容前后矛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有关(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2025年下半年首例IPO监管处罚落地,新黎明上市铩羽之谜终揭:隐瞒前员工利益安排,俩华泰联合保代被追责后年内已60名保代被罚!》)。

而C合伙企业则为南京招银现代产业壹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称“招银共赢”),因其作为某申报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直接股东时,4名招银共赢有限合伙人替17名招银国际及其下属企业员工代持股权,导致相关申报文件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2025年8月20日,招银共赢也遭到了上交所的监管警示。

和此前每一份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一样,作为最大的看点之一,上交所还会在其中以匿名的方式公布现场督导典型案例的通报。在日前下发的这份《最新审核动态》也毫不例外。

上交所在《最新审核动态》中透露,其对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实施保荐业务现场督导。根据该企业IPO的申报文件,报告期内该发行人存在第三方回款、现金收付、个人账户收付款、资金拆借等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形。

“发行人称已对内控制度进行了整改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充分披露,中介机构核查后对内控有效性发表了肯定意见”,上交所在最新的现场督导案例通报中称,“但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报告期内曾存在内外两个账套(以下简称“账外账”)、购买票据等未曾披露的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并发现保荐机构对相关问题未予以充分核查。

从上交所透露的种种细节,或许外界难以得见这家带病闯关IPO企业的真身,但据叩叩财经从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这家成为最新一期上交所上市审核动态中的现场督导通报案例的主角或正为在2024年1月底被叫停IPO审核的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虎机械”)。

英虎机械是在2022年年底,于德邦证券的保荐下,向证监会递交了核准制下的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2023年3月,随着主板注册制的全面改革落地,英虎机械也和其他上百家“核准制下的存量拟上市企业”一同平移至交易所继续接受注册制下的审核。

需要指出的是,据叩叩财经获悉,在前次IPO失败近两年时间后,英虎机械日前又悄然启动了再次向A股上市冲锋的计划。

1)上交所最新案例通报再揭英虎机械违规事实

%title插图%num

在2024年12月中旬,因在申报沪市主板上市的过程中存在多处违规问题,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虎机械”)就已经遭到了上交所通报批评(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IPO现场督导再显威,主动撤回主板上市申请近一年后,英虎机械A股铩羽之谜终揭:会计、财务内控皆不规范,前发审委员再遭通报批评!》)。

在彼时上交所英虎机械IPO的违规定性中,主要认定其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及整改情况未完整披露”、“申报文件信息披露多处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情形”等“三大罪状”。

如今,随着《最新审核动态》中上交所最新的现场督导典型案件的通报,英虎机械前次违规申报主板上市的更多细节在获得相互印证的同时也更进一步浮出水面。

据上交所在对英虎机械的通报批评的决定中曾这样写到,“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在发行上市申请前对财务报表进行了调整,部分调整缺乏合理依据,涉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付账款等多个科目,存在通过相关账户期末余额和当期发生额倒推得出期初余额的情形。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未于申报文件中准确披露相关信息。”

至于英虎机械缘何会在申报上市前进行财务报表的调整,缘何会被监管层认定调整缺乏合理性,在上述通报批评决定中并未详细提及。

上交所在这份《最新审核动态》正好补充上了相关“细节”。

据《最新审核动态》称,这家被最新予以现场督导案例通报的某企业,在”报告期内存在账外账”,在中介机构进场后,对该公司内外账问题进行梳理,并编制了审定财务报表。

但经过上交所现场督导发现,该拟上市企业的“账外账”整改未被相关中介机构充分核查:

一是内外账数据与审定数均有较大差异,例如净利润审定数与内外账金额差异超过30%,超过重要性水平,但未见保荐机构对账务梳理结果进行核查的底稿记录;

二是该企业无法提供内外账调整至审定数的差异明细,IPO报告期后两年的年报审计又分别对内外账梳理结果进行了再次修正,反映当时审定的财务报表可靠性存在较大问题;

