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创,谁是实体企业身边的“最强外挂”?

%title插图%num

日前,中金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7.61亿元,同比增幅达54.36%;归母净利润为65.6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9.75%,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仅第三季度,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79.33亿元,同比增长74.78%;归母净利润22.36亿元,同比大增254.93%。

八妹注意到,中金公司各主要业务线收入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中金公司的业绩表现,也是我们观察证券行业夯实金融核心价值、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1.

/主营业务多点开花,

核心优势持续巩固/

具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各业务线表现强劲: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5.16亿元,同比增长76.31%;
投行业务净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42.55%;
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26.61%;
自营业务收入109.66亿元,同比增长46.99%。

其中投行业务斩获了多个行业“第一”。根据Wind统计,中金公司在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均排名第一;A股IPO承销市场排名第一;港股IPO承销规模均排名第一;港股再融资承销规模排名中资券商第一;中国并购市场已公告交易规模排名中资券商第一。

在项目执行方面,中金公司前三季度可以说是“爆款”频出,接连打造了好几个备受市场关注的标杆案例。

比如在A股市场,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机构,成功护航今年A股最大IPO华电新能。这个项目实际募资达到181.71亿元,规模超过了上半年A股募资额前十名公司的总和。它也由此成为全面注册制以来首个突破百亿规模的主板IPO,同时也是近三年来最大规模的央企A股上市项目。

在港股市场,中金公司参与的宁德时代港股IPO是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而且中金公司协助引进了超过十家主权基金参与投资,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按下了加速键。

消费赛道同样表现抢眼。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项目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以蜜雪冰城为例,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超过5000倍,刷新港股历史纪录,国际配售也获高质量覆盖,在中金公司的助推下,投资者们对新茶饮行业的认可都表现在了“真金白银”上。

而在近期的奇瑞汽车港股IPO中,中金公司再度扮演“关键推手”。奇瑞汽车是近十年来整车企业最大规模的港股IPO,销售方面,中金公司全权负责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广泛覆盖香港市场意见领袖投资人与产业链主企业,并在簿记中成功转化多家国内外主权基金、全球顶级长线基金及多策略基金。这不仅是中金公司以金融赋能中国制造出海、助推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也展现了中金公司在区域深耕与资本运作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

其他业务板块同样稳步推进。如财富管理业务买方投顾规模在7月中旬突破千亿,9月末已攀升至近1200亿元,持续夯实公司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协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这一系列成绩,说明中金公司的品牌实力和平台价值正在被市场广泛认可。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金公司有望进一步发挥其在跨境联动和综合服务方面的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2.

/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向“产业投行”加速转型/

在科技金融领域,中金公司已累计保荐科创板上市公司50余家,融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约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的五分之一;在硬科技领域直接投资的项目超过1100个,累计投资金额超900亿元。

伴随今年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正式落地,中金公司也在积极参与科创债券市场建设,成功助力发行上交所首单“实验室经济”科创公司债、首批金融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并创设“中金公司企业科创债活跃券篮子”,逐步构建起涵盖承销、投资、做市与衍生品服务的科创债市场新生态。截至今年8月,中金公司在科创债承销发行方面已助力企业融资超3300亿元,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科创浪潮在为券商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金公司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差异化的评价体系,打破过去只看资产和规模的传统思路,转而通过企业科创画像、能力标签、知识产权评估等方式,更精准地识别企业的“科创成色”与核心价值。

在服务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方面,中金公司创新提出“产业投行”模式,实现从传统通道服务向产业深度赋能的转型,通过“客户全覆盖、阶段全掌控、产品全升级”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目前,中金资本构建起的资本支持与赋能服务“双轮驱动”的股权投资生态,累计管理规模超6000亿元;撬动超130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卡脖子”环节完成系统性布局,直接投资超七成聚焦科创领域;培育了15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60余家登陆科创板,市值占科创板总市值的10%。

通过这些创新,中金公司将金融资源精准引导至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发展韧性,也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展现出头部券商应有的担当。

3.

/深耕国际化布局,

架起开放融通的金融桥梁/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具备全球视野、把握国际趋势的金融机构,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力。多年来,中金公司依托全品类、跨市场的综合金融布局,持续构建起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之桥”。

前三季度,中金公司牵头完成多笔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标杆性跨境交易,如沪硅产业发股购买资产、中国移动收购香港宽频、海尔集团收购汽车之家,以及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等一系列项目,展现出卓越的跨境撮合能力与执行能力。

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方面,中金公司也积极拓展中亚地区业务,成功推动佳鑫国际资源实现在香港联交所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的同步上市。这是全球首个港哈两地上市的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中金公司全程牵头执行与推介,深入理解两地监管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助力企业实现跨国资源的高效整合。

此外,中金公司还助力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公开发行首笔离岸人民币债券,创下多项市场纪录:不仅是哈萨克斯坦在全球公开发行及上市的首单人民币债券,也是中亚地区发行人首单公开发行并在港交所挂牌的人民币债券。发行过程受到国际投资者广泛关注,吸引了超主权基金、商业银行、保险与资管机构等多类投资者踊跃认购。随后,中金公司继续协助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成功发行同类债券。

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的进程中,中金公司积极组织中资企业与交易所赴中东、中亚、东南亚、欧洲及美洲等地开展路演,并作为中资机构代表受邀出席中法企业家座谈会,向国际投资者传递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积极推介人民币融资工具,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持续动能。

由此可见,中金公司的跨境业务优势并不局限于投行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4.

券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重塑,从昔日的“通道提供者”,全面转向与客户共同成长的“价值共创者”。

换句话说,券商不再只是帮助企业完成交易,要更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初创时的融资、上市,到后来的并购、转型乃至财富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这种角色的升级,意味着券商不再只负责业务执行,更要成为能看懂行业、能调动资源、能推动创新的“合作伙伴”。

中金公司的实践恰恰说明,未来一家券商真正的本事,就看它是否真的懂产业、是否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这条从“跟着走”到“带头闯”的路,正是中国券商迈向更高质量、赢得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封面图片来源:东方IC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