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 (记者 王彤旭 马文博)11月3日,工商银行发布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自当日起,该行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影响。
同日,建设银行也发布公告称,当日起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11月3日傍晚,工商银行再次发布公告称,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黄金市场波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守护自身资产安全。
“业务已经恢复了,和之前没有变化。目前没有现货金条,提金需预约,可能也需要等待。通过App和现场预约都可以,找客户经理也可以。”11月4日,中国商报记者咨询工商银行,该行官方客服如此回应。
“之前约100克的金条约了一个月都没货,听说200克的有货就赶紧来了。金条都拿出来了,但工作人员操作后告诉我系统正在升级维护,不能提,要等通知。昨晚恢复的公告出来后,今早我再问,就可以提了。”11月4日,家住浙江的刘女士对记者说。
对于为何紧急调整积存金业务,建设银行官方客服回应称,此次调整源于该行贵金属系统的升级优化,目的在于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黄金产品,以及提高客户服务体验。
“快速恢复体现了工行的技术储备与服务责任。”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作为业务体量庞大的国有大行,其前期已做政策预判,短期内完成了发票开具逻辑、客户用途识别等核心适配工作,避免长期暂停影响客户投资计划与市场秩序。恢复时同步强调风险提示,形成“合规校准+风险教育”的闭环。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认为,工商银行此次调整的核心动因是响应近期黄金税收政策调整与金价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既为控制业务风险敞口、防范系统性风险,也能保障存量客户的合法权益。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适用政策。金融机构需对交易系统、税务申报流程进行适配性调整,因此可能选择暂停增量业务以顺利完成相关改造。
其次,从风险管理角度层面来看,近期黄金价格剧烈波动,银行通过收缩增量业务敞口,可有效控制风险。
同时,暂停增量业务旨在引导理性投资,避免投资者盲目跟风参与非理性交易,但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影响。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两家大行通过暂停部分业务,意在提醒投资者合理控制持仓规模和仓位,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而针对工商银行再度恢复如意金积存业务,董希淼认为,虽然系统调整具有必要性,但是银行应提前告知,尽量降低对投资者的潜在影响。
展望后续动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若其他银行暂停或收紧黄金积存业务,短期内可能导致个人投资黄金的渠道迁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建议,对于有实物提取需求或定期积存习惯的投资者而言,短期内应避免新增银行积存计划,关注政策落地与银行业务恢复情况。拉长时间来看,可考虑转向合规替代渠道,包括交易所挂牌黄金ETF、向商业机构购买金条、互联网平台黄金账户等。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