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三季报出炉:规模适度、质量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title插图%num

浙商银行前三季度总营收489.31亿元,净利润116.68亿,控规模、提质效,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文/每日财报 牧勋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与低增长挑战的当下,一份银行财报的出炉往往能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浙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的发布,便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追求“质量优先、规模适度”的打法向市场展示了其经营哲学与战略定力。

经营业绩:稳健中求变,质效并重

浙商银行三季报显示,总资产规模达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稳步增长背后是该行主动调整战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审慎与克制。

报告期内,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89.31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16.6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344.38亿元,收入占比70.4%;非利息净收入144.93亿元,收入占比29.6%。两者比例相对均衡,显示出浙商银行在传统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上的均衡布局。

再探究成本收入比降至26.44%,较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表明成本控制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而盈利能力指标是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0.4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8.82%,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

浙商银行经营业绩的稳健,源于其对“质量优先”原则的坚守。在行业普遍追求规模扩张时,浙商银行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为可持续的道路,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效,实现内涵式增长。

资产负债结构:低风险均收益,布局长久期资产

面对息差收窄与市场需求疲弱的双重挑战,浙商银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低风险、均收益”资产为扩表抓手,布局收益适中、风险可控的长久期资产。这一策略调整,不仅有助于稳定息差水平,更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9月末,资产总额达到3.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4.73亿元,增长1.91%,资产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9万亿元,增长2.11%。从结构上看,贷款投放呈现清晰的战略聚焦,重点支持重大项目、产业链、创新驱动等领域。特别是针对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浙商银行加大资源倾斜,承诺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为未来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在负债端,在质量提升与成本管控驱动下,浙商银行负债总额3.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4.82亿元,增长1.90%。存款首次迈上2万亿台阶,比上年末增长7.15%,远超资产总额1.91%的增速,反映出零售与对公存款拓展成效显著。存款成本压力亦有望缓解,为资产端定价提供支撑。这一成绩得益于浙商银行持续推进“深耕浙江”战略。今年上半年,省内分行各项存款6102亿元,同比增长8.13%,并新增服务个体工商户超1.5万户,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夯实了客户基础与负债质量。

在其举措下,浙商银行前三个月实现净息差1.67%,较上年全年下降4BP,降幅较去年全年降幅明显收敛。

行长助理侯波介绍,息差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浙商银行高度重视净息差管理,建立净息差过程管控机制,积极应对息差收窄大趋势。二是按照“低风险、均收益”策略组织资产,同时聚焦存量业务优化调整,贷款收益率季度环比降幅收敛,下行趋势放缓。三是深化负债结构优化工程,持续压降存款付息率,较上年全年压降28BP,对息差企稳起到重要作用。

谈起未来息差走势,侯波表示,后续浙商银行将持续研究优化资产结构配置策略,减缓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持续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全力压降负债付息率;持续强化息差管控,稳住利息净收入基本盘。

资产质量:夯实风控底座,资产质量稳中有升

稳健经营的核心在于风险防控。浙商银行始终践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将风控能力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通过多维度举措筑牢风险防线。前三季度,浙商银行通过加大风险处置力度、提升风控策略稳健性、增强产业投研能力等措施,实现了稳中有升。

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15%,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0%,均保持在合理水平,而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为公司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在风险风控的实践中,浙商银行不断升级完善智慧风控,提升数字化运维能力,构筑坚实的安全防护和运营体系。前三季度,浙商银行聚焦投向风险控制,包括加快提升房地产等重点业务领域风控水平、深化政策前瞻引领能力、加强AI赋能提升数智风控效能,多措并举严控新增风险,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目前,浙商银行构建了“346”智慧经营体系,新增120余个业务风险模式,覆盖零售、供应链、小微企业等多个业务线,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

服务实体经济:深耕浙江,精准滴灌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浙商银行始终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使命。今年以来,该行全面启动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2025-2027年),明确以提升浙江“市场份额”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定制服务,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增强了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深耕浙江融资服务总量增长,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16万亿元,对浙江“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投放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彰显了浙商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

十五条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9月,浙商银行发布《全力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十五条举措》,聚焦重大项目、产业链、创新驱动三大关键领域,承诺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与外贸支持有善科陪伴计划:推出“善科陪伴计划”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年实现科技金融贷款新增100亿元,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有跨境护航计划,针对外贸企业,实施“跨境护航计划”,2025年对民营企业跨境融资投放不低于170亿美元,为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提供了政策解读、市场分析和定制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浙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是其践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双赢选择。通过深耕浙江、支持先进制造业、助力科技创新与外贸发展,浙商银行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在行业普遍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浙商银行以质量为舵,稳驭实体经济之舟,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深耕实体经济等举措,实现了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浙商银行表示将继续根植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