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降维打击,开始了

原创 刘博团队

近期,一张关于深圳住宅限高80米的截图,刷遍了地产圈。

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无论是国家最新发布的规范,还是前海最新的土拍,都执行了该标准。一个共识正在形成:深圳,正在进入了“好房子”的时代。

下一代“好房子”的真正价值核心,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当大多数房企还在思考如何“活下去”的时候,一家与深圳共同成长了37年的本土企业——星河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星河”),早已开始在下一个“level”探索答案。

01

37年的资历,AAA的底气

谁有资格,给好房子打样?

在行业经历残酷洗牌的今天,谁能定义“好房子”,一看履历,二看底气。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5周年,短短几十年,深圳从一座边陲小镇跃升为全球瞩目的一线城市。

作为一座平均年龄仅32.5岁的移民城市,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汇聚地,五湖四海的文化在此交汇、碰撞、重组,这种高度流动的特性,本身就是创新发生的源泉。

因此,能深度参与这段浓缩了世界城市发展精华的剧烈变迁,本身就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

在这场城市进化中,诞生于1988年的星河,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城市共建者的独特样板。

1995年,当深圳还在解决“有没有得住”的问题时,星河便以“怡和山庄”等项目,率先开启了对“好不好”的品质探索。

2006年,凭借福田COCO Park及中心区系列地标,星河将“好房子”的内涵从单纯的居住空间,延伸至与城市核心共繁荣的“好生活”。

2010年后,星河的格局再次跃升,以深圳星河WORLD为范本,将“好房子”的定义彻底升维至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好生态”,实现了从“一个家”到“一座城”的引领。

这段与城市共生的历史,让星河拥有了定义“好房子”的资格。

然而,在今天的市场,深厚的履历仅仅是入场券,真正能穿越周期的,还看硬核实力。

当地产行业经历剧烈调整,众多民营房企深陷泥潭,星河的稳健,显得格外“另类”。

金融圈流传着对其“四个没有”的极高评价:没有上市,没有美元债,没有表外融资,没有金融理财产品。

这种近乎保守的财务策略,让星河成为行业中少见的“三道红线”全绿企业,并连续五年获得中证鹏元AAA主体信用评级。

%title插图%num

在交付方面,2024年星河完成31次交付,超1.8万套品质房源顺利交到业主手中,普宁星河明珠湾等多项目实现提前交付,入选“2024中国房企超级交付力TOP24”榜单。

这份底气延续到了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仅在今年1-3季度,星河地产就累计交付项目21批次,超8000户业主喜提新房,交付面积超82万平方米,且整体交付准时率达100%。

在行业普遍“保交付”的当下,星河做到了“优交付”:不仅6个项目提前交付,且在严苛的第三方飞检中,房屋质量合格率达100%,业主满意度高达89分(赛惟咨询数据)。这背后是“星智造”与“星开发”体系的强力把控。

当与城市共生共长的“资格”,与穿越周期的“底气”集于一身,星河为“好房子”写下的答案,注定将给市场带来一次深刻的启发。

02

好房子的价值重置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在电梯里遇到熟悉的邻居,却只能相视一笑,不知如何开口。我们住在同一栋楼,只是邻居,却不再是“邻里”。

现代都市住宅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不够高、不够新,而是在物理距离被无限拉近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连接却在快速消散。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太过于“情怀”了?

但事实是,在今天,这是决定资产价值的核心命题。

因为市场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当户型、园林、精装这些硬件参数陷入高度同质化的内卷,任何微小的创新都会被迅速复制。唯有无法被复制的社区文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能构筑起真正的护城河。

未来的房产价值公式,正在被重写:一半属于建筑本身,另一半则属于生活与人。

这种趋势已经在市场中得到验证:

北戴河阿那亚,凭借上百个社群,创造了95%销售来自老客户推荐的成绩;

成都麓湖生态城,依靠两百多个社群,将复购与推荐比例,拉高到了恐怖的70%。

这些案例说明,一个有活力的社群,能创造出让业主用真金白银和口碑去捍卫的超额价值。

这套打法,星河早已洞悉,并将其作为“五好房子”战略的核心压舱石——“好邻居”与“好生活”。

星河的实践,并非自上而下的生硬嫁接,而是从一个个真实场景中,自下而上地生长出来。

就像在河源星河丹堤,可能仅仅是因为物业人员发现社区图书馆使用率不高,而去尝试组织的一场读书分享会,却意外点燃了一群爱书邻居的热情,最终诞生了“悦读社”。

类似的实践,始于2006年成立的“星河会”,它以构建“情感连接”为核心,发展出拥有数十万会员的大家庭,并以此有效带动了客户的续购率。

此后,星河通过陆续推出“超企服务中心”“COCO Club”“星邻里”“星友汇”等多个客户服务平台,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情感维系,而是通过圈层活动、社团孵化与企业服务,极大地拓宽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title插图%num

