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稀土管制,持续寻求对华沟通,欧盟欢迎中美经贸磋商成果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多项成果,欧盟方面表示欢迎,并希望与中方继续沟通。美国“政治新闻网”1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欢迎中国决定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这是确保全球贸易在这一关键领域保持稳定流动的恰当、负责任举措”。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布对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中方公布这一消息之际,欧盟正寻求与中方讨论相关问题。10月21日,中欧方举行视频会谈,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中欧经贸重点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已邀请中方在未来几日内到访布鲁塞尔,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寻找紧急解决方案。

据路透社1日报道,谢夫乔维奇当天透露,欧盟与中方官员已在布鲁塞尔举行会面。此次会谈旨在缓解贸易紧张局势,欧方尤其关注稀土出口管制。他还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已确认中方对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的暂停措施“适用于欧盟”,并称双方将继续就出口管制相关问题保持接触与合作。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盟经贸官员的观点应该是援引了WTO规则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认为美国与中国达成的优惠经贸待遇应适用于其他WTO成员。

此外,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控股安世半导体引发的风波也受到关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月1日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指出,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发言人表示,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我们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外媒解读认为,这表明中方考虑取消对安世半导体的出口管制。香港《南华早报》称,中美元首会晤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已开始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欧洲被涵盖其中。

为缓解对稀土问题的焦虑,欧盟内部讨论了多种贸易手段。《南华早报》称,欧盟委员会内部正就一项新贸易规则进行讨论,可能要求部分中国出口商在向欧洲出口其他商品时,“必须一并提供稀土和其他关键原料”。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这些计划目前都处于萌芽阶段,欧盟委员会办公室间流传着多个不同提案,目前尚不确定是否需要全新的贸易工具。

董一凡表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政策调整完全是基于国际两用物项防范管控的责任,依法依规加强相关领域的制度化建设,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且中方对于欧盟保障供应链稳定和企业利益的关切一直抱持正向了解、积极磋商的态度。欧方应致力于与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分歧,摒弃“脱钩断链”错误做法。双方应保持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保持开放合作,推动取得更多积极经贸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