三是梳理账务使用的内外账记录、销售台账、MES 业务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欠缺依据:导致调整期间有关业务发生额数据的准确性无法核实;

四是部分资产负债期初余额根据期末余额及梳理所得的发生额倒推,由于发生额准确性无法核实,导致期初余额的准确性也无法核实。

除了“账外账”的整改问题,上交所称该被当做最新现场督导典型案例通报的某企业,也还未“未充分关注发行人购买大额票据的不规范行为”。

“报告期,发行人通过票据方式支付供应商货款的金额占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1.04%、49.73%、64.10%”,现场督导发现,报告期第一年发行人通过票据中介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用以支付供应商货款,购票金额约2.31亿元,占当年应收票据借方发生额的比例为46%。发行人与票据出售方未发生真实交易或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不符合《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形。保荐机构未关注发行人购买票据的合规风险,未督促发行人完整披露上述不规范行为及相关整改情况。”在《最新审核动态》中,上交所对该现场督导典型案例通报称。

“报告期内发行人通过票据中介机构购买大额银行承兑汇票用以支付供应商货款”,“保荐人未关注发行人购买票据的合规风险,未督促发行人完整披露上述不规范行为及相关整改情况”,这也正是2024年底,上交所对英虎机械及其相关中介机构予以通报批评的理由之一。

“拟IPO企业在报告期内存在大规模的通过中介机构购买银行承兑汇票进行供应商结算的情形。这样的操作至少在IPO审核实践中是很少见的,这应该属于典型的严重的票据违规行为了”,在彼时英虎机械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之时,就有业内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经。

而英虎机械在早前申报沪市主板IPO时,向上交所递交的申报材料中也明确写到“公司为节约资金成本,依托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21年7月开始办理并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向供应商支付采购货款,金额及占比较大”。

数据显示,在2021年和2022年末,英虎机械的应付票据就分别高达3.4亿元和3.93亿元,占其流动负债的比例达到了36.62%和46.78%。

2)英虎机械悄然重启A股市场的资本化

%title插图%num

这边厢,上交所刚刚在《最新审核动态》中将其前次IPO违规事实作为典型现场督导案例进行通报,巧合的是,几乎同一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英虎机械又开始对A股上市的计划蠢蠢欲动。

据叩叩财经获悉,2025年10月17日,英虎机械已悄然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系统”)递交了挂牌申请,欲登陆新三板,转身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对于前次IPO时被上交所现场督导出的“带病污点”,英虎机械在刚刚向股转系统递交的新三板挂牌申报材料中称:“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已对上述行为整改完毕,公司已加强公司业务、财务等方面的内控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并认为“相关纪律处分不会导致其不符合新三板挂牌条件”。

显然,和大多数曾有过A股IPO经历的企业一样,挂牌新三板应仅是英虎机械接下来即将展开的资本部署的第一步。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申报前提条件的北交所,或才是此次英虎机械资本之旅的心之所向。

的确,从当下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环境再结合英虎机械自身的基本面来看,北交所应是其目前能够尽快实现A股上市目标的最佳途径。

作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玉米收获机械专业制造商,英虎机械的主要产品为摘穗剥皮型和茎穗兼收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抛开在不到一年前才刚刚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的“污点”不谈,最近几年来,英虎机械那每况愈下的业绩和不断收紧的A股上市监管政策,就几乎截断了英虎机械沪深IPO的前路。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2年时,英虎机械曾迎来了其业绩增长的高光时刻,在当年中,其录得营业收入17.9亿元,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2.179亿的历史高点。

但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英虎机械营收和利润皆双双出现了持续性下跌。

据英虎机械向股转系统提交的最新一份挂牌申报材料显示,在2023年中,其营业收入下滑至15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跌至1.69亿,同比下滑超过22.2%。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英虎机械的营业收入进一步下滑至13.8亿,扣非净利润也跌至1.5亿。

而在2025年前4个月中,英虎机械的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716.85万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