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周期交替、行业变革不断的新能源领域,企业始终面临着全球市场起伏与营商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
如何在变局中持续生存并实现增长,是新能源企业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唯有跳出传统经验模式,主动探索“新大陆”,才能在不确定的时代中行稳致远。
在探寻“新大陆”的众多企业中,禾迈股份正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
拒绝内卷,禾迈找到“新路径”
在历经两年快速扩产之后,2024年起光伏行业步入“至暗时刻”。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陷入激烈的价格内卷。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急剧下挫,严重危及了光伏产业链企业的盈利情况。同质化的竞争不断挤压行业利润,差异化战略成为破局的关键。
禾迈股份——这家全球领先的光伏微逆企业,在“温吞下行”与“主动破局”之间,选择了后者,全力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禾迈持续加大研发与销售投入,加速向智慧光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并规划开发多条产品线,以技术创新引领成长,从单一光伏微逆业务,向智慧光储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发展,将储能打造为新的增长引擎。
随着其产品线与业务结构的持续扩张,某种程度上来说,禾迈不再只是“全球微逆龙头“,更被外界视为光储协同发展的的”技术派“和”改革派“。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传统电力系统面临调节能力不足的局面,进而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带来巨大影响。储能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储能赛道迎来高速增长。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表前锂电储能装机63GW/165GWh,同比增长+61.5%/77.4%,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将超93GW/250GW。在工商业储能领域,GGII预计2030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出货量达100GWh。2025-2030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复合增速达40.9%。
随着136号文的发布,储能行业正从粗放型增长向着价值型发展转变。当前,以技术重构为核心的储能系统集成竞夺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技术进步与需求升级,劣质产能将逐步出清,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具备技术、品牌与系统能力的企业集中。
高工储能分析认为,储能系统的关键,除电芯外,更在于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能力。而禾迈作为以电力电子技术作为核心和底座的公司,在电力电子装备和电力构网技术方面都有着深厚沉淀,有很大机会在储能价值竞夺中脱颖而出,成为提供智慧光储一体解决方案的头部厂商。
此外,禾迈在光伏领域积累的安全技术底蕴与全球化品牌认知,也为其储能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聚焦储能,禾迈高投入下的结构性扩张
储能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是取消强配政策后,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但在禾迈看来,短期的收缩视为行业从”内卷”走向”理性”的契机。未来的竞争不再只是装机规模,而是投资回报率的较量。
“储能市场化正在重构底层逻辑。一方面现货市场峰谷价差、辅助服务收益翻倍这些机制落地后,工商业储能IRR实现了更高的突破。这意味着储能正从”成本项”变成”收益项”。另一方面,储能出海也更需要差异化策略:欧美市场要安全高效的产品保障投资回报,而亚非拉更关注离网备电和极端环境适配。” 禾迈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高工储能专访时坦言,随着政策红利的消退,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永远奖励有长期耕耘能力的人——禾迈从几千瓦到2.5MW的全场景PCS布局就是为此准备的。
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产品矩阵以及对多元化场景需求的深刻洞察,禾迈在储能领域实现了从0到N的加速发展,储能业务后发先至的路径日益清晰。
在今年多个国际光储展会上,禾迈携全系列、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及最新技术成果亮相,充分展现了其在储能赛道的坚定步伐与全球化布局。
高工储能在展会现场注意到,禾迈已构建了覆盖大型电站、工商业、户用及DIY等多场景的全系列储能产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以满足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展会现场咨询不断。
在完善产品矩阵的同时,禾迈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围绕安全、高效与行业价值三大核心不断突破。
2025年初,禾迈推出了在安全、效率与占地面积方面均领先业界的全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HoyUltra2,并与构网型全液冷PCS解决方案一同在北京与客户见面。近期还将推出新型高效管理模块,以进一步降低系统复杂度。
以禾迈2.5MW构网型液冷储能变流器HPCS2500为例,其具备优异的电网友好性,可在最低SCR=1.0的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支持构网VSG、黑启动等能力,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阻尼控制等辅助服务。为弱电网场景的项目提供了更优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长期积淀的技术和完备的储能产品矩阵,共同构筑起禾迈股份储能业务护城河。
禾迈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储能业务目前正沿着”光储不分家”的路径持续提速。目前,大储、工商储、户储全链条已基本打通,产品线实现从几千瓦的家用储能到兆瓦级电站的全覆盖。
现如今,禾迈已经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落地数个储能项目。
2025年1月,禾迈股份携手恒运集团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渔光配储项目恒运汕头41.536MW/41.536MWh光伏配套储能项目正式投运。项目采用禾迈HPCS1375储能变流器组成禾迈HIM一体机2750MV和HIM2000MV的解决方案。

据高工储能了解,该550M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是目前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的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
今年6月,该储能电站顺利通过了168小时连续试运行,实测数据显示,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高达90%以上优异性能,完成了AGC调频能力、电力现货市场模拟等多场景验证,标志这个项目已经具备参与电力市场运营的能力。

此外,蝉联BNEF 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也充分体现了禾迈在研发创新、产品品质及全球多场景项目落地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印证了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智储焕界布局全球
厚积而薄发,禾迈储能业务在全球多场景应用中加速。
此前,采用禾迈HPCS1250N液冷储能变流器的河南登封嵩基集团郑州发祥电力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以及使用禾迈HoyPrime一体化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拉脱维亚最大储能项目先后成功并网投运。同时,禾迈股份还成功入围了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框采。


凭借着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全面赋能,禾迈储能业务在全球市场不断有项目中标落地。
在国内市场,禾迈重点布局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和电网侧独立储能,场景化策略清晰。目前,其工商业储能系统已大范围应用于数码电子,纺织制造,玻璃加工等多种高耗能企业。在电网侧,禾迈亦为多家国央企交付了大型储能系统。
面对新能源入市、储能由原来的“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趋势,禾迈也同步布局虚拟电厂投资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及投资。
高工储能认,这种”技术驱动+战略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得禾迈能够以投资者视角,打造更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多维市场的淬炼,铸就了禾迈厚重的全球化基因。
据高工储能了解,目前,禾迈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有产品落地。并在中国杭州、德国法兰克福、美国达拉斯和泰国曼谷设立了四大区域总部,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其储能逆变器已先后通过德国、波兰、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等重点海外市场的并网认证。
此外,禾迈在中国、荷兰、美国、墨西哥和巴西等地已建设了本地仓储中心,显著提升了物流和供应链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保障产品高效、及时交付。
2024年9月,禾迈墨西哥制造基地在蒙特雷市工厂正式投产,这也是禾迈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该基地目前年产能达30万台,未来扩产后,预计年产可达100万台,将有力支撑北美和拉美市场需求的增长。

广布全球的渠道、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叠加电力电子和电力系统领域的技术积淀,共同构成了禾迈深耕储能领域的底气。
从禾迈当前布局和近期动向来看,其通过加速产品创新、深耕光储市场、全球化渠道等突破,找到了迈向新增长的第二曲线,一如其所说:“智储焕界”。
市场喧嚣终将沉淀,下一个创造新局面的机遇,依然属于那些有准备、有定力、有创新的企业。禾迈的储能故事,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高工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