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AI生成
近期发布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科技”出现频次飙升,据统计全文“科技”共出现了10次,公报还提到“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事实上,在之前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科技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二级市场科技领域也迎来了大涨行情。年初以来,AI引领了整个科技板块的上涨,将科技板块走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目前,中国AI与科技投资已从“主题炒作”步入“基本面验证”阶段,行业内部“去伪存真”加速,蹭概念公司开始掉队,资金进一步向有订单、有收入的龙头集中。
但随着市场波动放大,市场也产生了分歧。一方面,乐观派认为AI革命才刚进入“基础设施铺设期”,从算力、大模型到应用端的商业化落地,仍有十倍级空间未释放。但另一方面,谨慎派开始警惕“伪AI”泡沫。市场分歧的底层逻辑其实是“预期差”与“估值锚”的拉锯。市场分歧之下,科技还有机会吗?
科技方兴未艾
人们常说,科技是人类文明通往明天的船票,而对于股民来说,投资科技就是投资未来。在投资过程中,精准做到低买高卖都不现实,但短期的市场调整都不影响投资趋势。即使碰到1999年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优质的企业仍然会在未来迭创新高。因此,看重长期的人把本轮AI行情比作1999年的互联网行情,哪怕短期震荡,终将迎来“亚马逊时刻”。
纵观美股“七姐妹”无一不是依靠科技创新起家,尽管发展过程中,美股“七姐妹”的股价都曾充满波折,但回过头去看,每一次调整都是上车的时机,当初的调整不过是“牛回头”。而本轮AI行情,与20年的互联网行情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对过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颠覆。
投资科技就是投资未来,只要选对了赛道、分散了风险,就能让复利跟着算法和摩尔定律一起爬坡。而当下的AI投资正是科技投资最大的风口,伴随A股投资者逐渐成熟,AI投资正从“主题炒作”步入“基本面验证”阶段。
基本面验证期,没有朦胧美,只有真成长,涨得动的必须是绩优股。故事只能撑起一波炒作,而财报上的数据才能让公司股价撑起一波又一波行情。可以这样说,对于科技企业,“市梦率”开始让位,谁有订单、有收入、有现金流,谁就能得到下一阶段资金的认可,谁就能下一轮估值抬升中的核心资产。
毫无疑问,国内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呵护。为了促进AI的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并提出,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之后,预计有更多增量政策促进科技领域发展。
此外,市场情绪也无需过度担忧。根据最新消息,中美贸易谈判也进展顺利,“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从全球风险资产的表现来看,股市正在迎来新一轮“Risk on”行情,最有成长潜力的科技板块必然不会缺席。
基于上述逻辑,即使行情出现短期调整,仍然不能阻挡行业向上的长期趋势。但科技投资的属性决定了其不等于闭眼躺赢,而是“高波动、高淘汰、高溢价”的三高地带,姿势错了,同样无法把握住时代的红利。
AI投资与大部分科技投资一样,都是从普涨走向去伪存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股变得非常不容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股更是难上加难。而指数的一大好处则是精选龙头,恰恰可以帮助普通投资者筛选个股、去伪存真,保证自己在正确的赛道上始终拿着行业龙头。通过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既可以把握板块的趋势性机会,也可以防止仓位过度集中踩雷的风险。
指数只选“牛股”
谈到ETF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相比其他金融工具ETF其实是诞生比较晚的产品。凭借费率较低、高透明度和风险分散的优势,ETF迅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青睐。过去二十年国内ETF业发展同样迅速,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国ETF市场规模突破5.6万亿元。
ETF能够快速发展与其良好表现密不可分。巴菲特在Long Bets网站上挑战,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标普500指数的收益将超过经费用调整后的对冲基金组合。结果表明,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大幅超过了对冲基金组合。
尽管ETF优点很多,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但ETF所跟踪指数的编制方法筛选机制就是为投资者筛选一揽子优质的上市公司。指数本身会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留下有长期业绩兑现和股价稳健的“大牛股”。
以创业板指数为例,2012年10月,权重居前的成分股属于环境与设施服务行业、影视行业。而2019年10月,超级猪周期刺激下,养殖龙头成为第一大权重股,互联网券商成为第二大权重股,锂电池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第三大权重股,医药、芯片股也纷纷进入前十大权重股。等到2025年10月,锂电池龙头已经稳居第一大权重股,达到了20.02%,光伏龙头、信息技术龙头、锂矿龙头、医疗器械龙头均进入前十大权重股。
正是由于指数自我迭代,指数的成分股始终保持一揽子优质“大牛股”。一定程度上,使得指数能够保持向上的动力。因此,当投资者看好科技细分赛道时,只需要挑选相应的ETF以及联接基金。
例如,当投资者看好国产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的需求和国产化市场空间时,可以选择跟踪上证科创芯片指数的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及联接(A:021607;C:021608)。该指数50只成分股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芯片产业全链条,核心环节覆盖度超90%,形成高集中度、强协同的产业生态。
又如,当投资者看好创业板人工智能赛道时可以选择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及联接(A:024725;C:024726)。该指数通过在业务涉及存算和网络设备、数据和软件服务、场景应用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创业板A股中,选取最近半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名作为指数样本,从上至下覆盖AI硬件、AI软件、AI应用等三大场景。
再如,当投资者看好机器人赛道时,则可以选择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机器人ETF南方(159258)及联接(A:020607;C:020608)。中证机器人指数囊括了市值前100的机器人主题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从场内场外一键投资一揽子机器人上市公司。
另外,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AI技术,高新技术的AI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在创新药研发过程中,越来越多公司开始使用AI大模型寻找“靶点”蛋白质结构,创新药逐步成为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双重赋能的交叉学科,使得科技属性进一步提升。而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则是投资该领域的优质ETF标的。
结语
除了选对指数赛道,选基金公司同样重要。与主动管理产品不同,指数投资更加看重基金公司平台化能力,以南方基金为代表的头部公司较早认识到指数投资的工具化属性,并搭建了完善的指数投资平台,有完善的科技赋能和制度约束,产品运作将更加透明、跟踪指数将更加紧密。头部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线和规模效应,旗下产品在费率方面也普遍更有优势。
相比其他领域的投资,科技投资者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开始跑得快的未必会一直快,追逐热门个股往往会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指数投资科技股则既可以规避个股风险,又可以保证一键布局细分赛道行情。针对交易更加灵活的ETF,短线交易者可以像交易股票一样,灵活买卖博取短线利润,不必担心持有期限过短而面临的高额赎回费,而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可以灵活调整优质赛道的持有比例。

本内容由作者授权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场。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8230.html?f=wyxw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