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
11月3日,明略科技(2718.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发行价141港元/股。上市首日,明略科技股价大涨106.1%,以290.6港元/股收盘,市值超过400亿港元。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4452.86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史上超购倍数最高的新股之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总收入计算,其为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明略科技拥有2322项专利和59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460多项国内外奖项。其中,包括1296项发明专利,涵盖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及数据隐私等领域。
此番港股上市,明略科技成为“Agentic AI(自主智能体)第一股”。
01
资本青睐
吴明辉在2006年创立了互联网用户行为和营销数据分析平台秒针系统;2014年,创立明略数据,将业务范围从线上商业领域拓展至政府服务和线下商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将技术能力从大数据延伸到了人工智能领域。
资料显示,吴明辉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得数学系学士学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以及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在读。目前,吴明辉在明略科技担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管理、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及管理。
招股书显示,明略科技为不同投票权架构,吴明辉持股约10.57%,并拥有53.54%的投票权,仍为公司实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起,吴明辉的妻子于琦开始在明略科技任职,曾担任过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部和总裁办公室经理,目前为公司执行董事。吴明辉的北京大学校友姜平在2008年加入明略科技,目前担任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管理、财务运营、法律与合规及管理。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完成A轮融资开始,明略科技共完成了9轮重要融资。其投资者阵营里包括腾讯、淡马锡、红杉资本中国等。IPO后,腾讯控股持有明略科技25.96%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金拓及中航、红杉中国、淡马锡Temasek、华兴资本等均在明略科技的股东之列。
在此次IPO中,明略科技引入了7名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旗下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个人投资者郭敏芳、包莉娜、Hundreds Capital(弘卓资本)、Treasure-stone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GFH Financial Group B.S.C.、QuantumPharm Limited(晶泰控股)。基石投资者共认购5900万美元。
明略科技上市募资总额为10.18亿港元,扣非发行应付上市费用1.16亿港元,募资净额为9.02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明略科技募资所得款项约35%将用于未来三年用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包括基于混合专家(MoE)架构的多模态营销大语言模型(LLM)、专家模型和数据伦理技术;40%用于产品开发以丰富产品组合,包括开发小明助理、生成式营销平台、营运智能硬件开发、升级秒针系统等;15%将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张;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02
利润表现波动
目前,明略科技主要提供营销智能服务、营运智能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其中,营销智能的收入主要来自提供媒体支出优化服务、社交媒体管理服务及用户增长服务。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营销智能收入分别为8.03亿元、7.53亿元、7.31亿元、3.54亿元,分别占收入的63.3%、51.5%、52.9%、55%。
明略科技的营销智能主要来自秒针系统、私域工具以及金数据。
秒针系统是明略科技营销智能业务的主要支撑。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秒针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利用广告监测连接425个媒体平台,包括所有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线上论坛、新闻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比如微博、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爱奇艺及优酷),其客户涵盖消费品、、食品及饮料、汽车及3C等行业。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秒针系统的收入分别为7.19亿元、6.73亿元、6.57亿元、3.16亿元,分别占营销智能收入的89.5%、89.4%、89.9%、89.2%。同时期,私域工具收入分别为3795.8万元、4626.6万元、4707.2万元、2553.3万元;金数据收入分别为4620.1万元、3381.2万元、2714.9万元、1259.8万元。
明略科技的营运智能收入主要来自向智能门店营运系统的线下门店提供服务,该系统旨在推动线下门店在客户参与(如会话智能解决方案)、雇员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设备管理方面的数字化。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营运智能收入分别为3.63亿元、5.95亿元、5.23亿元、2.6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8.6%、40.7%、37.9%、41.7%。
在营运智能服务中,明略科技主要提供标准化产品及定制服务。在招股书中,明略科技表示,随着其进一步推行以标准化产品为重点的战略,标准化产品的收入贡献逐渐提高。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标准化产品在营运智能收入的占比分别为25.2%、25.4%、36.2%、42.2%;定制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4.8%、74.6%、63.8%、57.8%。
同时,标准化产品相比定制服务也拥有更高的毛利率。仅在2025年上半年,标准化产品的毛利率为51.7%,而定制服务的毛利率仅22.5%。
行业解决方案收入主要来自明略科技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以集中方式管理数据并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从而使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行业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03亿元、1.15亿元、1.28亿元、2110.7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1%、7.8%、9.2%、3.3%。
明略科技表示,由于行业解决方案的高度定制化特性及随之而来的较低毛利率,其2022年下半年决定逐步淘汰此业务线。
此外,由于较高的成本,明略科技的运营利润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的运营利润分别为-10.09亿元、-2.11亿元、-1.32亿元、613.8万元;期内利润也明显波动,分别为16.38亿元、3.18亿元、794.9万元、-2.04亿元。
目前,明略科技虽顶着“Agentic AI第一股”的光环,也受到资本的青睐。但其不稳定的利润表现,也让其未来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在招股书中,明略科技表示,其技术实力和基础设施十分重要。2022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51亿元、4.81亿元及3.53亿元,分别占年度收入的59.2%、32.9%及25.6%,占总营运开支的46.6%、51.0%及41.9%。从投入规模来看,明略科技对研发的投入正在减少。
同时,明略科技表示,研发活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研发成果商业化方面可能会遇到实际困难。同时,在研发上的巨额支出可能无法产生相应的效益。业界的新技术可能会使技术、技术基础设施,或正在开发或预期在未来开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过时或失去吸引力,从而限制收回相关研发成本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收入、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下降。
明略科技能否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并稳定利润表现,需要时间给予答案。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