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开完了,接下来该买谁?

这两天我们都在关注大会,现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也出来。

在各个领域里,会议频繁提及科技,“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要方向。而科技板块也是最近一年的市场主线方向。

在一些官方的政策性文件里,也提到过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 10 个重点产业领域。

最近,不少人问有没有切合新质生产力的宽基指数,我大概看了一下,觉得中证500指数既包括了新质生产力,又有一些相对低估值的板块,价值和成长比较均衡,在当前市场下,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工具

首先看中证500指数的成分股

指数成分股中科技创新领域占比较高,涵盖了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前沿技术行业。占比最高的电子行业(16.63%)、次高的医药生物(9.73%)、第三高的电力设备(7.85%)。

%title插图%num

从成分股看,大部分头部成分股都与新质生产力的部分领域相契合,能够较好地从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和支持中获取政策红利。

%title插图%num

相比于其他宽基指数,中证500指数代表了中盘股,成长性优于沪深300,稳定性又强于小盘股比如中证1000。

在指数增强或量化投资里,其实机构更愿意以中证500为基准做增强,从实际业绩看,中证500指增产品历史上能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我们统计发现,在2016年底的时候,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只有15只;而到今年上半年,数量增长至71只。这说明了各家积极布局,也说明了市场有长期的需求。(来源:Wind)

我顺便拉了一下市场上几家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

%title插图%num

(来源:choice,截至2025.10.24)

这6家里,前三家是这几年指数增强做得不错的,尤其是中欧这只,我们看到今年收益、近3年涨幅都是领先的。后面三家是较早布局指数增强的。

先看中欧基金这只,今年超额收益明显。今年中证500指数涨26.77%,中欧中证500增强涨38.27%,跑赢跟踪指数11.5%。同时也跑赢了绝大部分同类基金,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同时这只基金在回撤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在今年4月初的回撤中,中证500指数下跌 4.52%,同类产品平均回撤4.88%,表现跑输中证500,而同期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回撤4.25%,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前12.2%分位数。(来源:Wind)

%title插图%num

基金经理钱亚婷、宋婷,量化投资经验丰富,另外宋婷还曾在私募量化任职。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就是靠基金经理的水平。

我们还是根据申万的数据对增强效果拆分,结果表明,这只基金的超额收益是通过基金经理选股+交易贡献较大,也就是通过量化选股实现超额收益的。

%title插图%num

通过数据我们还发现了,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在行业分布上较为贴近基准指数,最大超低配比例未超过6%,也就是这只基金没有过多押注某一行业来获取超额收益,而是侧重选股。

从产品半年报的全持仓来看,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完全是在中证500成分股里选股,这一点非常难得。要知道,中证500指增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市值下沉,到更小的股票上寻找超额。这样做的超额“很香”,但在市场极端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大幅回撤(比如24年初),因此成分股内选股能让产品的超额更加稳定。

%title插图%num

另外,博道基金的杨梦、西部利得的盛丰衍,这几年市场接受度也比较高。后面三只基金,其实是,也是最早一批归国的量化基金,巴克莱三剑客,所在的基金公司,有长期的实战业绩可以验证。都是不错的指数增强基金经理。

面对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如果觉得单一行业难以把握,不妨选择像中证500这样的指数,与新质生产力契合度高,又能兼顾均衡。

另外,根据Wind预测数据,中证500预计将在2025及2026年营业收入继续小幅稳定上行;未来的净利润提升预计将较为显著,2025及2026年分别将提升24.7%和18.1%,较过去几年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在当下复杂行情里,不妨选择像中欧中证500增强这样的基金,既不会错过大行情,又能获取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