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AI新高地,当虹科技能否如愿实现困境反转?

进攻、防守、抢断……从全民热议的“苏超”,到火力全开的“浙BA”,一场场精彩直播背后,都闪现着一个共同的身影——当虹科技(688039)。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悄然重塑制播范式。当虹科技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战略矩阵,蹚出了一条新路。

近三个月,当虹科技股价走势强劲,一度触及70.97元/股高点。

%title插图%num

雨过天晴正“当虹”

公开资料显示,当虹科技前身为虹软科技ArcVideo团队,2010年虹软旗下虹润杭州全资设立当虹有限,2015年完成MBO,并于2019年上市。

公司专注智能视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原本深耕的传媒文化业务,因近年来行业需求下滑导致公司业务增长受到阻碍,因此一直在努力基于传媒文化拓展到新的行业,但是多年来一直未能走出阵痛期。

%title插图%num

在近期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当虹科技也遭遇到了一系列严峻的拷问:

“公司号称主动收缩低毛利传统业务,全力开拓高附加值新业务,可结果还是连年亏损。到底是所谓‘主动收缩’不过是给业务衰败找借口,实际是守不住老客户?新业务又被华为、英特尔这些行业巨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根本打不开局面,公司就是在自欺欺人,拿投资者的钱瞎折腾?”

“口口声声说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快速落地推动业绩增长,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还是负数。到底这些产品是真有实力在市场站稳脚跟,拿下大量订单,还是只是靠着和一些小客户搞些不痛不痒的合作来装点门面,营造虚假繁荣,欺骗投资者说业务在增长,实际上就是一场空,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盈利希望?”

“当虹科技在AI赛道疯狂内卷的当下,研发投入不增反降,降幅近三分之一。研发可是技术型企业的生命线,这大幅缩水的研发投入,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已经江郎才尽,根本没实力在AI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只能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不断抢占市场,未来只能靠吃老本艰难度日?”

但从2025年三季报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营业收入的提升还是净亏损大幅度收窄,公司新产品新业务尤其是AI产品的贡献正在不断加速。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上升24.0%;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6945万元变为亏损2164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676万元,同比上升50.1%;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767万元变为亏损1549万元,亏损幅度均显著缩小。

展现“模”法力量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参与者也不断增加,也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等挑战。

近几年,当虹科技一直在深度研发提升AI多模态大模型能力,通过将AI大模型、智能视频压缩与低延时编码等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2月,当虹科技发布全新一代“DeepSeek+BlackEye”多模态大模型一体机,可为电视台、互联网视频、运营商及新媒体机构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并推出一系列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

9月,当虹科技召开企业战略重大升级暨BlackEye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新品发布会,宣布公司战略从“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迈向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当虹科技董事长孙彦龙认为,当前正处于空间计算大爆发前夜,当虹科技将致力于空间世界的表达、感知、压缩、传输、重建和交互。因此,当虹科技的发展引擎将由原来单一的视频技术升级为“AI多模态+空间视频”双引擎

孙彦龙表示,现在视频是记录世界的工具,未来“AI多模态+空间视频”将是理解世界、与世界交互的智能媒介。他把当虹科技定义为空间视频时代的赋能者与生态建设者,希望与内容创作者、硬件伙伴、应用开发者共建空间计算新生态。

如果说AI大模型是“智能大脑”,那么GPU就是支撑大脑思考的“超级引擎”。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个“超级引擎”对大模型训练效率和推理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近日,当虹科技还与国产全功能GPU独角兽摩尔线程达成深度合作,基于国产全功能GPU成功完成了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深度融合,联手打造专业级视听“引擎”,且双方合作的算力设备已经在超高清GPU算力场景中成功落地。

锚定四大应用方向

围绕最新战略体系,当虹科技在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机器人等四大业务方向,都发布了基于BlackEye 2.0的最新产品与应用。

传媒文化业务方向:公司在传媒文化领域多年的专业级视频技术积累,目前正在逐步将其转化成其他工具化产品,降维覆盖到更多应用场景,同时也在拓展更多海外业务的机会。

工业与卫星业务方向:针对工业物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多场景的视频传输处理,聚焦于视频压缩终端产品(边缘端+中心端)、视频超低延迟编码平台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比如,“天目”无人机伴侣可以支持无人机在偏远山区等弱网环境的视频/图片回传,确保画面清晰、流畅。

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方向:公司基于在视音频的技术底座,拓展娱乐及安全两类的车载场景,并提供全场景个性化服务和生态化会员运营。在海外业务合作上,也整合了一些海外的音视频生态资源,给国内车企出海到其他国家,提供了音视频技术方案及内容结合的沉浸式娱乐座舱产品。

8月5日,当虹科技正式发布BlackEye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该系统是针对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场景推出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方案因高延迟导致的操控滞后、画面卡顿等问题。

据悉,该系统并不局限于机器人,系针对机器人、机器狗、无人物流车、特种无人车辆,以及有远程控制需求的各类其他无人装备的远程操控使用场景而设计的。即使在“断网”环境下,依托卫星互联网链路也可实现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大大丰富了机器人在危险、复杂环境的使用场景。

在生态合作上,当虹科技和越来越多的具身智能厂商在技术合作;在收费和定价模式上,不同的前装或后装方式会有所不同,也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不同的版本;同时既有按照单台设备收费的,也有云平台+单台设备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