星友汇活动实拍图

到了2023年,星河的社群思维被提升至战略高度,以更精细化的运营激活了整个服务矩阵。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的业主,专属的社群应运而生:

“童星社”通过亲子研学与创意手工,陪伴儿童成长,让孩子成长不孤单;
“乐活社”依托登山徒步与落日慢跑,为都市青年打造兴趣社交的第二空间;
“恒星社”借由太极晨练与养生讲座,丰富长者生活,让银龄生活再发光;
“共益社”推动社区环保与志愿者行动,让“我为人人”的善意在社区日常中流淌。

社群服务从一开始,就坚持“共建、共享、共益、共融”的理念,发挥业主的主人翁精神,让业主们真正从“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社区的共建者”。

比如成都星河WORLD,自2024年5月启动社群服务以来,已累计举办超两百场社群活动,其中80%由业主自发主导。包括星缘社长筹划“千人相亲大会”、演讲社长打造“言值赋能”平台等。

%title插图%num

成都星河WORLD乐跑社

而华东区域的常州星河丹堤,由8个兴趣社团的主理人发起,每月联合社区团委、项目物业开展社群议事会,讨论社群活动计划、社团发展规划,以及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等事务,业主们用自己的热情与才华,重构现代社区的公共生活。

%title插图%num

常州星河丹堤东方节气博览会

目前,星河集团“星邻里”模式已在全国18个项目落地、运营空间达152个,年均活动超1100场,成为美好生活共建的重要载体。

而对这份“软实力”的深度投入,最终赢得了市场的最高认可——其标杆项目河源星河丹堤,不仅荣获“社群运营全国标杆案例研修基地”的称号,更与北京史家胡同、北戴河阿那亚等知名社区一同入选《中国社造案例集》。

我们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住进高楼,现在,是时候思考如何再次“走出门”了。

因为真正的好房子,不仅是身体的居所,更是心灵的归处。

03

星河的“降维”打击

上面精彩的“邻里故事”还只是星河更大战略版图中的一个版块。

星河要打造的,是一个“居住—消费—产业”的全周期服务闭环,这才是星河真正的“降维”打击。

我们看到,星河社区的活力可以无缝延伸到城市商业版图。

星盛商业作为星河旗下举足轻重的业务板块,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从一棵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如今已覆盖超20座城市,管理服务商业项目超50个。这背后,是星河强大的运营力在支撑。以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为例,这座开业19年的中国首个开放式“情景式购物街区”,早已超越了“购物中心”的定义。

它至今仍是活力满满的城市潮流中心,被重塑为社区的“城市会客厅”,承载着邻里们的周末欢聚与节庆回忆,让“家”的边界得以向城市延伸。

%title插图%num

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 实拍图

我们看到,对于有事业追求的业主而言,家门口的深圳星河WORLD,就不再只是一片产业园区,而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创新生态。

星河以“房东+股东”的双重角色,为超2452家企业深度赋能,这不仅是为城市创造价值,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无限可能。

%title插图%num

深圳星河WORLD实拍图

我们还看到,星河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投入,累计捐建50余所学校,提供近10万个学位,为社区的下一代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当一个个社区的小生态,与整个城市的商业、产业、教育大生态同频共振时,星河作为“城市运营引领者”的价值才得以完全彰显。这正是星河与其他开发商在品牌竞争力上的核心区隔。

结语

深圳住宅的“限高令”,看似为物理边界画上了一条线,实则为行业的未来,推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窗。

它逼着所有玩家去思考:当高度不再是炫技的资本,什么才是房子的终极价值?

从定义不同时代的豪宅标杆,到穿越周期的稳健财务,再到今天对邻里关系和城市生态的系统性重塑,星河的每一步,都是对“美好生活”这个时代命题的深刻回答。

在“好房子”的新时代,建筑的高度终有上限,但生活的温度,邻里的温情,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